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安天下,種子為基。有種才能有糧,作為農業的“芯片”,種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春華灼灼,秋實離離。眼下正是農作物生長旺季,也是品種觀摩的關鍵季節,品種好不好,到田里一看便知,但如果田里苗疏苗不壯,是否與種子質量有關?
近年來,各地種子質量糾紛案件時有發生。為了保護和推廣優質種質資源,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行為,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種子領域的核心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下稱《鑒定辦法》)是種子質量田間鑒定的主要法律依據。
田間現場鑒定是一項技術服務活動,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因種子質量或栽培、氣候等原因導致的農作物生長問題而引發的民事糾紛。這種鑒定由專家組成的團隊進行,他們利用科學技術和專業知識對田間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以確定事故原因或損失程度。
田間現場鑒定,緣何成為維權“模糊地帶”?
田間現場鑒定的核心困局,在于評判標準無法統一、鑒定主體混雜不明和技術手段相對模糊。不同省份、不同機構間,對作物同一類問題的判定尺度差異顯著。傳統田間現場鑒定高度依賴鑒定人員的肉眼觀察和經驗判斷。面對復雜氣候及病害、土壤等多因素交織影響,人眼識別易有偏差,遑論深層隱性傷害。當病蟲害初起時,作物癥狀往往極其隱蔽,等肉眼可辨之時,損失早已鑄成,回天乏術。
在專業技術飛速發展的今日,有的地方田間現場鑒定卻仍停在“眼觀耳聽”的簡單經驗,如何應對現代種業紛繁復雜的“病癥”?
現場鑒定的法律問題核心,在于對田間現場鑒定的法律性質準確把握,做到程序公正與標準統一,并通過完善立法、規范流程、明確技術標準、強化監督等多維度改進,鑒定人員方能持統一標尺丈量田間萬象,農戶維權才擁有可信賴的基石。要為田間現場鑒定鑄就“公正之尺”,需要從多層面、多維度完善制度。
首先,要完善立法,系統修訂種子質量糾紛現場鑒定相關法規。需根據新的行業發展實踐加以修改完善《鑒定辦法》,同時也要推動種子法等及其實施細則修訂,進一步明確現場鑒定結論在訴訟中的證據效力等級。明確相關技術標準,研究制定全國統一的《農作物種子質量糾紛鑒定技術規程》,明確氣候、土壤等環境因素的評估標準。針對常見作物(如水稻、玉米)制定田間鑒定操作手冊,明確取樣方法、判定指標等。研究建立全面的種子質量鑒定要素,綜合考慮種子與非種子因素,引入多學科鑒定模式,引入氣象、植保等領域專家,綜合分析非種子因素。
要加強規范,提升種子質量糾紛現場鑒定程序的合規性。明確鑒定主體的范圍與權限,探討建立對非法鑒定機構的檢查與通報機制,可考慮由行業協會或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建立黑名單機制,對不符合《鑒定辦法》規定的種子鑒定機構,定期進行檢查和向社會通報,維護田間鑒定或種子鑒定機構的法定性和權威性。嚴格鑒定專家組的管理與規范,對鑒定專家組成員資格實行審查及備案制,推動建立田間鑒定專家庫。逐步結合實際推行專家隨機抽選和回避制度,引入農業部門等第三方監督等機制。提升鑒定程序的規范性與透明化,修改或出臺補充規定,對違反田間鑒定程序的鑒定報告一票否決。鑒定程序要明確當事人權利保障的相關規定。對于鑒定方法、程序及過程加強監督,提高鑒定的質量。
其次,要平衡責權,建立種子企業與農戶間公正的法治化保障。要優化責任劃分與救濟途徑,區分因果關系與種子質量責任,在鑒定結論中明確種子質量與其他因素的關聯性比例,避免“一刀切”歸責。建立復核與司法銜接機制,允許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提出司法鑒定申請救濟措施,并完善證據鏈固定程序。要加強監管與懲戒制度。以中國種子協會為抓手動態管理專家庫,對違規行為納入信用記錄。加大引入第三方監督并參與鑒定,降低地方或人為干預等風險,并細化法律責任相關規定,對出具虛假結論的專家及機構,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責任。
最后,要減化風險,建立多元救濟與風險分擔機制。建立鑒定結論異議機制,探討推動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或司法復核機制。對機構鑒定或司法鑒定替代專家鑒定的問題涉及到司法行政、市場管理、農業行政管理等多個職能部門,需要通過聯合監管來整改和糾正。推動法院與農業部門聯動,探索“鑒定前置+司法確認”模式,減少重復訴訟。要建立市場化的風險分擔機制。試點商業保險機制,保障合法種子生產企業、銷售商和使用農戶合法權益,探索建立“鑒定+保險”聯動機制,對因鑒定錯誤導致的損失進行理賠,通過市場化手段分散風險。
當田間現場鑒定這一關鍵環節得以重塑,對農戶而言,清晰、權威、可及的鑒定結論,是維權最鋒利的武器。對種子企業而言,規范透明的鑒定機制是“自證清白”或“認責改進”的公正平臺。對監管者,可靠的田間鑒定數據如同種子質量最真實的晴雨表,成為品種退出、市場整頓、政策制定的堅實依據。
一粒種子,關乎一家溫飽;萬頃良田,系于“國之大者”。田間現場鑒定,雖只是種業鏈條上一環,卻如定盤之星,維系著億萬農人的生計,更牽動著糧食安全這一國本。當標準之尺既明,主體之威已立,科技之光普照,田間現場鑒定將從糾紛的“風暴眼”蛻變為可信賴的“試金石”。
土地無言,種子有命。為糧安開方,優化田間現場鑒定,正是糧安天下宏大敘事中不可或缺的密鑰。當種子的真相被清晰看見,我們的飯碗里盛滿的,才不僅僅是糧食,更是安心與希望。
來源丨文章原標題為《 優化田間現場鑒定 破解種子糾紛難題》,作者祁治軍、楊文耀、丁華磊;祁治軍系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楊文耀系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特色作物科學研究所教授;丁華磊系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研究員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點擊下單,把健康帶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