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會見美國兩黨大佬,以色列清除真主黨空中部隊指揮官,俄蘇賈前市長逃往以色列
轉自:經濟眼
俄烏、以哈戰爭是自由與極權之間的對決,烏克蘭、以色列在為全人類而戰,戰后極權主義將土崩瓦解,我們將迎來一個新的世界。
一、澤連斯基會見美國兩黨大佬
美國大選臨近,俄烏戰爭則是共和黨和民主黨都繞不開的議題,雙方也開始頻頻表態。
美國總統拜登最近在一場電視節目中回應了“退選事件”,聲稱若沒有退出競選,他將打敗特朗普,并確信這一點。
這也再次透露了拜登其實并不想退選,他的退出實際上是來自于民主黨內的壓力。
不過,節目中的拜登似乎心情不錯,這也與其即將卸任總統有關,從此可以過退休生活了。
而在卸任前,拜登繼續重申了對烏克蘭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確認了最近一批80億美元左右的援助。
拜登在支持烏克蘭的聲明中表示,在9月30日之前使用的56億美元,將不會過期。
并承諾再提供24億美元,從軍工企業購買武器支援基輔。
與此同時,白宮還剛剛宣布了向烏克蘭提供另一套愛國者系統的計劃。
根據這一方案,美國還將為烏軍配備數百枚愛國者導彈以及中程導彈攔截彈,以增強烏克蘭擊落俄軍導彈和戰機的能力。
澤連斯基隨后也同拜登會面,感謝了美國的新援助計劃,并和其分享了“勝利計劃”。
雙方協調了俄烏戰爭的立場,規劃了對戰局的細節問題。
此前,外界曾有消息稱美國放開了烏克蘭更多的武器限制,但不會公開披露。
另一方面,澤連斯基還會見了美國兩黨的其他重要人物。
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的邁克·約翰遜沒有同澤連斯基見面,日程繁忙,且不在華盛頓。
但共和黨的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和民主黨的領袖查克·舒默,一同和澤連斯基會了面。
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哈里斯也和澤連斯基會晤,并發表了簡報,重申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
哈里斯強調:美國支持烏克蘭,不是出于慈善,而是因為這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我們將繼續提供安全援助,烏克蘭需要在戰場上取得成功。任何有關俄烏戰爭的決定,都必須有基輔的直接參與,并稱俄軍不會在烏克蘭停下。
最新得到的消息顯示,川普改口,確認將于當地時間9月27日,在紐約的川普大廈會見澤連斯基總統。
稍早時候,川普曾拒絕同澤連斯基見面,并且在演講中批評了烏克蘭。
他還表示烏克蘭永遠無法將城鎮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即使全世界齊心協力,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重建。
而談到結束戰爭時,川普直言烏克蘭應該同意“放棄”一些東西,莫斯科達成任何“最糟糕”的協議,都比沒有協議好。
誠然,戰爭給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破壞,早點結束戰爭迎來和平,自是當務之急。
但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話應該對戰爭的發起方來說。
與其讓烏克蘭放棄一些“自己的東西”,不如直接讓對手放棄占領“別人的東西”。
目前,澤連斯基已將對美國的訪問延長了一天,以便明天和川普會面,基輔已經釋放了足夠的誠意。
對于那種川普若勝選,澤連斯基陷入絕境的言論,其實也不必在意。
畢竟對澤連斯基來說,2022年初最困難的基輔保衛戰都挺過來了。
現在的情況絕不會比那時還要差,如今烏克蘭甚至還占領了俄羅斯的領土庫爾斯克。
更何況美國之外,歐洲的軍援也在加大,最近德國議院就批準了對烏克蘭增加4億歐元的議案。
這筆資金將專門用于增加烏軍的彈藥和無人機設備。
此外,英國也計劃將其全部的AS-90自行火炮提供給烏克蘭。
目前首批的10輛火炮已交付,剩余的則將在未來幾周內就運往基輔。
川普說,澤連斯基每次訪問美國都能帶走600億美元,并戲稱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其實,川普與澤連斯基之間沒什么個人恩怨,都是為了國內的政治利益。
當我們討論對美國的利好時,往往是指政府的利益,普通民眾的感受卻可能各不相同。
從正義的角度,我是贊同民主黨的對外政策。
通過支持全球范圍內的民主運動,民主黨力求為被壓迫的人民提供一個聲音和機會,反映出其對社會公正的承諾。
這種政策不僅有助于改善他國的治理結構,還能通過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減少極端主義和沖突的根源。
從美國內部利益問題,川普的做法也符合部分美國人的利益。
美國3億多人口,這里面利益是非常復雜的。
美國的選票實實在在掌握在老百姓手中,究竟選誰,還得看搖擺州的選情,說一邊倒的絕大多數都是假新聞,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基本盤都是五五開。
二、烏軍航空炸彈摧毀俄軍陣地
