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毛利率79%!3年半虧超226億元(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608篇原創
近日,國內最大的自動駕駛公司地平線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上市在即。
地平線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經歷了11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德國大眾汽車、紅杉、比亞迪、寧德時代等。
招股書披露,2023年12月,地平線在完成D輪融資后,其估值高達87.10億美元(約 615億人民幣)。
據灼識咨詢報告顯示,地平線自2021年起,按解決方案總裝機量計算,每年均為國內最大的提供前裝量產的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公司。
不過,今年8月,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黑芝麻智能”)搶先登陸港交所,拿下了“國產智駕芯片第一股上市”。截至10月10日收盤,其總市值為154.81億港元。
晚上市一步的地平線,還能否實現此前作為超級獨角獸的估值?
01
首先來看行業:智駕時代來臨,普及加速。
近幾年,隨著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的量產,幾乎成為了最新車型的標配。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
2023年,高級輔助駕駛技術在全球和我國的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均超過50%,預計到2030年兩者的滲透率將分別增至96.7%和99.7%;
2023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619億元,預計2030年將增至107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49.2%。
智駕產業的價值鏈主要包括:
上游供應商:提供制造、封裝及測試服務的硬件制造商;
主要組件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一級供應商及汽車制造。
市場上的主要競爭者有3大類:
一是,為汽車行業提供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地平線就屬于這一類;
二是,為各行業制造通用處理硬件的處理硬件供應商;
三是,少數開發內部解決方案的OEM。
近年來,還有眾多科技公司殺出市場。
02
再來看地平線的業績和“江湖地位”。
地平線作的業務是提供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包括整合了算法、專用的軟件和處理硬件,為高級輔助和高階自動駕駛提供核心技術。
招股書顯示,按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解決方案總裝機量計算,地平線的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約為21.3%和35.9%,是國內OEM的第二大和最大高級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
同期,地平線在中國所有全球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四,市場份額分別為9.3%和15.4%。
地平線提供的主要包括:主流輔助駕駛(L2級)、高階自動駕駛(復合中國監管合規的2+級),即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和Horizon SuperDrive。
圖片來源|西南證券(特此感謝)
招股書披露,地平線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獲得了27家OEM(42個OEM品牌)的采用,裝備過超285款車型,價格在8.68萬—42.98萬之間。
2023年,地平線獲得了超100款新車型定點。截止今年6月底,其累計獲得275款車型定點(不包括終止項目)。其客戶包括大眾、比亞迪、蔚來、理想汽車、廣汽集團、吉利、上汽集團等。
2021—2023年年,地平線的營收不斷增長,分別為4.7億元、9.1億元和15.5億元。2024上半年為9.3億元,同比實現翻倍增長。
03
資本追捧背后:虧損擴大,高回報高風險。
地平線的創始人余凱,是一位科學家,履歷耀眼。
他本碩畢業于南京大學電子工程學專業,2004年獲得德國慕尼黑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曾在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擔任兼職教師,先后就職于NEC、西門子等公司。2015年創業前,他曾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長。
地平線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黃暢是清華大學計算機與科學技術的博士,曾任百度的主任研發架構師。
還有一位聯合創始人陶斐雯,曾在谷歌、百度等就職,主要負責資本市場管理及日常財務運營。
這樣一個創始團隊,尤其是有擁有光環的創始人,快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地平線2015年成立,同年經歷了2輪融資,投資后這家初創公司估值為1.21億美元。
2015—2023年,地平線經歷了11輪融資,其估值也不斷攀升,尤其是B輪融資后,從此前的6.1億美元增至18.14億美元。到2023年完成D輪融資后,其估值更是高達87.1億美元。
投資方包括大眾汽車、紅杉中國、比亞迪、寧德時代、立訊精密、星宇股份、韋爾股份等,不少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也成為了其股東。
招股書顯示,地平線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的的毛利率分別為70.9%、69.3%、61%和79%。
其中汽車解決方案授權的毛利率最高,在94%以上,今年上半年為96.7%。
而大客戶支撐了地平線的主要營收。
2021—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地平線的5大客戶產生的收入總額分別占其收入的60.7%、53.2%、68.8%及77.9%。
其中,僅來自于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高達24.7%、16.0%、40.4%及37.6%。其中包括其股東大眾汽車和上汽。
然而,上市在即的地平線,虧損仍在擴大。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地平線的歸母凈利潤為分別虧損20.6億元、87.2億元、67.4億元和51億元。3年半年,累計凈虧損超226億元。
今年7月,地平線一度傳出裁員,內部人士回應稱,裁員比例較小,主要是涉及算法團隊的調整。
對于地平線來說,上市是必經之路,只有在資本市場拿到更多便宜的資金,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才有在未來競爭中勝出的可能。
地平線的創始人余凱曾在公開發言中稱:
“技術從來沒有成為過護城河”;
“通過一浪一浪的科技浪潮,你始終浪下去,但你沉淀下來其實不是技術,沉淀下來的應該是品牌、是客戶關系、是行業標準、是生態,那些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而招股書中坦誠,面臨的第一大風險就是在競爭激勵的市場經營中,受到不斷變化的環境影響,而其業務具有瞬息萬變,以及新型及顛覆性技術的特點。
因此帶來了第二大風險,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但并不能確保成功。
這也是科技公司們普遍面臨的長期難題。
本文未注明數據均來自于公司招股書,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