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股票究竟是不是可以被預測的這個問題,他是因為預測股市出事的,雖然號沒了,但問題孩子啊,先說結論,答案是不可以。沒有任何人可以去預測股票市場。
看好不看好都可以,但無法預測,看好不看好,都是觀點,觀點不是預測,觀點是支撐試探的分析,但試探有可能會出錯,虧損是為觀點買的單。
雖然我不是行業從業者,但這么多年,這么坑,這么多經歷,其實就驗證了這么一條常識性的事實,股票市場不是可以被預測的。
也有研究結構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于是他們設計一個實驗,每個人起始100萬美金,有15次機會進行交易,交易機會是從2008年到2022年的15年間的任何一天,市場還是美股市場都不是A股市場,在選擇了交易日之后,同時可以閱讀交易日后一天的《華爾街日報》頭版,相當于在交易之前就知道了接下來這一天發生的所有重要事件和新聞(當然不會有價格走勢),然后去做這一天的交易,這相當于是開了天眼了吧。
結果很有意思,所有參與人員中有一半人虧損了,六分之一的人破產了(本金全部輸光),所有參與人員的平均回報率為3.2%,回報率高嗎?100萬美金去買大額存單可能也有這個回報率。
更有意思的來了,他們一共做了2000多次交易決策,看漲或者看跌,實際真實走勢與猜測方向一致的比率為51.5%,其實和擲骰子的概率是差不多的。相當于開天眼也沒用。
預測的定義是某個時間段內的結果和設想的一樣,而不是某個時刻,比如一天就是一個時間段,而一秒就不是,太短了,我可以預測所有在會議間的人下一秒應該還在會議間,這就沒有意義,而且大家都無法自由決策進進出出。
股票市場雖然只能給人提供「買進」和「賣出」兩個決策,但由于沒什么限制,以及參與人數眾多,數以億計,所以真的很難預測,特別吃持續預測。股市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股市吸納了上億人在里面做決策,這些人的性格、學識、年齡、脾氣都會影響自己的決策,這是一個真實復雜系統的縮小版,是一個混沌系統而非一個線性系統。
其實我們經常講因果是不符合真實世界體驗的,講因果就很容易講確定性,種因得果,但真實世界哪有確定性?其實沒有,意外經常發生,真實世界也是混沌系統,講概率比較符合真實生活的體驗,很多東西相關性強只是概率大,但不是構成因果以及某種確定性。
很多事情講概率的話,雖然只是換了個視角,但你就不容易那么上頭了,回到股市里來,就不容易梭哈了,就對意外有心理準備了,買房的時候債務率就不會拉那么高了,松弛感可能就是這么來的。
股市的神奇歸根結底是人類多樣性的神奇,任何一件事情,都有無數個角度可以被解讀,我之前寫絕對不能向孩子下手的時候,也有人反駁說你怎么知道兇手經歷了什么,人類和人類并不相通,在解讀社會事件、財經事件時也是如此。
而預測這個行為,就相當于讓上千萬人類在同一時間段做出相同的決策,所以根本不具備可行性,雖然經濟遵循著一定的經濟規律,但問題是,市場個體并不都是絕對的理性人并對市場足夠熟悉從而做出理性的決策,特別大A,
比如最近這幾天瘋漲,大家都能看到很多大股東又減持了,有一家公司特別有意思,有一家半導體巨頭企業贈送了28億元的股份給了寧波東方理工大學,而這家院校的出資人,就是這個企業老大。你看,就很有意思,多么熟悉的故事。
開頭那個實驗還是針對美股的,所以還能有3%左右的回報率,如果在大A我估計得打成負的。最后的問題來了,既然不可預測那怎么交易呢,我覺得實在不行就別交易了,非得到股市把錢虧掉嗎?就不能開個奶茶咖啡店之類的,辛辛苦苦地搞一搞,再把錢虧掉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