五天不到的時間,烏克蘭又對俄羅斯重要的羅斯托夫能源基地發動了遠程攻擊。
當地時間9月26日晚間,烏克蘭武裝部隊向羅斯托夫煤礦重鎮新沙赫京斯克,發射了多架無人機。
當地的鐵塔附近隨即爆炸起火,羅斯托夫遠處都能看見熊熊火光,濃煙也在黎明時分彌漫城鎮上空。
俄羅斯當地隨后發布聲明,承認無人機來襲,但表示擊落了3架無人機。
新沙赫京斯克也身處關鍵的頓巴斯地帶,距離烏克蘭邊境以東只有15公里,是羅斯托夫重要的工廠區。
實際上,這已是一周內烏克蘭對羅斯托夫發動的第二次大規模攻擊。
在9月22日前后,烏軍對當地的亞速港還發射了海王星導彈。
而在更早前,烏克蘭則對羅斯托夫的各大煉油廠發起了連環突襲。
大火甚至燃燒了半個多月,嚴重破壞了俄軍的戰略能源。
另一方面,烏克蘭還用航空炸彈襲擊了在哈爾科夫前線的一個俄軍陣地。
烏軍完全控制當地的沃夫昌斯克骨料廠后,俄軍也曾試圖發起反攻,并向當地投擲了溫壓彈。
但烏軍成功阻擊了俄軍的攻勢,并對俄軍陣地發射了航空炸彈。
這或許不是西方援助的AASM或JDAM-250炸彈。
它很可能是烏克蘭軍隊自己研制的航空炸彈,第一次在戰場得到了試驗,具體戰損則有待進一步披露。
2024年下半年以來,俄烏戰場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烏軍開始使用更多的國產武器,包括導彈無人機和此前提到的海王星導彈。
相較前兩年,烏克蘭本國的國防軍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俄羅斯蘇賈前市長逃往以色列
烏克蘭攻入俄羅斯領土并占領重鎮蘇賈后,原有的當地官員的動向,也為外界所注意。
近日,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的蘇賈市前市長——維塔利·斯拉什切夫出現在以色列。
顯然,他已經放棄了曾高呼要堅守的俄羅斯土地。
在2024年8月10前后,烏克蘭武裝部隊打進庫爾斯克時,斯拉什切夫還堅決表示將死守蘇賈,但隨后烏軍就攻破了蘇賈重鎮。
當時,斯拉什切夫還信誓旦旦地稱,蘇賈不在烏克蘭軍隊的控制之下。
但當時他就已經在前往以色列的路上了。
其后烏克蘭在庫爾斯克長驅直入,向蘇賈之外的更多區域推進,人們也就暫時忽略了這位前市長。
直到近日,斯拉什切夫在以色列露面,才重新引起多方關注,更關鍵的是斯拉什切夫接下來的發言。
斯拉什切夫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烏克蘭人不僅應該占領蘇賈,還應該占領庫班和克拉斯諾達爾。
他強調這些地方都是烏克蘭的,相關言論旋即引爆了國際輿論。
作為一個俄羅斯前地方官員,其所管理的城市在被烏克蘭攻入占領后,竟能一邊宣誓堅守,一邊偷偷逃出國,而且在出去后還馬上支持烏克蘭。
這樣的轉變,也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與此同時,烏克蘭特種部隊也繼續在庫爾斯克地區的行動,并在戰斗中又摧毀了塞姆河上的幾條俄軍浮橋,還有大量的榴彈炮和裝甲車。
俄軍在此地的后勤補給依然面臨著困難,而烏克蘭安全局近日也向庫爾斯克增派了更多的部隊。
在當地的沃洛孔斯克,烏軍安全局用海馬斯火箭炮襲擊了俄軍的前線陣地,并摧毀了俄軍的MT-LB坦克。
而離俄軍宣布的10月初將烏軍打出庫爾斯克的這個期限,已越來越近,但似乎目前并沒有這個趨勢。
四、以色列清除真主黨空中部隊指揮官
以色列對真主黨領導層的定點清除還在繼續,在擊斃其導彈部隊負責人后,又消滅了一位大員。
當地時間9月26日,以色列戰斗機對黎巴嫩境內的真主黨據點發動了新一輪襲擊,重挫了其軍事設施。
行動中,真主黨空中部隊的負責人穆罕默德·侯賽因·薩魯爾,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被以軍精準清除。
真主黨訃告中心隨后發布消息,證實了薩魯爾的死訊。
這也是繼導彈系統負責人古拜希被消滅后,真主黨最近一位被擊斃的重要成員。
截至目前,以軍戰機在昨夜又摧毀了約220個真主黨目標。
包括火箭發射基地和武器倉庫等,地點主要集中在黎巴嫩南部和貝卡谷地。
以軍的高密度攻擊也讓真主黨一度沉寂了近18個小時,但隨后,他們又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火箭彈。
不過,和之前動輒數百枚的攻勢相比,真主黨這回卻只能發射數十枚火箭彈。
并且大多在以色列的鐵穹系統還沒攔截的情況下,就直接墜入了阿克里附近的海面。
而真主黨的行動也越來越遭到黎巴嫩境內聲音的反對。
黎巴嫩議員薩米·杰馬耶勒,就公開向真主黨喊話,要求其立即停止攻擊以色列,并指出真主黨給黎巴嫩帶來的只有災難。
真主黨并不能和黎巴嫩政府打等號,它實際上只是黎巴嫩境內的反對派武裝。
與此同時,黎巴嫩總理辦公室也發聲,否認了同美國和法國等簽署停火協議的消息。
稍早時候CNN的報道稱,美國,法國,日本和中東的沙特,阿聯酋等國,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呼吁真主黨和以色列停火21天。
報道還稱黎巴嫩方面和真主黨都同意了這個提議。
但似乎,雙方都沒有簽署這個所謂的停火協議。
由此可見,黎巴嫩政府對以色列打擊真主黨到底抱有何種態度,其實也是耐人尋味的。
“感謝火光給你帶來光明和希望,但別忘了那執燈的人正堅強地站在黑暗中呢!”
——泰戈爾
本號編輯備注:視頻和圖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