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出現了非常優秀的五兄弟,被稱為“沙氏五杰”,他們是沙文若、沙文求、沙文漢、沙文威、沙文度,他們都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以及解放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也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有人說,沙氏五兄弟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革命史。
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沙氏五杰”的老二沙文求。
沙文求沙文求是個有崇高理想的革命青年,在他的影響下,三個弟弟都在大革命浪潮中先后走上革命道路。此外,他還是被傳為佳話的刑場上婚禮的女主角陳鐵軍的生死戰友。
1904年出生,又名仲己、端己,化名史永,浙江寧波鄞縣大咸鄉(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塘溪鎮)沙村人。父親沙孝能是個中醫,因樂于救死扶傷,在鄉鄰中頗有點名望。
在家庭的熏陶下,從小他就表現出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個性,喜文史,好拳術,愛讀經史兵書,逐漸養成了剛強果敢、見義勇為的性格。
他喜歡特立獨行,1911年在沙村小學讀書時,那時習慣于尊孔,小學生都要用紙盒做孔圣殿。別的孩子做的孔圣殿用于供奉孔子,他卻別出心裁,供奉荊軻、聶政等刺客的圖像。
他也俠肝義膽,路見不平就拔刀相助。十二三歲時,村中有人被鄰村人侮辱,他聽聞后,二話不說,立馬召集同村壯年數人趕去保護。
因為父親早逝,1916年他僅上了五年學后就輟學回家,從事農業勞動。但沙文求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興趣廣泛,在兩年的勞動之余,他一邊精練少林拳,一邊苦讀孫吳諸子、戚繼光等兵家之書。他在校讀書時,成績優秀,不僅文章寫得好,體育成績也是全校聞名的,書法繪畫、填詞作詩更是出類拔萃。
值得一提的是,他小小年紀就胸懷天下,對中國積貧積弱每每感慨,時時策劃著想組織一個團體,把志同道合的人匯聚在一起,在社會上發揮一些作用。
對政治的關心,在他進入中學后,表現得愈加強烈。
1920年秋,由大哥沙文若資助,沙文求進入寧波效實中學讀書,他經常和在寧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學讀書的四弟沙文威討論新文化、新思想,十分贊成蘇聯的社會制度,渴望到蘇聯去,但幾次努力沒有成功。
有一次,他發動罷課活動,要求撤換一個不學無術的理化教師,觸動校方逆鱗,要以“煽動罷課”為由開除他學籍,好在同學們團結一致,罷課取得了勝利。
1925年春,中學畢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共產黨開辦的上海大學社會學系,該系的主任是瞿秋白,主要教師有惲代英、蔡和森、鄧中夏、任弼時、蕭楚女、張太雷等。這些老師講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革命理論,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訂閱了《向導》與《新思潮》雜志,開始接受馬列主義。
這時,他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他曾在一首詩中表達了他作為革命者的崇高志向和堅定信心:
昆侖為志,東海為心;萬里長江,為君之情。飛步東行,愿君莫駐;瞿塘三峽,愿君莫躇。
“五卅”運動爆發后,他積極投入反帝斗爭,參加游行示威。上大由此遭租界當局封閉。1925年夏,他轉入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學習。
為什么要學習物理學?他曾在1927年8月22日給陳修良(后來成為他的弟媳婦)的信中鄭重地談到:
“我生平很想把人生求得一個美滿的根本解決。但這不能不有一種正確的宇宙觀,而宇宙觀只能從科學方面,尤其是從物理方面去努力,才能正確?!?br/>
盡管由于經濟問題,沙文求只度過了半年的復旦時光,但他說:
這半年可說是不顧“手足”之赤寒(家庭貧困)而作辛苦之戰爭。這種心的苦戰,只是因為科學(狹義)為最不朽之學問,而作“向太陽”的飛(向理想社會)。
那年冬,他回到了寧波,如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初,受黨的指派,他回家鄉沙村開展農民運動,組織農會,創辦夜校。
當時家鄉的群眾基礎薄弱,而地主、豪紳等反動勢力卻相當猖獗,但他從未退縮?;氐缴炒搴?,他聯系本村貧苦農民,把村里的一些骨干分子秘密組織起來,再通過他們進行串連。
