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老宅。
你要寫刀郎,就得就著刀郎的歌兒,比如現在,動筆前我打開了刀郎的《西海情歌》。
婉轉的旋律,一下子把我拽回20年前。
20年前的老宅是不聽刀郎的,就像那英們說得那樣,刀郎的作品缺少音樂性,說白了就是覺得他俗。
沒錯,彼時的老宅也是個裝B青年,不聽刀郎的。雖然20年前人人很好奇汽車怎么會停在八樓,但老宅聽的是卡門,看的是卡拉揚,品味的是貝九,自然是看不上下里巴的刀郎的。
仍記得,那時的我,甚至是我們很多人,以聽古典看歌劇為榮,不要說刀郎,就算四大天王也入不了我們的法眼,那些流行音樂怎可登上大雅之堂,都是弟弟。
為此,畢業參加工作多年后,我依舊喜歡古典音樂,甚至不惜重金購置了視聽器材,業余時間也會同樂迷們探討一二。
但是,孩子的出生,生活負擔的加重,價格不菲的器材進了儲物間,線下樂迷成了微信上失聯的陌生網友。
直到多年前,曾被我鄙夷的鳳凰傳奇,一首陳年的《奢香夫人》將我唱哭。
我知道,我老了,我回歸生活了,也將活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
| 生活就像一場拳擊賽,我們在向生活妥協的同時,也在向自己投降。在現實的壓力下,曾經那些理想和孤傲,終被現實所打敗。
而垂頭喪氣的我們,迷茫之時耳邊突然傳來熟悉的旋律,那些被我們視作下里巴文化的東西,卻成了情感的最好寄托。
如今,刀郎再次走紅,絕非偶然。這是無數個曾經如我們一樣的人,在歲月的磨礪和現實的拷打下,內心深處的共鳴與呼喚。
當生活的瑣碎與壓力如潮水般涌來,那些華麗的古典樂章似乎變得遙不可及,而刀郎質樸的歌聲,卻如同一位久違的老友,輕輕地拍打著我們疲憊的心靈。
他的每一句歌詞,都像是在訴說著我們自己的故事,那些曾經的夢想、失落、奮斗與無奈。
刀郎唱歌,沒有高深莫測的技巧,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感,最貼近生活的溫度,而這些,正是被生活打敗的我們最為珍視的東西。
刀郎的歌聲,對我們這些在現實中掙扎的人而言,像是一個可以暫時躲避風雨的港灣。在這個港灣里,人們找到了那份被遺忘的純真與感動,也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刀郎的再次走紅,與其說是妥協,不如說是一種回歸,一種對生活本真的回歸。
人至中年的我們,不再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高雅與尊貴,而是學會了在平凡中尋找美好,在簡單中感受幸福。
因為我們終于明白,生活不是一場華麗的演出,而是一場真實的旅程。
20年光陰,誰還不曾是陽光少年,誰又躲得過生活的風刀霜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