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8:00至下午16:00,“巧手捏面塑·傳承非遺情”殘疾人面塑公益培訓班在東部新區高明鎮文化站1樓培訓室開班!本次活動邀請了成都市“能者為師”比賽一等獎,第六屆能者為師比賽亞軍,成都市第3屆殘疾人文化藝術周一等獎,獲得“蓉歐工匠”的張小君老師(肢體3級),作為本期面塑培訓的授課老師,轄區的殘疾人、居民們積極參與。
面塑,俗稱‘捏面人’,以面粉為主料,加上顏料、蜂蜜等調和成鮮艷的色彩,經手工捏、搓、揉、鑲等工序,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動植物形象,是流傳很廣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活動現場,張小君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員們介紹了面塑的起源、傳承、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技法,細心講解面塑技藝的基礎知識,包括選用面團的種類、顏料選擇、所用工具、基本技法等,并現場展示捏、搓、揉、按、挑等制作手法,然后帶領大家一步一步動手制作。
“先拿出白色的面團,把面團揉成一個圓形做熊貓的身體,然后再揉一個小一點的面團,做熊貓的腦袋......”大家都沉浸其中,聚精會神地進行著一次次的精心揉捏、一次次的細心點綴,經過不懈努力,一個個可愛的熊貓誕生了,大家捧著自己的作品愛不釋手、互相分享。
本次培訓的開展,讓東部新區的殘健居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非遺文化所蘊含的底蘊和無限魅力。下一步,東部新區政府將繼續用面塑產業擴展就業與非遺文化相結合,讓更多殘健居民了解非遺、走近非遺、愛上非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