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棗莊市初中地理新課堂達標暨新教材使用研討會在臺兒莊古城學校召開。區(市)教研員、市學科中心團隊成員、全市七年級地理教師和部分八年級地理教師共400余人參加。國家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主編、中國教育學會地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雷鳴,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員甄鴻啟,商務星球出版社副社長張萌,濟寧市兗州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高中地理教研員蘇公兵,蒞臨會場作專題報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初中地理教研員金開迪主持。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臺兒莊區教學研究中心、臺兒莊古城學校承辦。
研討會的主旨是,進一步提高全市初中地理教師對課程理念、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的把握能力,全面推進新課堂達標建設。主要圍繞商務星球版地理新教材七年級上下冊,以及地理教學改革等開展專題報告。
蘇公兵從新教材內容的變化、新教材新在哪里、新教材重難點剖析、教學設計建議四個方面,詳細對比了2011年版和2022年版課標課程內容結構的變化,闡釋了新教材新在結構特點、內容結構、圖像系統的文本呈現,具有生活性、時代性、科學性、創新性、真實性,從空間和全世界視角,多維度培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
甄鴻啟以《地理過程的教學設計》為題,講解了“課程標準”是地理教學和制定教學目標的直接依據,運用形象事例,說明標與準、教與學、學與習之間的邏輯關系,一個完整的地理過程要經過給象、正知、留念三個階段,有序實施看要求、析要點、去讀圖、提信息、理邏輯、給答案六個步驟。強調“做中學”是成人學習的特點,通過診斷、引導、改進、激勵,來實現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雷鳴就《地理實踐力培養與地理教師成長》的話題,分享了地理實踐力的概念、地理實踐活動的類型、地理實踐力培養路徑、研學與地理教師成長。
金開迪在總結時指出,通過研討會的學習,地理教師進一步熟知了新教材的結構和特點。明晰了課程標準是組織教學和制定教學目標的直接依據,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精準把握“標”和“準”,遵照三階段和六步驟,完成地理教學任務。鼓勵地理教師在研學活動中培養地理實踐力,在地理實踐力培養中實現教師成長。(通訊員 孫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