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歷史需要被記錄和訴說,偉大的精神需要被傳承與弘揚。
2021年建黨100周年之際,黨史學習教育廣泛開展,作為沂蒙人的尹志林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走遍全國各地,探訪紅色革命圣地,自費拍攝和講述紅色故事,并以文字形式簡述驚心動魄的歷史過往,盡己所能弘揚沂蒙精神,展現我黨創建和發展的艱難光輝歷程,以史為鑒、以史為鏡,知史愛國、知史愛民。
這一決定得到了臨沂市拳擊運動協會會員及有關部門的一致認可。經過三個多月精心籌備,尹志林聘請了專業團隊,于2021年3月19日開始了紅色革命圣地專訪,拍攝制作完成了紅色沂蒙45集微視頻。“大家好,我是沂蒙拳哥尹志林,追尋先烈足跡,今天我們來到了沂蒙革命紀念館……”2021年3月30日,抖音號沂蒙拳哥尹志林發布了追憶緬懷英烈講述紅色沂蒙第一集 ,立即引起大家的關注,評論區更是火爆留言: 正能量的傳播是一種美德,沂蒙精神放光彩,轉發轉發.....百余集紅色微視頻走紅網絡,引來網友瀏覽、點贊。
“中共《大眾日報》在沂蒙創刊,是形成沂蒙精神的號角,在沂蒙創建的八路軍第一縱隊、抗大一分校進駐沂蒙、山東省戰工會的創建等均推動了沂蒙精神的形成和發展......”。一場歷時90分鐘報告會,尹志林全身心的講述,引起500多名教職員工及大學生們的深切共鳴,多次爆發出連綿不斷的掌聲。會后,部分大學生與尹志林就“新時代沂蒙精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2023年5月12日,尹志林在臨沂大學作了兩場《學沂蒙黨史 悟沂蒙精神》專題報告會,報告達3萬余字,成功通過了臨沂市委黨史研究院的審讀。
為了更好的弘揚沂蒙精神、講好先烈事跡,沂蒙精神宣講員、百集沂蒙黨史大講堂主講人、中共臨沂市蘭山區委宣傳部宣講團成員尹志林在為臨沂市總工會、臨沂大學等黨政企事業單位宣講沂蒙黨史搜集撰寫文稿時,就經常到各地追尋探訪英烈足跡,學習英烈精神,實地挖掘豐富英烈事跡資料。
“聆聽了專家學者對紅色文化特別是對沂蒙精神的闡述,受益匪淺,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宣講沂蒙精神的信心和勇氣。作為一名職工宣講員,我將不斷豐富與深化對紅色文化、沂蒙精神的理解,走進更多鎮街社區、廠礦企業、學校機關宣講沂蒙精神,傳承紅色文化。”2023年11月7日至8日,由臨沂市委承辦的紅色文化論壇在臨沂市舉行,作為特邀嘉賓代表,尹志林全程參加此次論壇。“我一定會繼續深入細致發掘好沂蒙故事,繼續宣講踐行好沂蒙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沂蒙精神的傳承發展貢獻力量,為臨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尹志林表示。
除了紅色故事的講述,尹志林還致力于紅色故居修繕工作,他幫助指導參與恢復修繕的山東省著名烈士孫善師、孫善帥故居以及幫助指導參與恢復修繕的羅莊區褚墩鎮北官莊沂蒙母親邵素蓮故居展(在建中),成為了臨沂紅色教育基地之一。
今年7月19日,尹志林一行來到沂南縣蘇村鎮,為沂南縣第一位中共黨員革命烈士劉鳴鑾的玄孫劉國彬籌集治療費用,發動黨員群眾和愛心人士捐款,兩天內籌集4.4萬元善款。
尹志林是臨沂交運集團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現任臨沂市拳擊協會、臨沂市泰拳搏擊協會會長、臨沂大學客座教授、沂蒙精神職工宣講員。自2021年3月19日起,他自費近80萬元,組織團隊追尋探訪全國各地的革命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和戰爭遺址及英烈事跡,通過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宣講紅色故事,行程30000多公里,尋走了16個省、4個直轄市,拍攝了120多集短視頻,許多視頻和文稿在學習強國平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轉載和播放,累計觀閱量3000多萬人次,多次受邀到大學、機關、企業宣講,弘揚紅色文化和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受到各界一致好評并繼續在宣講紅色文化的道路上前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