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的東方文明中,
“俠之大者,為舟(洲)接盤”似乎是公認的真理。
這里的舟(洲),
過去,是九州大地;
今天,是仙舟聯盟。
大家可不要小瞧“接盤”,
沒有西瓜般的拳頭和玉琢般的手腕,
盤子到手就成了鍋,
沒準兒“吧唧”掉地下就碎了。
只有長袖善舞,才能和盤托出。
(目前仙舟角色中,將軍地位以下頗有心機的,當屬靈砂)
其實景元與飛霄作為“接盤俠”,
有各自的孤獨和無奈。
先說景元。
其實我們之前深聊過——
那一年,“云上五驍,雙馬尾有叁”,
命運弄人,一死一入魔,一墮一轉世。
羅浮千瘡百孔,總要有人來做定海神針。
景元擅謀,謀定而后動,力挽狂瀾,眾望所歸。
而飛霄的身上,有太多現實中的投影,
比如漢代的衛青、宋代的狄青和岳飛,
都是“猛將必發于卒伍”的典型。
最初的時候,她還叫薩蘭,
一只為了“活下去”只能向著遠方奔逃的“羔羊”,
直到遇見了那個會飛的曜青將軍——月御。
那時候,她不曾想過,
自己有朝一日,也會像月御一樣,
化身一道巨大的流光,將狂吠的狼群驅逐。
一方面是血統,一方面是信念,
她就像電影中的阿甘那樣,
一生的執念唯有向【前】奔跑。
(對了,您有看過《阿甘正傳》嗎?)
千星紀游【飛鏑追星】是這么解釋的——
無尾無命九死無生之人,沒有選擇,只能向前。
向前,是為逃離死地,奔向新生。
向前,只因飛星照路,渴求希望。
前方是什么呢?
是新的語言、新的生活習慣、新的名字、新的戰斗方式,
是精通百般更新的武藝,
是練就一身西瓜般的腱子肉,
是能身先士卒,率領千萬大軍攻陷敵陣的第一枚穿云箭!
相較于景元那種命運調戲的“臨時接盤”,
作為執旗者的飛霄,其實早就是命定的下一任將軍。
只是,接棒的時刻過于倉促,
帝弓的光芒是希望也是絕望,
她心中戰無不勝的將軍,瞬間化作齏粉,
從此,“御”人何處教飛霄?
那場雨中,她也在血與火的淬煉下新生。
然而作為實力無人可及的“帶頭大姐”,
她卻像是《天龍八部》中的蕭峰,
流的是契丹人的血,卻是中原漢族的魂。
如果沒有血統中的步離基因,她可能不會那么強大,
身為沒有尾巴的狐人,卻有致命的月狂之癥,
又會被自己的身邊人另眼相待。
她肯定注意過——
仰慕與恐懼,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兩種眼神。
飛霄總會說帝弓的離弦之箭,
一箭指向獵物,一箭指向自己。
如果編劇的內心“陽光明媚”一些,
自然可以借此,致敬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
因為這部小說的結尾,
就是蕭峰用契丹人的利箭穿胸自殺,
犧牲了自己,保全了世界。
飛霄,這個曾經步離人的戰奴,
是否真的會因月狂徹底成為野獸,不分敵我;
直到有一天,巡獵的鋒鏑,貫穿她的心臟?
這是編劇留給我們牽腸掛肚的懸念,
也是古今中外的英雄們在人生的某個時刻都要遇見的抉擇,
神壇在左,祭壇在右,
是配享太廟,還是挫骨揚灰?