最初,有些農民有顧慮,兩三個月后只有10多人參加農會。為了打開工作局面,沙文求千方百計尋找突破口。一天,村里有一貧農誤砍了山界邊別人的樹木,村中惡霸和山主二話不說,像往常一樣,蠻橫地捆綁了這個貧農吊打,還準備送官法辦。沙文求知道后,就率領會員上門理論維權。一番斗爭后,這個惡霸躲在家里幾個月不敢出門。
自此,農會的聲威大振,沙文求順勢公開吸收會員,成立農民協會。
農會建立起來后,土豪劣紳恨之入骨,對農會百般造謠誣蔑,說農會是幫助壞人懶漢的,并聲言官方會來捕人。對此,沙文求發動會員從事義務勞動,修理道路和公共水利,禁賭和在公山上砍柴出賣,以補助窮困的會員。他還在村里辦起農民夜校,家里和夜校成了農會活動的場所。經過深入細致的工作,農會的威信不斷提高,農會的組織得到了鞏固。
1926年春間,鄉里發生糧荒,米價飛漲,而附近的米商又借機要求買米要以斗計算。沙村農會就召集會員,與他們展開斗爭,逼迫他們做出讓步。
沙村農會的這次行動博得了附近貧苦農民的稱贊。同年初夏,鄉里又發生額外強收煙酒捐的事情,農會組織會員貼標語、作宣傳,與稅收人員斗爭,以后,稅收人員再不敢到沙村額外征稅了。附近各村農民也藉此得以免征額外的煙酒稅。
到1926年7月,沙村農會會員發展到八九十人,還吸收了五個農民入黨,兩個青年(其中一人是他的五弟沙文度)入團。沙村建立了黨支部,沙文求任黨支部書記。沙村農會的聲威擴展到附近幾十里的農村。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各地進步青年紛紛前往廣州,支援根據地建設,沙文求也奉調離開鄞縣,途經上海會同陳修良等前往革命根據地廣州。
沙文求離開鄞縣后,他的三弟沙文漢接替他繼續從事濃云工作。
沙文求抵達廣州后,按照組織要求考入了廣東大學(不久改名為中山大學)哲學系學習。當時在中山大學有200多名共青團員,沙文求以黨員身份參加團的活動。由于他有過上大、復旦讀書和農村支部工作的經驗,第二年就當選為中山大學共青團支部書記,并根據革命需要加入中國國民黨。
此外,他還與中山大學黨支部的領導人陳鐵軍、畢磊等一同組織了中山大學的“新學生社”。在廣州,他以筆為刀,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與國民黨右派進行斗爭。
中山大學的校長戴季陶竭力反對學生參加革命活動,他公開發表文章,反對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叫嚷共產黨員應該退出國民黨。戴季陶的謬論在一部分學生中還頗有影響。沙文求撰寫文章,以馬列主義的觀點抨擊戴季陶的反共論點,他認為: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不僅不應退出國民黨,而且應該堅持原則,進行斗爭,以鞏固和發展革命的統一戰線??梢?,這時的沙文求已有了較高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
1927年國民黨反共后,沙文求在給上海大哥的信中曾經這樣說過:
“中國的局勢已經一變而轉入新時代”,國民黨將叛變革命,它們“是要消滅孫總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是要拉著中國社會到封建政府——軍事獨裁底路上去”,今后中國革命是“由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三大勢力共同建設農工的民主制度底新時代”。
1927年4月15日,廣州發生反革命政變,中共兩廣區委、共青團廣東區委、廣州工人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等機關均被查封,劉爾崧等100多位革命者被捕并慘遭殺害。沙文求因事先轉移到了住宿地點,才幸免于難。中山大學發出第36號布告,開除沙文求等一批學生的學籍。
起初,沙文求很想去武漢,當他聽到汪精衛也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繼續留在廣州堅持地下斗爭。他經常化裝成學生、市民或工人,出入于市井街巷之間。
他的大哥沙文若鑒于形勢險惡,去信勸說他回上海,他在回信中毫不猶豫地說:
你對于諸弟,尤其是對我,應當促其入險,鼓其前進。臨陣而亡,我且不悔,你更不必悔??傊?,我是臨陣者,要盡無限之余勇,以吸收宇宙間的快活,慷慨展臂,抓住艱巨的責任,竭人力而盡天命,暢快地干。
大革命失敗后,沙文求的家鄉沙村的農運也遭到破壞。沙文求的三弟弟弟沙文漢被通緝;五弟沙文度被劣紳施緒初等沙季同捆綁套入麻袋,并揚言要投入深淵。最后還是大哥沙文若出面疏通,他才幸免于難。
但當地的地主劣紳對沙氏兄弟恨之入骨,他們洗劫了沙家,致使全家10余人被迫分散流亡。
沙文求聽到這一消息后,不以一家一戶的得失縈懷,相反,他說:
“這次破家,不僅在革命意義上有重大底價值,而且諸兄弟生活的發展也有長足的補助。出我幽谷,上我喬木,真是天助我也!”
