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4999 字,時長約6分鐘
· 本文來源:劉勝軍大局觀(劉勝軍微財經出品)
我是劉勝軍,關注我,擁抱“大歷史觀”和“政治經濟學”,走出“大變局抑郁癥”。
在鄧小平所有的偉大品格中,我認為同理心和煙火氣是最重要的。——劉勝軍
恩格斯說,“每一個意志,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鄧小平之所以為鄧小平,是法國蘇聯留學六年、百色起義、萬里長征、躍進大別山、淮海戰役、三落三起等生活經歷所塑造的。——劉勝軍
鄧小平是一個極富人格魅力的領導人,從1976年開始先后8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他實事求是、幽默風趣、性格直率、有一說一、知行合一,語言風格直白通俗,兼具世界眼光和中國功夫,既有勇氣也有智慧,深諳領導藝術之道。更重要的是,他有極強的同理心,深知老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因為他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是一個有煙火氣的人。
1、那位教授在撒謊
1979年鄧小平訪美。歡迎晚宴第一桌就座的還有美國思想進步的女演員雪莉·麥克蘭,她對中國很友好。她提到幾年前曾訪問過中國的一個農村,有件事使她很感動。她遇到一位正在田里種西紅柿的教授,她問教授,是否覺得在偏遠的鄉下干這種體力活兒是種損失。那位教授說,正相反,他非常高興和貧下中農在一起,從貧下中農那里他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本來鄧小平和麥克蘭邊說邊笑,但鄧小平聽完麥克蘭的話后,馬上臉上變得很嚴肅地說:“那位教授在撒謊。”卡特當時也正在聽著鄧和麥克蘭的談話,他馬上理解了鄧小平話的意思,點頭表示同意。
2、實事求是
毛毛(鄧榕)在寫《我的父親鄧小平》時,曾問父親:“長征的時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鄧小平回答三個字:“跟著走。”當孩子們問起他在太行山時期都做了些什么事,鄧小平只回答了兩個字——吃苦。1973年2月,鄧小平從江西下放地回北京,毛澤東第一次見他,問:“你在江西這么多年做什么?”鄧小平還是只用兩個字回答:“等待。”
鄧小平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說過:“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
鄧小平以一個政治家那種光明磊落的態度談到:“講錯誤,不應該只講毛澤東同志,中央許多負責同志都有錯誤。‘大躍進’,毛澤東同志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中央犯錯誤,不是一個人負責,是集體負責。”
3、博大胸襟
1980年,鄧小平接受著名記者法拉奇采訪。
法拉奇認為赫魯曉夫反斯大林,是英雄,在這個問題上她與鄧小平爭論起來,“以后你們還會保留毛主席像嗎?”鄧小平一針見血地回答:“永遠要保留下去!我要告訴你,我們決不會像赫魯曉夫對待斯大林那樣對待毛主席!”鄧小平指了指法拉奇的筆說,請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下來。
法拉奇以犀利的提問風格緊追不放:“今天人們把很多錯誤都歸咎于‘四人幫’,這符合歷史事實嗎?聽說中國人說‘四人幫’時,伸出的卻是五個手指!”鄧小平報以一笑,說:“必須清楚地區別毛主席的錯誤和‘四人幫’的罪行,性質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鄧小平幾次遭貶,受到迫害。鄧小平說:“為什么我會三下三上?就是因為我喜歡說點實話。”法拉奇佩服地說:“一個人經歷三下三上而活下來,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很多領導人可能只有一上一下,二上二下,拿破侖也只有一下一上。當然您不可能同拿破侖比,也不好比。您經歷三下三上而復生,有什么秘密?”鄧小平愉快地笑了:“沒什么秘密。就是有時候他們覺得我還有點用??外國朋友也常問我,怎么能經受這么多的坎坷。我想因為我比較樂觀,但這還不全面,全面的回答是,因為在我內心深處,對毛主席寄予希望,我知道他了解我。”
法拉奇說:“鄧先生,像您這樣的人為什么總是處于二把手的地位?為什么您總是當副手?”鄧小平似乎覺得這問題問得很沒有必要,他笑著回答:“現在的崗位沒有影響我的工作。”
4、錯了我們負責!
