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投資人邱國鷺在他的《投資中的那些事》一書中曾經提到:我們發現最近有一批從1到N的股票表現很好,它背后有兩股很大的力量在推動,一個是消費升級,一個是產業升級。
消費升級是市場端,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訂單。產業升級是技術端,為企業創造更多的開拓可能。
當前,在“鈦”材行業,如果將3C廠商陸續把“鈦”材應用到其旗艦機型作為賣點,看做是消費升級帶來的增長機遇的話,那么企業持續投入研發、不斷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則是產業升級背景下,所能夠描繪的美好未來。
事實上,當這兩個“抓手”都在行動,“鈦”材企業的穩增長邏輯已經十分清晰。
前瞻性布局 業績持續增長
鈦是一種性能十分優秀的稀貴金屬。此前,其廣泛應用于尖端制造領域。
在江蘇鎮江,依托控股公司天工國際堅實的制造業基礎,天工股份從2010年成立以來便一直聚焦“鈦”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2020年前后,憑借對行業的深耕,天工股份前瞻性的判斷“鈦”材將更“貼近”的進入“民用”領域。隨后投入研發力量,成功實現高效便捷、組織性能優異、均勻性穩定、成本受控的短流程消費電子用大卷重鈦合金盤圓線材的制備工藝。
?鈦金屬在智能穿戴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 近年來,榮耀、蘋果、三星等主流3C廠商開始不同程度地導入鈦合金材料,鈦合金加速向手機、智能穿戴、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滲透。
Apple Watch Ultra 2采用了堅固耐用的黑色鈦金屬材質,不僅重量輕、強度高,還能有效抵抗日常使用中的劃痕和磨損,賦予手表高端大氣的質感;華為WATCH GT 3 Pro鈦金屬款也采用了鈦金屬表殼,不僅在視覺和手感上充滿金屬質感,而且更輕量、更穩固;梟龍XLOONG X300 AR智能眼鏡、HUAWEI X GENTLE MONSTER Eyewear II智能眼鏡等采用了鈦合金材質,用于眼鏡架和鉸鏈,提高了設備的耐用性和舒適度;Ultrahuman Ring、亞馬遜Echo Loop智能戒指等采用了輕質鈦金屬機身,既保證了戒指的強度,又使其更加舒適和時尚;2023年,蘋果公司發布 iPhone 15 Pro/Pro Max ;2024年9月,蘋果公司發布iPhone 16 Pro/Pro Max、Apple Watch 10……這些電子產品均引入了“鈦”材,其更輕、更堅固、更符合人體佩戴舒適度的特性,將“鈦”在3C領域的應用推向高潮。
在消費端的支撐下,天工股份2021年至2023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8,257.03 萬元、38,330.23 萬元和 103,510.96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034.32萬元、7,030.69萬元和17,511.30萬元。
從天工股份營收和凈利潤的變化,可以感受到3C市場給“鈦”材行業帶來的明顯增長。
兩方面解讀 探索更多應用
應該說,3C消費端的升級,直接推高了天工股份的業績。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涌現一種擔心:既然3C消費端的變化對“鈦”材影響這么大,那么是否會左右“鈦”材已經展現出來的長期增長態勢?
回答這一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3C市場本身看,根據第三方研究數據,至少從目前全球市場看,3C市場規模仍然在不停增長。且從全球消費者調研看,歐美和亞洲主要地區消費者在3C產品的偏好上,仍然趨向于高質量、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產品。這意味著,以“鈦”材的優越性,仍將能夠滿足或引領消費者的需要。值得關注的是,10月11日中午,特斯拉在好萊塢舉行了We Robots(我們,機器人)發布會,帶來了人形機器人、雙門機器人出租車等多款產品。這意味著“無人”、“智慧”已經可以在設備中具體實踐,而其帶來的一系列衍生產品,都離不開如“鈦”材這樣的優越性能金屬的支持和使用。
另一方面,“鈦”材在高精尖領域,已經應用的如“上天”的神舟載人飛船、C919大型客機、殲20戰機等,“下海”的蛟龍號、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油鉆井和海上鉆井平臺等;在生活領域,可能應用到的包括戶外用具、廚房鍋具、起居用品、時尚飾品、運動用品、生物醫療等。3C僅僅是當下“鈦”材應用的一個領域,在更廣泛的地方,“鈦”材還可以發揮許許多多的作用。
一直以來,天工股份也在持續的投入研發,不斷的探尋新的應用領域。據了解,今年以來,天工股份拓展了應用航空領域的緊固件、醫療健康領域的合金鍛件,成果顯著。并積極拓展應用于3D打印等增材制造領域的鈦金屬粉末。
不斷技術突破 走出長青之路
當前,在天工股份看來,和“擔心市場變化”相比,更重要的是持續研發突破。每一項技術的創新,都是打開一扇新的增長大門。
天工股份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專利62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其通過自主研發,已掌握了大盤重鈦及鈦合金線材生產技術、純鈦以軋代鍛技術、鈦及鈦合金殘廢料回收、利用技術、高品質TC4超細組織線材制備技術、高品質大卷重TC4鈦合金線材制備關鍵技術、眼鏡架用Ti-4Al-22V絲材研制等核心技術,為增強鈦及鈦合金材料產品性能提供關鍵支撐,進一步提升了公司鈦及鈦合金材料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經過長期摸索、實踐,天工股份成功實現了短工藝流程生產,簡潔的工藝流程可快速實現從海綿鈦原料到線材成品交付,大大縮短產品生產的周期;通過短工藝流程減少了線材生產過程中多火次的墩拔等開坯變形和扒皮/修傷工序,使產品更易于過程質量控制、質量更有保障、批次質量穩定性更好。短工藝流程也能減少材料工序損耗,較少的生產工序使得產品材料利用率更高,使得生產成本更低,更具市場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天工股份在高端鈦及鈦合金生產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其首座電子束冷床爐(EB爐)順利投產,據介紹,EB爐是環保型熔煉設備,相較VAR爐更加符合ESG發展趨勢下的環保要求,其具備直接熔煉返回料、簡化預處理、高效去雜及提升材料純度等優勢。
從“鈦”材應用領域看,目前國內在中低端鈦產品上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在高端鈦材上,一些需求仍依賴進口滿足。
對標國際“鈦”材企業的發展,以先進電子產品為代表的“鈦”民用,和以航空航天等為代表的“鈦”高端應用,國內“鈦”材企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企業的成功,關鍵在判斷力——選擇什么樣的行業進入、做什么樣的產品、走什么樣的長青之路。
天工股份選擇了“鈦”材這一賽道,并堅定的用技術應對內外部挑戰。在不同的聲音中,始終判斷“鈦”材是國之所需,大有作為。
這是企業的責任,也是企業的信心。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