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廣州市教育局官網發布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計劃(2025年修訂)的通知,明確:一至二年級每周26課時,相比原有課程計劃,均減少了2課時;小學一、二年級開設英語口語課,以聽說為主,課時在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中安排,每周安排1-2課時;義務教育學校按要求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初中七、八、九年級的英語每周課時從5節減少為4節。
小學、初中每課時均為40分鐘
通知中提及,每學年共39周。一至八年級新授課時間35周,復習考試時間2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九年級新授課時間33周,第一學期復習考試時間1周,第二學期畢業復習考試時間3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學校機動時間可用于集中安排校內外實踐、勞動、科技文體活動等。
一至二年級每周26課時,三至六年級每周30課時,七至九年級每周38課時,九年新授課總課時數為9934節。小學、初中每課時均為40分鐘。學校在保證周總時長不變的情況下,確定各科目周課時數,可根據學科實際和課程實施需要開設長短課。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
學校應加強幼小銜接,堅持零起點教學,依據學生認知、情感、社會性等發展需要,合理設計課程。一年級入學要設置入學適應期。
各年級各科的課時量有何變化?
相較2023年7月印發的《廣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行)(2023年修訂)》,本次《廣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計劃(2025年修訂)》主要有以下變化。
小學方面:
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課時總量從28節減少至26節;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時從每周8節減少至7節;
小學二年級數學課時從每周4節減少至3節;
小學四年級英語課時從每周2節增加至3節,六年級英語課時從每周4節減少為3節;
小學三年級體育與健康課時從每周3節增加為4節,且每周新增1節信息科技;
小學三年級、四年級的藝術課時均從每周4節減少為3節;小學六年級藝術課時從每周2節增加至3節;
此外,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有5課時、三至六年級每周均有4課時,可用于安排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含體育與健康)與校本課程。
初中方面:
初中七、八、九年級的英語每周課時均從5節減少為4節;
初中七年級的藝術課時從每周2節新增為3節;
初中八年級每周有5課時、九年級每周有7課時,可用于安排勞動、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含體育與健康)與校本課程,相較原有課程計劃,增加了1~2個課時。
廣州市教育局指出,人工智能課程是廣州市重要地方課程,課時可在三至八年級的信息科技、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中安排,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
信息科技在三至八年級獨立開設,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在一、二、九年級開設,課時可在校本課程中安排。
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中統籌安排,每兩周至少安排1課時。
勞動、綜合實踐活動每周均不少于1課時。
此外,《廣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計劃(2025年修訂)》明確,義務教育學校按要求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除體育與健康課程外,可在地方課程(含體育與健康)中統籌課時安排體育課,確保學校課程表實現每天1節體育課的課時編排。
上下滑動閱讀↑↓
來源:廣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