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之后,好像各種動物都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偶爾開車經過一些山區路段時,經常可以看到路邊有野生動物出沒,它們甚至有時跑到道路上遛彎。即便是“森林之王”老虎,這些年來,人們已經遇到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近日,有居民駕車行駛在黑龍江鶴北林區一處山林公路時,就在路旁發現了一只大貓。不過這只大貓并非是東北虎,而是酷似小老虎的大猞猁。
路邊發現大猞猁,宛如一只小老虎
司機發現它的時候,這只猞猁就趴伏在路邊,它看上去體態健碩,應該是一只成年的猞猁。猞猁的耳朵豎立,尾巴很短,四肢修長矯健,兩頰長有明顯的“絡腮胡”。
一般來說,當野生動物遇到人的時候,都會本能地逃離。但這只猞猁見人來的時候卻一點也不慌,即便是在離汽車不遠的地方,它也馬上就走。而是起身環顧四周,看了一眼眼前的汽車之后,才緩慢起身離開。
過路的司機或許也是第一次看到猞猁的身影,停車開窗對著猞猁就是一頓拍照。后來發現拍照還不夠盡興,又對著猞猁出言挑釁一番。猞猁畢竟是兇猛的大貓,它并沒有被人嚇到,之后更是霸氣轉身回眸凝視,與司機對峙了好一會兒,這才緩慢消失在路邊森林里面。
猞猁的體型在13-30公斤之間,濃密蓬松的毛發使得它們看上去更加龐大一些,趴伏在草叢里面,宛如一只小老虎般 十分霸氣。
猞猁喜寒不喜熱,主要在北方出沒
廣義上貓亞科猞猁屬的四種動物都能夠被稱為猞猁,狹義上的猞猁一般就指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伊比利亞猞猁,而我們常說的猞猁,一般只代指歐亞猞猁。歐亞猞猁是猞猁屬四種動物里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實力最強的一種。
歐亞猞猁喜寒不喜熱,所以它們主要分布于歐亞大陸的北方。當下雪天來臨的時候,厚厚的積雪讓很多捕食者都寸步難行。但這對于猞猁來說卻沒有多少影響,因為它的腳掌較寬,非常適合在雪地上行走。
傳統觀念上,認為猞猁跟老虎一樣,是營獨居生活的,它們是孤獨的獵手。但隨著后來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猞猁似乎也沒人們想象得那么孤獨。白俄羅斯科學院的動物學家,發現納利波基森林里的兩只猞猁,早在發情期之前就已經待在一起了。
而且雄性猞猁在今后的育幼過程中,也會擔當重要的責任,并非是人們認為的那樣,在雌猞猁受孕之后,拍拍屁股就走。雄猞猁承擔的責任包括為幼崽提供保護、投喂食物等等。
猞猁生性兇猛,捕食手段高超
猞猁比很多中小型的貓科動物都要兇猛許多,從其只有二三十公斤的體重卻絲毫不懼人便能夠看得出來。不過通常情況下,猞猁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但如果你的行為刺激到了它,就極有可能引起應激反應,從而遭到襲擊。
嚴格來說,猞猁的體型并不能算是大貓,只是民間也喜歡用大貓來稱呼它們罷了。作為一種中型的貓科動物,猞猁除了能捕食一些體型較小的獵物之外,它也能憑借高超的捕食手段,獵捕一些大型的有蹄類動物,比如野豬、鹿、狍子等。
猞猁大多數是時候,也是采取伏擊的方式狩獵,會利用身邊的遮蔽物隱藏自己,等到獵物進入自己的伏擊圈,便快速跳出將獵物捕獲。
它們最擅長的就是在雪地上狩獵,與其他貓科動物相比,猞猁的四肢比例較長,腳掌特別寬大,這樣的構造使得它們能夠在厚厚的積雪上行動自如。它們最愛吃的獵物便是兔子,在自然界里面,經常會發生猞猁在雪地上追逐兔子的場景。
這些年來,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猞猁的數量也在逐漸增多。在當下大多數森林里面都沒有虎豹的情況下,體型較大的猞猁儼然成了新的“森林之王”。
它們位于食物鏈的頂端,以鼠類、野兔等為食,也捕食小野豬和小鹿。在白俄羅斯的納利波基森林里,動物學家們甚至不止一次發現猞猁能襲殺歐洲森林狼,這正是其強大實力的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