撰 文|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
不管你多大年紀,都會面臨一個關鍵的問題:工作前景如何,你的工作對你和你就職的公司有何影響?哪怕你今年50歲,未來20年你還有望積極地工作。更不用說如果你有年幼的孩子,他們可能會一直工作到2070年。我們在工作中結識朋友,激勵自我,培養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也難免會在工作中飽受挫折,生氣惱火,不受重視。工作是人生中最具決定性的方面之一。很多20年來人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方式正在消失—比如朝九晚五、只為一家公司效力、與家人共度時光、周末休息、每天去同一間辦公室、和熟悉的同事共事。取而代之的是不了解的人、不理解的事。
我們如何工作、為何工作、何處工作、何時工作,從未像今天這樣自己說了算。過去的確定不疑如今已被模棱兩可的言語、層出不窮的問題和無處不在的技術取代。我近來致力于一個開創性的研究項目,有21家跨國公司和200多名高管參與其中,旨在分析未來的工作形勢。
什么根本改變了未來的工作
技術發展技術將會影響世界人口的規模、人均壽命,還會以其他更深入、更間接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職業生涯—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我們對道德和人性的看法等。
到2025年,預計將有超過50億人使用移動設備實現互聯。互聯網“云”會提供低成本的計算服務,越來越多的工作將由機器人完成,自創內容將會收錄到電子書中,為世界知識網創建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全球將有數十億的認知助手搜集信息、監視人們的行為、根據參數采取行動。大量的計算機日益具備獨立學習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完全不需要人類的幫助。
全球化新興經濟體會通過創新和低成本生產不斷增加價值。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移居大都市,在居民能連入世界知識網的地區,新的人才庫將陸續涌現。世界大多數地方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在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和勞動力流動方面,還是在新人才庫建立、全球互聯程度方面。
對于富有才干、精力充沛的人,不論他們出生在何地,全球化都會為他們提供機會,參與到世界經濟中。對于那些沒裝寬帶或沒有才能或精力去競爭的人,全球化會抬高門檻,拒絕他們進入世界市場。
人口變化新的人口形勢將重塑我們對工作的理解和期望。在許多方面,未來幾十年,史上最龐大的人口群體—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會發揮決定性作用。在2010年他們正值五六十歲;到2025年,他們中大部分人會退休,帶走大量的隱性知識和專業技術,并且,如果一些評論員的話可信的話,他們還將帶走下一代的很多財富。
未來,人均壽命也會空前延長,這會從根本上影響現行的退休制度、65歲以上老人的就業問題和養老金制度。
社會趨勢可以預計,到2025年人們會更加個人主義,越來越根據個人的需要而非社會的期望來決定生活方式。同時,對企業及企業領導人的信任度將會持續降低。到那時,許多人將會獨自生活或者家庭規模減小,家庭成員之間將日漸疏遠。為了減少長距離通勤的損耗,在家工作或在社區中心工作將逐漸成為慣例。大部分有工作能力的女性將走出家門工作,傳統的家庭模式將因此改變。年輕的男人們會決定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在養育孩子方面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以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由于家庭成員變少,關系日漸疏遠,朋友將會在個人幸福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低碳發展油價將大幅增長,因為發展中國家會使用更多能源,且油源日趨枯竭,開采費用升高。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激增,全球變暖的壓力下,一些政府將會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并強制減少碳排放。這可能會導致國際貨運的成本激增以及通勤與出差次數的減少,從而極大地推動網上辦公和居家工作。
以上五大力量將會共同作用。例如,技術進步與全球化的推進,將會顯著提高遠程演示、在線研討會和其他共享工具的應用。
未來職業三大轉變
研究和對話使我了解到,未來普通技術人員將不再吃香,精通專業技術的人才會廣受歡迎;人們不再相互競爭、獨立工作,而是一起共事、互相合作;人們不再僅僅關注生活水平,更關注人生經歷的質量。我認為,生活將會經歷以下三大轉變。
向行家轉變我相信,將來個人價值的創造方式將由“泛泛掌握普通技能”向“精通專業技能并系統掌握技能”轉變。為何如此?因為如果你只是泛泛廣知,那么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人、甚至數百萬人都能做你那份工作—而且做得更快、要得更少,甚至可能做得更好。
