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
- 影響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的合成主要依賴于皮膚暴露在紫外線B(UVB)下。維生素D對維持骨骼健康、參與組織細胞分化、增殖、調節免疫等發揮重要作用。較低的維生素D水平影響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合成,除了影響中樞神經,還可間接作用于外周,誘導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抑制,從而影響情緒
- 影響褪黑激素分泌:褪黑激素是一種由松果體分泌的激素,具有調節睡眠和晝夜節律的功能。人造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完全黑暗的環境最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而足夠的褪黑素能讓睡眠變得更好。此外,有研究表明,偏紅色光譜的燈光有利于人們保持較高的睡眠質量,而藍色和綠色的燈光則對褪黑素分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會降低睡眠質量
- 影響生物鐘:光照是影響生物鐘的重要信號,白天充足的陽光照射,使人感覺精神抖擻、溫暖舒適、心情愉快;晚上室內的強光和高溫則會破壞休息所需的黑暗環境,影響生物鐘,使睡眠質量變差,導致情緒煩躁、焦慮不安
- 影響情緒:光照作用于情緒的路徑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視網膜中的內在光敏感神經節細胞,會將光信號投射至情緒調節相關腦區,直接影響情緒;另一方面,光信號通過同步內部生理節律,以及其調節下的激素分泌、神經傳遞和睡眠,間接影響情緒。
總之,紫外線對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適量的日曬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有益于心理健康,但過度曝露則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合理安排日曬時間和強度,同時采取適當的防曬措施,對于維護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