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經瞭望記者 侯東
在文學敘寫習慣中,稻谷的金谷與金穗稱謂,是形容的應用。要做到名副其實或者接近的地步,極難。但事無絕對,在攻堅克難的“心”“力”有了絕對輸出時,奇跡就會出現。
近日,2024全國經濟媒體廣元行調研采訪團走進昭化區采訪王家貢米時就見證到了“奇跡”,大家紛紛稱贊不已。
調研采訪團探“王家貢米”(喬薇 攝)
“王家貢米”原產于今昭化區王家片區金帽山一帶,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在《新唐書》《清史稿》等文獻資料中廣為記載,歷朝歷代常被用作供奉達官顯貴,后因女皇武則天自小喜食,特賜“貢米”而得其名。
昭化區“王家貢米”現年種植8萬余畝,稻谷年產量4萬余噸,綜合產值近10億元。先后榮獲“2023中國農業百強標志性品牌”“2023年中國農業名片十大杰出品牌獎”“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國綠色農業十佳糧油地標品牌”等多項“國字號”榮譽;且還是全省唯一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的糧油類品牌,為擦亮“川字號”金字招牌、做優做強四川糧油品牌做出了積極貢獻。
這組數據與事實,相較于其它品種的水稻而言,“王家貢米”的 “金?!敝Q,大大勝出而坐實。
讓小米粒變為“金粒”,昭化有何“秘訣”?
昭化區王家貢米研究所所長、高級農藝師范家友表示,昭化的“秘訣”在于,讓新質生產力站“C位”,不斷夯實“王家貢米”在種業、生產、加工、銷售方面的“新質生產力”,不斷健強“王家貢米”的“硬核”。
調研采訪團深入研究所采訪(喬薇 攝)
做強種業“芯片”。2021年,區里成立了廣元市首個專注于“王家貢米”優質水稻品種選育和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王家貢米產業技術研究所。研究所內部配備了農作物中短期種質資源庫、現代化育種綜合實驗室、植物工廠育種加速器及全封閉式育種試驗示范田等一系列科研基礎設施,并與中國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緊密合作,共同推進“王家貢米”新品種的選育、試驗及推廣工作。目前,研究所已搜集了3000余份水稻種質資源,成功培育“王家貢米”系列常規水稻品種12個,助力“王家貢米”產業的持續發展。
做實標準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標準化工作十分重要。為推進“王家貢米”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昭化區還制定發布了四川?。◤V元市)地方標準DB 5108/ T38 - 2023《地理標志產品 王家貢米生產技術規程》和DB 5108/ T46 - 2023《地理標志產品 王家貢米》。相關標準對產品保護范圍、產地環境質量、土壤質地、pH值、有機質含量和稻谷品質進行了明確規定,對王家貢米育苗、大田整理、插秧、大田管理、收獲、加工工藝流程等也作了具體要求。
“王家貢米”產品(喬薇 攝)
建強現代化經營體系。 推行了“統一供種育秧、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服務、統一訂單收購、統一品牌銷售+分戶種植管理”的“五統一分”生產經營模式,建立起統分結合、分工合作的現代化經營體系。這一模式不僅保障了糧食生產的標準化和高效化,還實現了產業化經營和廣泛聯農帶農,帶動種植農戶畝均增收800元以上。
新質生產力加持,千年貢米香萬家。如今,“王家貢米”已成為廣元昭化一張耀眼的名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