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ngins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從未暴雷的省級國資平臺竟然破天荒地發生:
暴雷!
近日,作為長期跟蹤暴雷企業的康哥在做季度例行性對暴雷企業們的案例進行整理時,意外收獲了驚喜:
**省級國資平臺竟然被當作老賴!
根據該報紙的公示信息,康哥查了一下相關背景信息:
1、該**省國有資產運營控股集團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冊資本10億,屬于國有獨資公司;
2、該平臺下屬二級子公司36家,業務涵蓋工建集團、國企改革發展基金、產權交易中心…租賃住房公司、保障房公司、省立醫院、民航發展公司、煤炭集團等;
3、最新對外公開的財報數據截止至2019年三季度,總資產681.41億,營收68.99億,此后財報數據再未對外公示過;
4、從當前的公開查詢執行信息來看,該國有資產運營平臺已至少被5家債權銀行進行追債并被列入:
失信被執行人!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最新的被執行案件竟然是被同樣該省的同級別的地方AMC申請強制執行,涉及債權金融:
4億!
曾經風光無限的國資平臺,出門在外,論格調:
堪比公務員!
在做業務時:
挑肥揀瘦!
不管是因為一眼不合還是三觀不合亦或是那么一瞬間腦回路有點沒轉過來,直接:
pass!
就這樣做業務,業務量還依然是爆表,可見彼時在省內的江湖地位:
無出其右者!
本輪始自21年9月恒大爆發流動性危機持續三周年之際,原來大家以為的劇本是:
定點爆破!
現在回過頭以上帝的視角回看溯源時,發現原來是:
接近全軍覆滅!
顯然,這時候,貴為舉全省之力力撐的省級國資平臺也是要盈虧自負的,當底層最優質的住宅價格/流動性呈現螺旋式下降,就意味著:
其無法獨善其身!
我們來看一組來自格隆匯的數據:
2022年以來中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變化的數據來看,當前所處的嚴峻程度已然超過最艱難的2023年最低點。
實體企業們不掙錢,而作為實體企業們背后的投資平臺顯然情況:
不容樂觀!
如果細看該省級平臺公司的業務范圍:工建集團、國企改革發展基金、產權交易中心…租賃住房公司、保障房公司、省立醫院、民航發展公司、煤炭集團等,光涉及不動產業務范圍的便占了一半以上,作為最優質底層資產的房地產行業尚且不行,其它資產的投資狀況:
更不容樂觀!
房地產行業究竟落魄到什么窘境?具體數據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畢竟這些實體運行的數據國家統計局等官方都會定期公布。這里,康哥從另一個視角來看:
中國歷年胡潤排行榜首富的變化!
國家力挺哪個行業?當前熱點主流是哪個行業?
從首富所涉及行業上一品便一目了然!巧合的是,10月29日,胡潤公布了2024年中國最新的富豪榜名單。
在2010-2020年這十年中,房地產開發商們便包攬了四年首富:
1、王健林當了三次,分別是13、15、16年;
2、許家印當了一次,17年;
其他大大小小開發商在百富榜中也幾乎是常客,但是在2024年TOP20榜單中卻發生了罕見的一幕:
1、內地的開發商集體消失;
2、TOP20中排名最靠前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是香港的李兆基家族;
3、TOP20中竟然沒有一家內地主營以房地產為主的,若要算,以化纖為主營涉及房地產行業的,也僅僅 是排名第20的恒力集團;
更讓人唏噓的是,曾經三度霸榜的萬達老王,如今已不在百名之內,首次:
跌出富豪榜TOP100!
而另一個將地產首富做到宇宙之巔的許家印,如今仍在牢獄之中……
繁華看盡,套用熱門劇《繁花》中的這段話:
紐約的帝國大廈,從底下跑到屋頂要一個鐘頭,從屋頂跳下來只要8.8秒。
對于自由落體的房地產行業如何實現軟著陸?這是擺在監管面前的一道選擇題!也是擺在眾人面前的一個思考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