1974年,周恩來總理病重,鄧小平受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作為第一副總理,他以當時最混亂的鐵路交通為突破口,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全面整頓。他不顧“四人幫”的百般刁難,大膽鼓勵工業系統的各級領導干部要敢于抓生產,還風趣地說:“不要怕抓辮子,我這個人就像維吾爾族的姑娘,辮子多,一抓一大把。”“不要怕,整頓出了問題,我負責。”鄧小平在聽取張愛萍、錢學森等匯報國防科委工作和七機部整頓情況時說:你們要勇敢地干工作,不要怕說錯話。只要你們大膽工作,錯了我們負責!
5、抓大放小,舉重若輕
1950年七屆三中全會期間,周恩來在聊天時說:“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同志是舉輕若重。 從愿望上說,我更欣賞小平的舉重若輕,但說實話,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一點。我和伯承一樣,在工作上常常是舉輕若重”。
鄧小平一向只管大政方針,掌握改革的航向,以及必要時作些重大決策。至于日常的具體工作,他都放手讓年輕同志去辦。1984年在中顧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鄧小平說:“去年我只做了一件事:打擊刑事犯罪分子。今年做了兩件事:一件是進一步開放沿海十四個城市,還有一件是用‘一國兩制’的方式解決香港問題。其他事都是別人做的。”
中央組織部原部長陳野蘋也曾在鄧小平直接領導下工作,他的感受也是:“小平同志的領導藝術之一就是:在重大問題和關鍵問題上,他抓得很緊,而在具體工作和日常事務上,他又放得開手。”
6、不要迷信年齡。我二十幾歲就做大官了
歷史是人塑造的。
鄧小平曾回顧1975年整頓的經驗:“一個人才可以頂很大的事,沒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975年我抓整頓,用了幾個人才,就把幾個方面的工作整頓得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樣。”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時,諄諄告誡地方干部:“現在還要繼續選人,選更年輕的同志,幫助培養。不要迷信。我二十幾歲就做大官了,不比你們現在懂得多,不是也照樣干?要選人,人選好了,幫助培養,讓更多的年輕人成長起來。他們成長起來,我們就放心了。”
7、實事求是派
1987年,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國務卿舒爾茨時表示:“國外有些人過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別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錯;如果要說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較正確地說,我是實事求是派。”
8、“不爭論”是我的發明
為了在全黨營造一個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的政治氛圍,鄧小平提出了“不爭論”的主張,他說:“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9、不講物質利益,是唯心論
1978年鄧小平指出:
? 當前最迫切的是擴大廠礦企業和生產隊的自主權,使每一個工廠和生產隊能夠千方百計地發揮主動創造精神。一個生產隊有了經營自主權,一小塊地沒有種上東西,一小片水面沒有利用起來搞養殖業,社員和干部就要睡不著覺,就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全國幾十萬個企業,幾百萬個生產隊都開動腦筋,能夠增加多少財富啊!為國家創造財富多,個人的收入就應該多一些,集體福利就應該搞得好一些。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
10、解放思想
1978年鄧小平指出:
? 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現象就產生了。
? 思想一僵化,條條、框框就多起來了。比如說,加強黨的領導,變成了黨去包辦一切、干預一切;實行一元化領導,變成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堅持中央的統一領導,變成了“一切統一口徑”。違反中央政策根本原則的“土政策”要反對,但是也有的“土政策”確是從實際出發的,是得到群眾擁護的。這些正確政策現在往往也受到指責,因為它“不合統一口徑”。
? 思想一僵化,隨風倒的現象就多起來了。不講黨性,不講原則,說話做事看來頭、看風向,滿以為這樣不會犯錯誤。其實隨風倒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共產黨員黨性的大錯誤。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固然也難免犯錯誤,但那是錯在明處,容易糾正。
? 思想一僵化,不從實際出發的本本主義也就嚴重起來了。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把對上級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立起來。
? 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眾的思想,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
11、敬畏市場
小平說:“我們的政府管得太多了,要盡可能少管。”他還對金庸說:“政治家不要主意太多”。
1977年8月3日,小平主持科教工作座談會,會上當時教育改革的勇將溫元凱提出了十六個字的高考恢復方案:“自愿報考,領導批準,嚴格考試,擇優錄取”。小平聽后當場說:溫元凱,至少采納你四分之三,第二句“領導批準”可以拿掉,考大學是每個人的權利,不需要領導批準。
12、自由才能創新