充分表達了他的革命理想和樂觀主義精神,也更加堅定了他在“歲寒冰雪之世”去實現他的革命理想的決心。
1927年9月,沙文求擔任共青團廣州市委的領導工作。根據團中央的指示精神,他對廣州市共青團的工作進行了新的部署,使廣大團員更加活躍地投入斗爭,因此引起了敵人的驚恐和注意,他們派人到處偵察沙文求等人的行蹤,圖謀緝捕。9月20日,沙文求外出聯系工作,不料他的住所被警察當局偵知。
當他工作完畢返回住所時,鄰家老媽媽低聲叫他趕快躲開??上牪欢畯V州的方言,一進屋就被埋伏在內的兩名警察抓住。幸虧他從小練得一手拳藝,頗有些武功,趁敵不備,一拳一腳打倒兩人,奪門脫險。事后,他寫信給大哥說:
“我這里怪得很,仿佛有神明暗中協助我,似乎知道我的前途有特別悲壯的意義,不應該使我的生命(有)過于輕易而犧牲的神氣”。
他痛恨自己不懂廣東話,幾遭不幸,發誓要學好廣東話。這時,他的生活極度困苦,常要靠他大哥接濟,有時連寄信的郵票都沒有。
八七會議后,沙文求按照黨的指示,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堅持斗爭。他以廣州市團委委員兼少先隊總隊長帶領宣傳隊到各區宣傳鼓動,并組織團員青年支援運輸,看護傷病員。他還走街串巷,深入到工人群眾之中,發動聯系,根據黨的指示,開展了一系列的罷工和示威游行活動。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沙文求擔任共青團廣州市委委員兼少年先鋒隊總隊長,后改任赤衛隊中隊長(陳鐵軍任隊長)。
在戰斗中,率領赤衛隊員們在觀音山長堤一帶抗擊敵人,終因寡不敵眾,省委書記張太雷壯烈犧牲,武裝群眾大部分傷亡,后路被切斷,隊伍被沖散。
沙文求和幾個戰友沖出重圍,當時“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正在欲避無所,欲飛無翅之際,忽得一天然之良地,在子彈亂飛之天空下,安睡一覺”。次日凌晨,敵人挨家挨戶搜查,盤問到他們時,他們自稱是中山大學的學生,因避戰亂在此暫宿,從而得以脫險。
廣州起義失敗后,根據組織的安排,沙文求擔任中共廣州市委委員、團市委秘書長,他化名史永(沙文求犧牲后,四弟沙文威為繼承烈士遺志也改用此名)在廣州開展地下工作,協助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季步高同志,恢復和建立基層黨團組織。
1928年5月,他在給沙文漢的信中說,對于工作:
1、要有“雄大的膽量”,即革命的英雄氣魄;
2、光有膽量還不能干革命工作,“應更求技術之精良,貫徹和增進原有的膽量”,即要研究起義失敗后的對敵斗爭策略;
3、“更要求知識之充實”,還應把馬列主義理論學到手。
他認為有此三項,就能把革命工作做好。這是他在起義失敗后的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用以告誡弟弟。由于這信是郵寄的,他不得不用“膽量”、“知識”等名詞籠統地表述。
1928年8月,當沙文求化裝到一茶樓與一同志接頭時被捕。
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各種酷刑,他堅貞不屈,嚴守黨的秘密。8月下旬,沙文求在廣州紅花崗殘遭敵人殺害,年僅24歲。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