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方城旅游區的改造接近尾聲了,已經歷時4年,接下來的5A級景區評定,應該能順利成為5A級景區了,遼寧將再多一個5A級景區。
2024年4月10日,三冶專門搞了一個百日攻堅誓師大會,就是奔著沈陽方城旅游區的5A評定去的。
現在景區評5A,細節很重要,之前沈陽故宮評5A,停車場等評分不夠落選。去景區,交通因素肯定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不過,對于大多數沈陽人來說,沈陽方城的提法是今年才知道,是公交站臺換了站名才知道。
相信很多人,對于到底哪里是方城,還有疑惑。
哪一塊區域是沈陽方城旅游區?
要弄明白哪個區域是沈陽方城,就需要了解“東順城街”、“西順城街”、“南順城路”、“北順城路”。
沈陽是南北叫街,東西叫路。
這4條“順城”呢,就是過去的城墻原址,這里面就是沈陽方城。
沈陽城城墻為什么拆除了?
沈陽城的城墻拆除,前后經歷大約40多年。
1936年9月,日偽開始拆懷遠門,認為這處城墻影響交通。
1941年,日偽制定“奉天城墻拆除五年計劃”,然后陸陸續續開始拆除,動作不大,但一直在進行拆除工作。
1950年12月起,為了方便交通,開始拆除5座城門,分別是大南門、小南門、大北門、小東門、小西門。
1951年7月,先拆除了小西門,然后柴旭大南門,至此規劃拆除的5座城門拆除完畢。
1956年,拆除了如今沈陽南順城路的古城墻,騰出空間修南順城路。
此后一直到80年代,沈陽古城墻的城樓、角樓、城門、城墻基本都拆除了只剩下東北角、西北角的一點點城墻,加起來也只有不到90米。
2000年5月,開始恢復了西北角樓,歷時1年,于2001年6月1日完工。
沈陽城西北角樓
至今留存的,只有懷遠門,撫近門兩座城門,分別是大東門、大西門。
方城改造,做了哪些復原工作呢?
沈陽方城改造,到底改造了一些什么呢?
打造“四邊”,北順城路的城墻復原
北順城路的城墻,此前有網友發布,在復原城墻。實際上這里是正宗的真城墻,而且是明城墻。復原和仿建,是不一樣的。
復原中的北城墻
東西南北四條“順城”,都進行相應的改造,讓沈陽方城的框架更符合歷時。這是沈陽方城的“四邊”框架。
西北角樓公園落成
西北角樓,是原比例還原的,跟沈陽老照片里是一樣的。這里建了一處小公園,不用懷疑,這里肯定能成網紅打卡點。
打造48條胡同
沈陽方城里一共有67條胡同,有19條胡同已經跟大家見面,比如頭條胡同、耳朵眼胡同等等,還有48條胡同,也陸續完工。
這些老胡同,都是根據史料進行還原建設,包括使用什么青磚、用什么瓦,磚瓦上用什么紋飾等等,處處都是細節。
這些胡同有的幾經改名,等改造完畢之后,都會還原為史料記載的胡同名。
這要是整完了,可以說,就是妥妥的清風古韻了!
胡同里的故事很多。
在沈陽,有一個傳說,叫“先有中心廟、后有沈陽城”。
中心廟胡同則是一條長300米,寬10米的胡同。
根據史料復原這條胡同,用了16種石材,每塊石材還有不同的紋飾,低頭是青磚,抬頭是青瓦,一派古色古香的風貌。
紅墻四周的這些胡同,本有著各自的流年和記憶,如今通過改造,不僅再度讓它們有了煙火氣,還有時尚范。
西華里,玩音樂、有文玩字畫,是一處很好的文創基地。
東華里,玩國潮,玩旅拍,潮味十足。
文廟巷胡同,儒家文化在萃升書院舊址上升騰,翰墨軒巷則是音樂街區。
月窗胡同和大紅袍胡同,沒錯,品茶品酒、喝咖啡。
沈陽變化快,沈陽人要是掉以輕心,連自己家鄉都要認不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