將來你必須使自己脫穎而出,提高思想深度,并在職業生涯中做好換擋的準備。我相信,五大驅動力的奇巧危機將會創造機會,促成機械化時代向技能時代的轉變。在這個新時代,人們有機會發揮個性,自主選擇。然而在享受機遇的同時,你必須更加關注什么有價值、什么獨一無二,之后考慮周全、精力充沛地取得相應資格。這意味著你要涉足很多領域并成為專家,取得寶貴的從業資格,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
向互聯轉變未來的矛盾之一是,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既要從團隊里脫穎而出,又要是團隊的一員—至少是在才能突出的團隊。因此,你必須靠自己突出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脫穎而出,同時還得是精英團體的一員,與大家一起創造價值。否則你就會孤立無援,獨自與成千上萬人競爭,無法借助集體的力量。過去,成功靠的是個人的干勁、抱負和競爭。將來要取得成功就要靠個人能力與團隊協作巧妙、高效的結合。
這是因為,未來以創新及集合專業人才的能力為特征,能力和人際網將會是關鍵。這種組合正是真正創造力的所在。你選擇和誰建立聯系,而這些人又與誰有聯系,這將是未來工作的關鍵方面。高價值的人際關系網包括:與一些博學之人密切聯系(我稱之為“智囊團”),與各色人等泛泛之交(我稱之為“集思廣益”)。高價值的人際關系網會使你接觸到和自己一樣的專才,還會使你接觸到有不同能力、不同見解的人。正是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你有可能產生創新的靈感。
向關注人生質量轉變在將來,人生經歷的質量在任何時候都將勝過消費的數量,“幸福”、“新生”等字眼將會成為未來職業生涯的檢驗標準。
19世紀西方世界的工業化預示了人們向城市的遷移及傳統社區的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如果父親離家找工作,整個家庭通常會隨之搬遷。因此,盡管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卻幾乎沒有改變。人們也許進入了消費社會,但這不一定能帶給他們優質的體驗,比如幸福或滿足。
未來幾十年可能會對工作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使人們能夠重拾快樂之事,創造美好的經歷。自動化工作的衰落、居家工作的興起和可作選擇的增加為“成功觀”的轉變打下基礎,人們將不再以購買的商品數量作為衡量成功的唯一標準。
未來的工作場所既帶來挑戰,也創造機遇。有些變化不可避免(如彈性工作制),因此關鍵在于盡早實行、盡早利用。其他舉措可能會很棘手,需要探索新做法,培養公司虛擬團隊的工作能力。
你的企業準備好了嗎
為了解企業未來工作情況變化的廣度和程度,我們找出了20個對未來至關重要的領域,然后請聯盟中的高管們為他們心目中未來最關鍵的領域排名。下面五點脫穎而出,被視為重中之重:
透明、可靠的領導在日益透明、相互連接的未來世界,領導者應尋求團結協作的工作方式。可以預計,領導的行為將會受到嚴格監督,因此擁有誠實可靠的品格非常關鍵。同時,全球化趨勢要求公司具備復雜性更高的網絡,要求領導者能主動參與解決全球問題和挑戰。
大多數團隊會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這很考驗團隊協作的能力。思特沃克(ThoughtWorks)是一家軟件定制開發公司,開發了一套“雙人決策”的組織工具,為特定團隊舉行民主選舉,建立虛擬網絡。這種做法背后的理念是:共享領導權以提高決策水平,實現平衡。每一層都可以結對,不論是最高領導層還是編寫或測試軟件的開發人員,或是職業導師和被指導者。鼓勵領導者做到公平、可靠,采取選舉方式,由同事提名并投票。
高效的虛擬團隊越來越多的工作需要跨行業、跨職能、跨企業進行,因此團隊通常虛擬辦公,偶爾才見上幾面。在SAP公司,無論是在公司內部還是公司外部,虛擬辦公已成為慣例。高管們使用復雜的對話和決策制定工具及社會關系工具。在BT公司,遠程演示系統和下一代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的使用對虛擬團隊的工作大有助益。BT公司在全球擁有60個工作室,可以將不同地區的工作人員聚集在一起。在救助兒童會,管理團隊開創先河,在處理緊急情況和進行開拓性工作的時候由虛擬團隊共同協作解決。管理團隊相信,這種解決方式在將來會呈現一種加速發展的趨勢。
其他公司關注的是如何理解并提高團隊的內部能力。塔塔咨詢服務公司有個能力發展和培訓工具(iCALMS),記錄了公司所有崗位的情況,并描述了每個崗位的職責和職位要求。這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全局數據庫,從中能找出適合某個職位的最佳候選人以及通過培訓可以盡快彌補的知識缺口,還為員工開展終生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價值的跨行業網絡和關系企業的價值越來越體現在其“社會資本”上,即其在行業內、行業間、更廣泛的團體甚至生態系統中的網絡和關系的價值。在未來,跨行業建立關系將變得愈加重要,因為創新的動力在于各行業用更為獨特、更具創造性的方式整合資產和資源。
企業如何打破職能之間與業務之間的障礙,在整個企業內部建立關系,這種例子我們見過不少。例如在諾基亞,戰略制定過程向很多員工開放,以激發并培養他們推行戰略的投入度。殼牌的方案制定過程包括公布的2050方案,提供了對話的平臺,并使知識得以深化,這對公司的長期規劃來說至關重要。
