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增加生物種群數和資源量,10月18日,通化市人民檢察院、通化鐵路運輸法院、通化市農業農村局在通化市二道江區桃園水庫共同設立“增殖放流司法保護基地”,并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暨聯合巡游活動,維護生態安全和保護漁業資源。通化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徐瑩、通化鐵路運輸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王海燕、通化市農業農村局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站長解殿強參加揭牌儀式。
桃園水庫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長白山腹地,是一座中型水利樞紐工程,作為通化市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之一,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尤為重要。本次增殖放流活動共計投放魚苗5.5萬余尾,以細鱗魚為主,能夠發揮逐步改善區域生物種群結構、維護水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作用,進一步鞏固漁業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下一步,通化鐵路運輸法院將持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高度重視環境資源保護,全面樹立新時代環境司法理念,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依法嚴懲非法捕撈、環境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傳遞“誰破壞,誰修復”理念,創新用好補植復綠、增殖放流等特色司法舉措,推動生態損壞修復與生態普法教育相結合,實現打擊犯罪與修復生態雙贏多贏共贏的良好效果,助力生態系統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
增殖放流俗稱放魚,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庫等公共水域投放親體、苗種等活體水生生物的活動。它是國內外公認的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水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具有補充漁業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拯救瀕危物種、促進漁民增收、增強全民水域生態文明理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