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懷集大地稻香四溢,早稻漸次成熟,迎來收割季。連日來,全縣種糧大戶搶抓晴好天氣紛紛組織農機與人力,到田間地頭開展“雙搶”(搶收早稻、搶種晚稻),為早稻顆粒歸倉、晚稻穩產高產筑牢根基。
稻谷在機械化的脫粒裝車后,即將運往烘干中心。通訊員 陳亦飄 攝
梁村鎮大連村稻田里,金黃稻浪隨風翻滾,飽滿稻穗壓彎枝頭。兩臺收割機穿梭其間,割穗、脫粒、排草、裝車一氣呵成,滿載稻谷的車輛隨即駛向烘干場。“公司今年種植了1700畝早稻,畝產約1100斤,目前已收割700多畝。”懷集新天潤項目經理譚莫凡表示,將加快收割,同步推進育秧耙田,預計15天后晚稻插秧即可開始。
稻谷烘干環節同樣熱火朝天。碧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內,運送稻谷的車輛排起長龍。工作人員檢測稻谷濕度,合格后過磅烘干收儲。“農戶每日運送稻谷不斷,公司烘干機日處理120噸,今年早稻烘干量預計超去年3000噸。”公司董事長梁碧云介紹。
晚稻育秧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碧瀾公司規模化水稻育秧中心溫室大棚內,一盤盤秧苗綠意盎然、長勢喜人。工人通過運輸帶將秧苗運出,先露天煉秧增強抗逆性,待達到插秧狀態后運往各水稻種植基地。“從元宵節育早稻苗至今未歇,已為周邊鄉鎮供秧超8000畝。”梁碧云說,“目前還有7000多斤晚造種子在浸泡育苗,全力保障晚稻種植。”她強調,規模化育秧可以保障秧苗質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推動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
肇慶碧瀾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育秧中心是廣東省20個規模化水稻育秧中心重點項目之一,占地5畝,總投資400萬元,2024年5月建成投用。該中心集育秧溫室、全套播種催芽設備于一體,配備20畝煉秧場,全年供秧能力超10000畝,既保障農業生產,又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當前,懷集全縣32.8萬多畝早稻收割正酣,晚稻育秧同步有序,一幅科技賦能、高效運轉的現代農業“雙搶”畫卷在懷集大地徐徐展開。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劉浩輝 通訊員 陳亦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