在丹麥制藥公司諾和諾德,社交媒體在公司內部及外部交流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該公司設計了NovoTube、 Novopedia 和 NovoIdeas等重要工具,以促進知識共享。社交媒體在SAP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開發了一系列工具用于業務聯網、業務流程和業務決策。與原來的社交網絡工具相比,這些工具支持更為復雜的對話和決策制定流程。
建立有價值的網絡對諾基亞來說至關重要,諾基亞高層在2008年實施了名為“加速”的項目,鼓勵跨職能、跨等級合作,提高獲取并利用外部資源的能力。該項目涵蓋了業務部門5000名員工,實施之初700名團隊領導開展了為期兩天的面對面交流研討會,隨后,全體人員通過在線社交網絡參與其中。
與合作伙伴、客戶、企業家的有價值關系與公司之外的人—不論是合作伙伴、客戶還是企業家的關系,將越來越能創造價值。在湯森路透,與各國的獨立記者保持良好關系對公司的成功非常關鍵。多年來,由高度靈活的獨立記者組成的“Stringers”網絡一直隨需而動,以保證用最低的成本報道全球各地的新聞。有些記者收取定金,有些是則為了某些特別項目臨時雇用。這個系統已存在了幾十年,依托緊密、可靠的關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運行。
ARM是世界領先的半導體IP生產商,開創了一種新的組織模式—“生態系統”,旨在捕捉最終消費者的需求,同時維持較高的專業化水平。ARM在一個企業聯盟中處于核心地位,這些企業都使用相同的基礎技術,這就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產品可供選擇,一家手機生產商可以拿ARM的生態系統來比較不同公司生產的各種芯片,這些公司使用的都是ARM的研發成果。
靈活辦公靈活辦公的能力被視為未來工作的關鍵。靈活辦公能力對BT這樣的公司來說是正在不斷提高的能力。BT公司有個“追日計劃”,旨在24小時不間斷地與英國和加利福尼亞州對接。該項目包括新的工作計劃和兩天一次的跨大西洋交接,帶來了高度的連續性和較高的顧客滿意度。
在湯森路透,彈性工作制非常普遍,公司鼓勵員工只要有可能就在家工作。這種安排涵蓋在家工作、兼職、分擔工作和可靈活支配的時間。這能幫助滿足員工的個人需求和公司跨時區運作的需要。彈性辦公為績效管理帶來的挑戰,塔塔咨詢服務公司特意開發了一個新系統來滿足員工的需求。
這些需要全力關注的地方,正是我所謂的未來的“競爭”面,新的工作方式需要在工作場所進行反復試驗,這對工作者和管理者都是挑戰。然而,在未來工作的勇敢新世界,適度的勇氣和樂觀精神會發揮相當大的作用。
關于未來工作的研究
為了更好地了解工作的未來趨勢,格拉頓教授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間領導了一個由全球21家公司和200多名主管組成的調查聯盟。主要事務由各類公司負責,包括南非聯合銀行集團、諾基亞、野村證券、塔塔咨詢服務公司、殼牌、湯森路透、諾華、諾和諾德、SAP、BT和新加坡人力部,還有兩家非營利性機構—救助兒童會和世界宣明會。調查聯盟仔細研究了未來將會發生的事,隨后談論了各自公司的問題。各家公司能通過精心設計的公用門戶網站一同虛擬辦公,并在每月一次的在線研討會上討論不斷涌現的想法,后來又在歐洲和亞洲一系列的專題討論會上交流看法。同時,格拉頓教授每周寫一篇博客用以檢驗最初的一些想法,很多人評論中的見解和憂慮被引入討論話題并深化交流。
格拉頓教授想要通過研究弄清楚工作和企業將會如何演變。過去6代人經歷了人類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最快速、最深遠的變化。這個時代與過去截然不同,工作將與過去迥然不同—何種工作、何處工作、如何工作、與誰共事等都會發生變化,不過這些變化我們可能一生都意識不到,它們是五大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低碳經濟的必要性、科技的高速發展、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類壽命的顯著延長、顯著的人口變遷以及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如工業革命使得大眾市場出現,隨之而來的是人類想法的轉變:對消費的渴望和對財富的追求與日俱增。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我們正步入工業技術時代和全球化時代,現在及未來員工的工作意識將如何進一步轉變?因此,研究想要為三個問題找到答案:
◆ 外部力量將如何影響公司及其員工在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式?
◆ 為了讓公司做到“面向未來”,公司必須不斷發展,我們為此的準備工作能有多充分?
◆ 在精力和資源如何分配方面,可以從其他公司那里學到什么?哪些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哪些比較容易?
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
倫敦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人性管理黃金定律》、《什么樣的公司才叫好公司:民主化的公司是好公司》、《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作者,近作“The Shift”已出版,兩次被《泰晤士報》評為世界頂級管理思想大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