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身圈子中,除了探討補給和訓練方法外,骨架大小也是討論的焦點之一。
因為在類似體質和相同訓練量下,骨架的不同,健身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甚至很多骨架大的人,即使不訓練也看起來很壯。
那么這是不是代表,骨架大的人要更加的健康呢?
其實從醫學角度來說,并沒有這樣的說法,骨架也不能和身體的健康程度直接掛鉤。
無論是骨架大還是骨架小,都有自身的優缺點。
如果不注意的話,會引發不同的問題出現。
一、骨架的煩惱
所謂骨架,簡單來說就是你身體骨骼的形態。
由于受到基因、發育以及生活習慣等不同的影響,每個人的骨架都是完全不同的。
但通過人體的形態,可以粗略的分為大骨架和小骨架。
大骨架就是通常意義的人高馬大,看起來就十分的壯實,而小骨架也就是大家說的小巧玲瓏。
目前國內刻板的印象就是北方人骨架比較大,尤其是山東、內蒙等地區,無論男女,個子普遍偏高。
而南方人的骨架較小,女生小巧玲瓏,男性也很少可以見到那種非常高、非常壯的人。
不過凡事無絕對,南方地區也有肌肉壯漢,北方地區也有相對小巧的人。
一般來說,男性都會苦惱自己的骨架較小,因為骨架小就表示整個人看起來相對瘦弱。
即使努力健身和運動,也很難練成那種大肌肉的狀態。
而女生則會苦惱骨架大,因為大骨架會讓女生看起來十分的“壯實”,無論怎么減肥,都和纖細不搭邊。
例如我們熟悉的女明星蔣欣就是大骨架,她雖然十分注意運動和飲食,但依舊比其它女明星看起來要“胖”。
不過對于健身來說,無論男女,大骨架都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不僅可以擁有更加強大的肌肉,身形比例也會非常好看。
生活中那種“沒怎么練過”但是卻肌肉很強的人,就屬于標準的大骨架。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大骨架就更健康呢?其實骨科醫生早就說出了答案,骨架大小和身體健康完全是兩回事。
二、骨科醫生如何看待骨架大小
對于骨架大小的問題,來自南方醫科大學的陳毅榮醫生,就為大家解釋過不同骨架的優缺點。
1.大骨架的優缺點
兩者除了體型的差距外,最大的不同就是骨密度,而這就是大骨架的優點之一:不容易骨折。
所謂的骨密度其實可以理解為骨骼的堅硬程度,骨密度大的骨骼,對外力的沖擊抵抗性強,這主要體現在運動和意外兩個方面。
在運動中,有很多高強度的類型,例如籃球、足球等。
在這些運動中不僅有身體和地面的沖擊,也有人和人之間的沖撞,大骨架的人受傷的幾率會低很多。
而在遭遇意外的時候,例如車禍等,大骨架的人受傷的情況也會比小骨架的人低。
同時大骨架對人體的附加作用也不少,大骨架的人因為肌肉含量大,身體攝入的能量多,因此會更加的強壯。
在遇到一些疾病的時候有更好的愈合能力,并且這些肌肉還可以保護人體的骨骼和器官。
簡單來說就是大骨架的人由于比較強壯,身體的抵抗能力和對內臟的保護能力較為出色,一些小的磕碰和疾病,很容易可以自愈。
但大骨架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較大的骨架和肌肉,會對身體尤其是下肢關節造成巨大的壓力。
關節炎、關節變形等問題出現的頻率較高。
這也是為何很多身高較高的人,晚年都會有腿部疾病的原因。
這點在專業運動員和有運動習慣的人身上非常明顯。
而且大骨架的人也更加容易疲勞,一些重體力工作中,很少可以見到大個子,基本都是在170cm以下的人。
2.小骨架的優缺點
骨架小的優點主要體現在關節壓力小這個方面,由于身體對下肢的負擔較小,出現下肢關節磨損和受傷的概率較低。
如果此時再注意保養,即使到了老年階段,也可以健步如飛。
在身形方面,骨架小的人一般都偏瘦。
這是因為小骨架的人身體脂肪含量較少,身體代謝水平較高,因此普遍身形偏瘦。
對于男性來說,不夠強壯或許會讓他們有一定程度的自卑,但對于身體健康來說,這可以有效避免肥胖和三高帶來的一系列疾病。
不過骨架小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容易出現骨質疏松的問題,且對于高強度運動總是力不從心,因為肌肉附著量較小。
因此小骨架的人一般都會選擇非對抗性運動和偏向于靈活度的運動,這樣更能發揮他們的優勢。
那么這是否說明大骨架的就要比小骨架的人健康呢?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認知。
因為骨架大小最大的區別,其實主要在于身形和肌肉量。
可肌肉量不能代表健康,因此骨架大小所影響的主要是身體的先天條件,而不是健康狀態。
就像是游戲中每個角色的天賦不同,但不能以天賦來定義角色的厲害程度。
那么骨架大和骨架小的人,應該如何保持健康呢?
