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西省攝影家協會組織《鄉村影像記錄-交城行》,10月27日上午,來到交城縣的磁窯村,要拍攝這個傳統古村落,通過攝影家相機的視角發現古村落的美,促進當地的旅游發展。
一下車,就被眼前的古村落所震撼,依山而建的小村子,全是石頭房子石頭墻,就連彎彎曲曲的小路都是由石頭鋪設而成,我被滿眼的石頭感動了。
沿著村中的小路往上走,急急忙忙要探尋其中的奧妙,隨行的當地影友說,這個村子非常的古老,古時候,村里制作陶瓷,聞名周邊的交城陶瓷就出自這個村子,過去村里住的基本上都是做陶瓷的。
說是做陶瓷的,還真是,路邊隨處可以看見遺落的陶瓷,有些廢棄的陶罐被用做砌墻,真是別具一格,讓人眼前一亮稀奇的感覺。
村中的民居也很有特點,每一處院落盡顯滄桑,腐朽的青磚、銹跡斑斑的鐵門環、不由的就讓人想進去一探究竟。
院子里的房墻上,有的寫滿了字,都是上世紀文革時期的語錄,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那個時候標語流行,隨處都能寫,就連院墻也不放過。
上世紀村民生活的遺跡太多了,石頭轱轆、石頭碾子,石頭磨子等等。
有的殘破的院門,雖然凄涼,但是有歷史的滄桑感。
有的院落雜草橫生,但野花飄香,綠色盎然。
村子里的棗樹真多,都是上百年的比碗口還粗,紅棗掛在枝頭,任憑風吹自然跌落,噼噼啪啪的響聲,另有一番味道。
村子的西南角,還有一個古槐樹,年齡有2200年了,是國寶,也是我見到過最年長直徑最粗的槐樹,枝繁葉茂,樹冠有半個籃球場之大,雄偉壯觀。
這個古村落的村民,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陸陸續續的遷移到條件好的縣城居住,遺落下了原始和凄涼,當地政府著手開始開發打造磁窯古村,讓這座沉睡多年的古村落換發新春,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來這里探尋和感受,我想,用不了多久,磁窯古村的石頭房子石頭墻,一定會火。
張旦 原創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