之所以說景元與飛霄是仙舟武俠,
是因為他們身上的“俠義”,
是匡扶正義、除暴安良,
是傳承千年的“仁義禮智信”(五常),
是“叱咤經百戰,匈奴盡奔逃”(李白《白馬篇》),
是“人生留得丹青在,縱死猶聞俠骨香”(《盛明雜劇?易水寒》)。
需要提醒一句,
梁羽生曾說,
武俠,俠是目的,武是達成俠的手段。
武夫不是莽夫,
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一種看不見的實力較量。
注:梁羽生是與金庸、古龍、溫瑞安齊名的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折戟沉沙錄》等,崩壞3的《神州折劍錄》有不少“七劍”的影子。
景元擅守,飛霄擅攻,攻守兼備,方知進退。
這就有了針對忽雷“圍三闕一”的可行性。
其實他們這一靜一動,才是俠的一體兩面,
如果飛霄只作女俠,那只需要沖鋒陷陣,
可以自嘲“才不足取,貌不足憑”,
可以自稱“無慮、無悔、無敵”,
可以既瀟灑又柔情,
端起酒盞,舞一曲醉臥沙場“君莫笑”,
睹物思人,不知不覺越喝越快。
她好像與月御重逢,忍不住道出世間滄桑——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憶思念瘦
然而,女俠和大俠還是有些小小的不同,
要做大俠,做真正的“三無”將軍,
不僅要做一往無前的指南針,
還要做能巋然不動的定海神針。
這就有了精神世界中,飛霄與忽雷的心魔對決。
忽雷覺察到飛霄有兩處軟肋——恐懼和懷疑。
飛霄最大的恐懼,是自己成為仙舟的敵人;
飛霄內心的懷疑,是仙舟作為聯盟在趨利避害時展現出的搖擺,
其實并沒有外面看起來的那么“團結”。
所以,忽雷以力量作為誘餌,
教唆飛霄放下所謂的身份——
既然是命中注定為戰而死的“怪物”,
那就要為了自己的渴望而戰!
當你成為實力超凡的強者,
就可以想做誰就做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過,飛霄不是忽雷那樣的梟雄,
換了別人,可能僅僅是治療“月狂”絕癥這一點就足以轉變立場,
更不用說可以擁有新的身份和更強大的力量。
作為真正的大俠,能“為舟接盤”,她內心最堅決的渴望,
其實是——
為了終有一日,不再有人目睹“流星”落下,
為了能多一個人活著,和我一起回到曜青。
雖然聽起來過于“樸素”,
但這才是她真正的堅守,
她一直渴望的“輕松自在”,
其實是平安富足的“煙火氣”。
好一個“撼江山易,撼飛霄將軍難”!
她不是為了“逞強”而變得強大,
不是為了欺負和奴役弱小的族群而變得強大,
她是為了反抗壓迫、為了解救所有的弱者而戰。
即使沒有星神的回應,
飛霄也能面對內在的恐懼,抗下外在的懷疑,
一次又一次地“醫治”戰爭,
直到某一天,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試問,誰說這不是另一種——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嫉惡如仇,可以稱為“俠”,
心懷天下,才可以稱為“大”,
這一刻,才有大俠,
“俠之大者,為舟接盤”才更加難能可貴!
經歷了競鋒艦這次意外的試煉,
飛霄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實力,還又一次梳理了紛亂的內心,
獲得了仙舟軍民的更多愛戴。
但自古大俠多寂寞,天下可沒有“歡樂英雄”,
飛霄變得越強,暫未露面的敵人就越會伺機而動;
“月狂”之癥依舊蠶食著她本人,
對于她而言,“稍事休息后,就該奔向下一片戰場了”。
雙重脈搏糾纏抵牾之人,注定鏖戰不休,永不駐足。
一脈賦其靈智,決事如雷。
一脈催其怒火,匹敵萬軍。
或許,這脈脈不得語之間,
統統都是這只白毛狐貍亂人心房的根源吧!
所以,如果你對飛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實是在裸衣玉背(拔火罐)的皮囊下,
看到了久違的古典浪漫,
聞到了清新的中華雄風,
這種傳承千年的仙舟(九州)之魂,
也許今天不多見,但我們依舊向往和懷念,
世間無奈,世事變遷,
唯有少一些遺憾,多一些成全!
利天下者天下啟之,
翾(xuān)翔不墜,萬載常勝!
她就站在那里,
一個人,
【就是】一支軍隊,
無慮,無悔,無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