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管是出行還是居家,只要是室內,人們都少不了一個物件的存在——空調。
經過多年的發展,空調早已是人人家中不可或缺的家電產品,那么在選擇空調的時候,作為消費者的你會選擇哪個品牌呢?
我們注重質量,注重性價比,注重售后,所以首選必然是大品牌。而格力,正是我們耳熟能詳并且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的“大品牌”。
不過長時間以來,格力都有著一位極為強勁的競爭對手。曾幾何時,格力掌舵人董明珠表示:“格力空調世界第一,它算老幾?”
可現如今,這位競爭對手卻擊敗格力拿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格力這位曾經的老大,還能不能實現逆風翻盤呢?
格力空調
上世紀初,空調才剛剛誕生,彼時只有少數幾個國外企業掌握著這項技術,我國一直到五十年代末期,才有了第一臺家用空調器。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初顯,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蔓延,外資大肆進入中國市場,空調這一領域中,日本品牌占據大量的份額,而此時國產空調才剛剛起步。
不過我國制造空調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人口體量大,組裝空調成本更低,所以自從推出之后,國產空調就穩穩占據一些市場份額。
隨著時代的發展,空調走進了千家萬戶,而國產空調也逐漸從組裝走到了代工廠,再發展成為中國自己的品牌。
在眾多國產空調品牌中,格力憑借著堅持自主研發在所有企業中脫穎而出。2007年,格力在市場首推臥室空調;2011年,格力再次推出了自主研發的“1赫茲變頻技術”,直接奠定了其在空調行業中的巨頭地位。
此后多年,格力一直以行業老大自居,而企業經營從此也進入了良性循環,格力空調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少不了兩個人的功勞,第一就是創始人朱江紅,第二就是董明珠。
初創時期,是朱江紅頂住了資金、外界競爭等等諸多壓力,才得以讓格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而董明珠,是后來加入格力的。
但董明珠的能力非常強勁,雖是女性,卻雷厲風行,對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銷售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案。
在他們的經營下,格力越做越大,2012年,格力迎來了企業內部的大變動,朱江紅到了退休年齡,新上任的格力領導人,就是幾乎一手提拔的董明珠。
那一年,格力營收993億元。在這個空調賽道中,格力最大的競爭對手除了外資之外,還有一個國內實力強勁的品牌——美的。
貼身肉搏多年,格力漸落下風
同樣是2012年,美的也迎來了內部大變動,創始人何享健退位,孩子不愿接手產業,于是美的的領導位便交給了方洪波。
那一年,美的營收1030億元,兩者頂峰相見,就此拉開了“誰是空調老大”的拉鋸戰。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其實美的都不敵格力,因為格力多年的鋪墊的確是非常大的優勢,所以董明珠的底氣非常足,甚至在2018年還說出了“格力空調世界第一,它(美的)算老幾?”的話語。
但這句話出現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美的和格力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美的率先降價10%,而格力的應對顯得有些不足氣力。
即使格力也用活動價迎戰,但在價格方面,格力沒有絲毫優勢,所以在2020年上半年的財報上,美的直接用空調總營收和凈利潤兩倍多的金額將格力甩在身后。
而后三年,美的更是將兩者差距進一步拉大,2023年,美的僅是空調板塊就實現了1611.11億元的營收,全產業營收更是高達3720.37億元。
而格力,作為主力的空調板塊實現了1512.17億元的營收,略低于美的;加上其余產業,格力營收也只有2050.18億元。
美的實現翻盤的原因
為什么一直風頭無兩的格力會被美的越拉越大呢?兩個方面說明現狀。
第一,美的的市場化程度高,營銷活動做的更好,容易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
格力的反應能力相對較慢,他們更依賴自己的經銷商去做品牌,一旦有經銷商不做格力,那么格力的銷售將會受到一些影響。
第二,美的多元化發展非常成功。一家企業能夠維持成功,單一化是萬萬不可取的,如果市場一旦出現什么變動,那么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單一化的企業。
而多元化發展的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大企業都要發展“支線”的原因。在這個賽道上,美的發展得的確非常成功。
只要在網上搜索美的這個品牌,除了空調之外,美的所屬還有許多小家電銷售。在選購的時候,人們會更加傾向于選熟悉的牌子。
美的所做的也是格力正在做的,早在2016年,董明珠就已經要發展多元化經營,但現在的市場中,除了格力空調的名頭響當當之外,其他領域似乎都沒有什么波瀾。
也不是格力沒有嘗試多元化,而是它嘗試的方向出了錯。格力曾布局手機行業,但做空調轉向做手機,這個步子未免邁得太大了些,用戶難以為其買單,自然也毫無起色。
還有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力也宣布要涉足,直到現在仍然杳無音訊;除此之外,董明珠還選擇了預制菜、鋰電池、半導體等等行業。
無論是哪個行業,其實都與格力空調相去甚遠,所以結果不盡人意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格力仍然閃耀
雖然說美的超越格力成為空調行業新晉老大,但這不代表格力就不行了,拋開種種,格力仍然是一家價值極高的企業。
它擁有自己的專屬競爭力,比如說空調方面,它重視品質,而美的更注重性價比,兩者之間的定位還是略微不同的。
除去產品定位之外,格力和美的盡管在營收方面有著較大差距,但兩者的凈利潤相差并不大。
2023年,美的歸母凈利潤為337.20億,格力歸母凈利潤也有290.17億,盡管在短時間內落了下風,可兩者各有特點,并無優劣之分。
“第一”只是一個名號,他們無論誰在首位,都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大楷模。
信息來源:
1、瀟湘晨報——三個格力才抵一個美的,“空調一哥”易位了?|商戰2024⑥
2、人民日報——董明珠:格力空調是世界老大 美的算老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