文革后,西方古典和近代文學開始解禁,但是對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還十分小心,屢次批判論爭。據說爭到了小平那里,小平就搞了個中央內部的小會,讓王蒙給他們講現代派,王是文革后最早搞現代派的。講完以后,小平說:我看沒什么嘛。于是綠燈。1979年10月,鄧小平在第四次全國文代會上說:“文藝這種復雜的精神勞動,非常需要藝術家發揮個人的創造精神。寫什么和怎么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在這方面,不要橫加干涉。”
13、制度思維
1980年,鄧小平深刻指出:
? 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
改革是一項艱巨的挑戰。鄧小平說:
“我們的方針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改革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我們要走一步看一步,逐步總結經驗,否則人民會遭殃的。每項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廣泛,很深刻觸及許多人的利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需要審慎從事。事先從一兩件事上著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就亂了。決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較大以后再下決心。”
14、指路上海
上海,是一座與他有70多年不解情緣的城市。
鄧小平曾說:“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又說,“浦東如果像深圳經濟特區那樣,早幾年開發就好了。”
他視察了當年建成的上海內環線浦東段及羅山路、龍陽路立交橋后,他高興地吟誦著:“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他特地對左右的人說,“這是我的心里話。”
15、股市
1990年12月19日,我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立,當時不少人認為這是犯政治錯誤的冒險之舉。對此,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回應說:“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看對了,搞一兩年對了,放開;錯了,糾正,關了就是了。”
16、羊角包
1974年,鄧小平在美國參加完聯合國大會,乘坐法航班機到巴黎,再轉國航班機回國。時任駐法大使的曾濤問鄧公,有沒有什么想帶回國的東西,鄧公只說他要買點羊角面包和奶酪。當年鄧小平只以黑咖啡和無油無糖的法棍面包果腹,而可頌面包富含黃油自然貴得多,能吃上一只并不容易。使館給他買了100個羊角及各式奶酪帶回國,鄧公很高興,回京后,他親自分配,把面包和奶酪分給了當年一同在法國戰斗過的周恩來、鄧穎超、李富春、聶榮臻、蔡暢等人,尤其叮囑要多給周總理幾個。
17、勿忘歷史
八國聯軍入侵,是中國歷史上黑暗的一頁。
90年后,鄧小平在會見泰國朋友時說到:“我是一個中國人,懂得外國侵略中國的歷史。當我聽到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決定要制裁中國,馬上就聯想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歷史。七國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國再加上沙俄和奧地利就是當年組織聯軍的八個國家。要懂得些中國歷史,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
18、年廣久夢里見過鄧小平
年廣久可以被視為改革開放后第一個民營企業家。
1980年,一份關于“傻子瓜子”問題的調查報告也送到了鄧小平手中。鄧小平對一些人對姓“社”姓“資”的爭論,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
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年廣久的雇工有了100多人。于是有人說年廣久是資本家復辟、是剝削。1984年,鄧小平在中顧委會議上提到“傻子瓜子”雇工問題時指出:“前些時候,那個雇工問題,相當震動呀!大家擔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見是放兩年再看。那個能影響到我們的大局嗎?如果你一動,群眾就說政策變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決了一個‘傻子瓜子’,會牽動人心不安,沒有益處。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時間,怕什么?傷害了社會主義嗎?”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第三次提到安徽的“傻子瓜子”,他說:“農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個‘傻子瓜子’,當時許多人不舒服,說他賺了100萬,主張動他。我說不能動,一動人們就會說政策變了,得不償失。”
“鄧小平最講實際,他是個喜歡干實事的人。改革開放的決策了不起!”年廣久動容地說,“當年,我和許多人一樣,一家3個人穿一條褲子,真窮啊!現在一切都變樣了。我們不能不感謝鄧小平!”
年廣久從來沒有見過小平,但是他卻認真地告訴記者:“我見過,在夢里!”
劉勝軍
堅持講真話的經濟學家
政治經濟學+大歷史觀
2014 年參加總理經濟座談會
劉勝軍微財經創始人
致公黨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人力資源發展促進會首席專家
著有《下一個十年》
山東·菏澤·定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