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杜阮鎮龍眠村 163 畝高標準農田里,
早稻迎來豐收時刻,
收割機在田間往來穿梭,
飄來陣陣稻香。
一年前,這片農田還是一片雜亂的菜地,“通過土地流轉實現集體打包、國資承租,不僅穩穩守住了糧食種植的基本盤,更讓村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 杜阮鎮龍眠村黨支部書記黃彩如深有感觸地說。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蓬江區進一步推進農村土地合理規范流轉,充分利用承包地(魚塘)到期的契機,由村集體依法依規統一流轉后,通過引入實力強、規模大的企業承租,實行統租統管提高管理效能,讓土地“流”出“新”活力、“轉”出“富”后勁。
在杜阮鎮南蘆村,
土地流轉成效同樣明顯。
“曾經種植土地利用碎片化嚴重,村民多自給自足零散種植,亂搭亂建現象突出,既影響村莊整體觀感,又制約了農業效率與經濟發展。” 村黨支部書記蘇全球坦言,正是借著 “百千萬工程” 的契機,村里下定決心改變現狀。
在杜阮鎮鎮委和南蘆村“兩委”干部的引導下,在土地到期前夕,村里通過“四議兩公開”等方式反復溝通,逐步統一思想 ——“零散經營不如集中發展”;同時與在南蘆村經營10多年醉鄉里休閑農場深入協商發展路徑,科學規劃農業布局。“農場多年來獲評‘廣東省示范家庭農場’‘市級示范家庭農場’,草莓畝產達 4000-5000 斤,直供本地連鎖商超,本就有擴大種植的想法,與村里的規劃一拍即合。”該農場負責人王明祥說。
歷經一年多的工作,今年 5 月,139畝土地順利完成交付,流轉后的使用規范也同步明確,為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如今,新流轉的土地上已種下圣女果、無花果、甘蔗等作物,農場更引入智慧農業模式,農場主通過手機即可遠程控制灌溉,農業效率大幅提升。“預計這次土地流轉可每年為村集體增加 20 萬元。” 蘇全球展望道,“未來流轉土地不僅會持續發展草莓、藍莓、水稻等傳統種植,還將拓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結合周邊餐廳、釣魚場等設施,打造一站式鄉村體驗,全面激活經濟活力。”
近年來,蓬江區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修訂了《江門市蓬江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資源交易管理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受眾范圍更加廣泛、競投人身份更加保密,提升了產業發展要求,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的公開、公平和公正,促進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保值增值。蓬江區同時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持續加強區、鎮、村三級聯動,積極培育和引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連片流轉,解決農業生產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擴大糧食生產基本面,同時積極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增強村級集體經濟持續發展能力。如今,杜阮片區種植區長喬村、杜臂村、上巷村、木朗村、龍眠村已成功流轉500多畝;環龍舟山片區樂溪村、羅江村、桐井村正在推進1000畝農田流轉,進一步實施“千畝良田”項目。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江門日報(記者/任佳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