三、如何保持健康?
1.正確判斷骨架大小
由于骨架不同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不同骨架的人也需要選擇不同的方式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斷自身的骨架是大還是小,因為很多人喜歡從一個人的身高來進行判斷,這顯然是錯誤的。
有些人個子高,但是肌肉含量較少,而有的人雖然個子低,但很容易練出肌肉。
例如我們熟悉的籃球運動員周琦,他的個子非常高,肩寬和臂長也非常的優秀,但他其實是小骨架。
而這也導致他的肌肉含量始終很難提升,在內線擁有極大的優勢,可在對抗的時候卻容易吃虧。
在健美運動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運動員個子不高,但是肌肉卻十分的夸張,肩寬腰細,這就是典型的大骨架。
目前通用的檢測骨架的方式,就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
大拇指和中指如何能夠接觸則是小骨架,如果接觸不到就是大骨架。
想要讓身體一直健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去進行不同的選擇。
2.大骨架如何保持健康
大骨架的肌肉成長能力較強,因此大骨架的人,應該早早開始鍛煉自己的身體,讓自己變得強壯起來。
因為強壯的肌肉可以保護骨骼和內臟。
同時,強壯的肌肉還能提高你的新陳代謝,讓你避免出現肥胖和三高等問題,可見鍛煉身體是大骨架保持健康最好的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地方需要注意,一個是鍛煉身體的柔韌性。
很多喜歡練肌肉的人,都會忽略柔韌性,導致關節和部分肌肉出現問題,因此正確的鍛煉方式應該是肌肉和柔韌共存。
另一個就是關節壓力較大的問題了。
大骨架的人,下肢關節尤其是膝蓋關節會承受較大的壓力,這是無法避免的。
尤其是身高較高和體重較大的人,膝關節的壓力會更大。
因此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膝關節的保養。
可以適當的做一些功能性訓練,并減少走路、登山等活動,避免對膝關節過度磨損。
在飲食方面,盡量選擇低脂、低糖的食物,可以減少各種疾病的發作。
3.小骨架如何保持健康
小骨架的人由于骨骼密度低,容易骨質疏松,因此可以考慮多去補鈣。
如果等到老年時期再補鈣,效果會大打折扣。
而在鍛煉身體方面,小骨架的人千萬不要去過分追求大肌肉。
因為難度較高不說,還有可能會因為過度訓練給自己的身體造成負擔。
小骨架的人,其訓練目標可以放在“薄肌”身材以及靈活度訓練上。
讓自己擁有一定肌肉量的同時,身體有更好的敏捷性,同樣可以保持身體健康。
在飲食方面,小骨架的人要以高蛋白飲食為主,盡量多去攝入能量。
同時小骨架的人也可以考慮攝入一定程度的糖,來彌補身體的消耗。
和大骨架不同,在鍛煉身體的時候,小骨架的人可以考慮多去跑步,鍛煉自己的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結語
骨架大小和身體的健康并不能直接掛鉤,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和飲食方式,才是大家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想要身體健康,鍛煉是必不可少的,最好是在青少年時期,就選擇一項適合自己且熱愛的運動,并堅持下來。
在社會中可以看出,那些身材勻稱且肌肉量不小的人,身體往往更加的健康,也顯得比同齡人年輕不少,這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至于骨架的大小,那只是先天條件,我們無法決定。
更不需要因為骨架問題而放棄努力,健康永遠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