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的傳播速度確實非常迅速,信息量巨大。這類信息通常源自網絡,也是孩子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過快閃過的信息,不會給孩子留下深刻且持久的印象。孩子看得時間長了,信息來不及思考就劃過了。很多信息孩子看得就是熱鬧,看過就忘。你跟他討論、擺事實講道理,他大腦還處于繁雜視頻帶來的興奮中,家長和孩子不在一個頻道上,不適合培養批判性思維。
但視頻內容又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判斷。所以,要少看!要控制孩子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長。
有時候讓孩子看五分鐘,可能也就看三五個視頻,看完他還處于興頭上,還能跟大人叨咕叨咕視頻中讓他興奮的情節。家長可以借機跟孩子交流,聽聽他都看到了什么,記住了什么,了解孩子的想法,及時告訴孩子哪些行為言語做事方法是不恰當的、不好的,我們不能學,看看熱鬧就好。哪些是特別好的品質,我們要學習。哪些特別有創造性,在無危險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嘗試……
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也差不多。在泛讀時,孩子處于快速閱讀、大量接收信息的過程中。泛讀后、精讀時、讀后總結才是思考的時機。
那如何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電子產品轉移到書本上呢?
孩子很容易被手機吸引。一方面是看手機不用思考,另一方面是手機的畫面特別有視覺沖擊性和吸引性。
所以先控制孩子看手機時間,然后再準備一些孩子喜歡閱讀的圖書類型,放在家里孩子能夠看得到的地方。
當孩子看完手機,大腦休息一段時間以后,他覺得沒意思了,自己就會找事情做。這時候看到他感興趣的圖書,孩子就會逐漸地沉浸在閱讀的過程中。閱讀習慣慢慢養成。
當孩子發現圖書內容比短視頻、游戲更有價值,閱讀后更有獲得感以后,就會逐漸放下手機,愛上閱讀。
那孩子要是寧可待著也不看書呢?
大多孩子是閑不下來的。哪怕他外表看上去是在發呆,大腦可能是在神游階段。我們可以試著帶孩子運動,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讓頭腦更活躍。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自己最近看的書,當然書的內容最好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還可以跟孩子說說自己最近遇到的煩心事,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有煩惱。先和孩子交朋友,把關系處好了,他才不好意思不聽你的建議!
總結:
1.電子產品普及的情況下,控制孩子使用時間。約定使用規則。一旦跨越底線,剝奪使用手機pad電腦的使用權利(提前說好多長時間不能用)。
2.給孩子提供適齡閱讀讀物(孩子喜歡的故事類型)
3.多和孩子交流,多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4.與孩子討論對某件事或某個故事的看法。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5.和孩子處好關系。
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