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春華秋實,人們為秋碩果累累而幸福。秋天是一個凋落的季節,秋風落葉讓古今有了孟浩然“木落雁南飛,北風江上寒”般的感嘆。秋天也是一個絢麗的季節,秋風秋雨給山巒和大地五彩斑斕的秋葉,也讓人們有了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贊美。又是秋色絢麗的十月,阿拉善西端的額濟納胡楊,用金燦燦的的秋葉,牽動一個個熱愛北國博大秋韻的人們,去尋覓大漠秋天的壯美風景。十月中旬,和銅川市攝影家協會的攝友一起,一路西去,赴三千里之外的一場賞秋之約。
十月十日清晨,從銅川市出發,一路行走在黃土高原,下午斜陽里,來到黃河之濱的金城蘭州,黃河上的歷史符號中山橋與岸邊的黃河母親雕塑,留下夕陽與夜色的黃河印象。
第二天清晨,西去的步履讓十四人的攝影團隊來到午后的張掖外星谷,曾經去過色彩絢麗的七彩丹霞,也曾兩次走進窗欞式宮殿丹霞冰溝丹霞,外星谷丹色山形,用一個個豐富的故事與色彩,讓我感嘆張掖丹霞的多姿多彩,五彩迎賓山、萬佛山、天下糧倉、一柱擎天、轉經輪等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丹霞造型,讓人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處處色彩對比強烈的丹霞地貌,讓人聯想起外星谷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和大煉鋼鐵遺址的景區命名。
第三天西去的車輪繼續飛馳,酒泉金塔三北防護林留下的萬畝胡楊林,用碧水金葉繪出一幅幅秋天畫境,野生胡楊、金波湖胡楊和眼前閃過的沙棗林、紅柳林、沙漠一起,留下一片金塔俊美胡楊的浩瀚之美印記。
金塔北去,大漠伴隨第四、五天的旅攝行程,額濟納旗查干汗產業合作社成為我們下榻之所,查干老爹和幾位蒙古族牧人,在黑城弱水間,帶領我們戈壁揚塵,沙漠穿行,尋覓大漠深處一個個撼動心海的胡楊與怪樹,一處處美好瞬間,留下讓心海跳躍的自然油彩。初見路邊,下午風沙,是第四天的胡楊約會,胡楊樹下的駱駝,在自然覓食間,與胡楊一起給了額濟納初見的畫境。
弱水邊的風沙,是額濟納第一個夕陽的約見,姿態各異的胡楊與怪樹交錯,力的姿態是風的雕刻,夕陽胡楊的姿態給出一個個美的聯想,生死相依的樹林,是一曲曲生命的贊歌。
第五天清晨的怪樹林,是居住附近大漠里的胡楊遺跡,三千年不倒與不朽的故事,被一棵棵怪樹講述,那一棵碩果僅存的金色胡楊,守護著怪樹林,用一點色彩,讓人想起千萬年前這片樹林的秋天。
上午的弱水之濱,一片規模宏大的胡楊林,用高大的身姿和博大的金色,在黑城附近展現額濟納胡楊的遼闊與壯麗,美麗的弱水用藍色的河水與黑白相間的河沙,讓胡楊林屹立河的兩岸,用億萬年的相守相望,記述著這片土地生命的故事。林中走過,高空俯瞰,不同視角,描述著一個不變的故事,那就是額濟納黑城弱水胡楊美的蒙古歌謠。
夕陽來到大漠,大漠胡楊與駱駝的故事里,增添了駝隊踏沙的光影,斜陽灑在駝隊,如夢如幻的畫境閃現鏡頭、映入記憶,戈壁丘陵間的駝隊騰起煙塵,提醒來到的人們想起這里也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駝隊行走中,沙丘上有來發呆的年輕人,也許她們此刻的思緒不僅是故鄉廣東與額濟納的生態對比,也有沉醉額濟納秋色里的一縷縷浪漫吧。
第六天是告別額濟納的日子,早起的晨光里,來到大漠深處的一處胡楊,金色胡楊枝葉茂盛,枝干高大,怪樹林分布沙丘和金胡楊間,在日出的光影里,一起描繪生命之歌。走過戀戀不舍的風景,心中是美不勝收的贊嘆,也是再次相約的期待。
沿著G7高速公路返程停留銀川,第七天清晨的西部影城和歸途上的志丹永寧古寨,是路上詩與遠方的延續,也是攝影人累并幸福著的不懈追求。
西去三千里,留下大漠胡楊美的感動,也記住了王守剛、賈維軍、李五朵等一個個銅川攝影人在大漠攝影行中的故事,還有額濟納查干沙合作社查干老爹和一個個蒙古族小伙子的樸實面容,也許這就是詩與遠方的內涵,一路旅行,一路風景,也是一路人生。
圖文:辛秋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