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一日,由河南省科學研究院主持、黃河實驗室(河南)和壩道工程醫(yī)院主辦的“轉化和推廣黃河實驗室近期科技成果研討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壩道工程醫(yī)院中試基地隆重舉行。
會上,展示了由王光謙、許唯臨、王復明、馬軍、張建云、王浩等六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科研團隊推介的十四項已經通過壩道工程醫(yī)院中試基地測試的科研成果。其中,王復明院士團隊的“地下生態(tài)糧倉技術”,具有無動力冷藏,節(jié)約土地,免用防蟲劑,增加保質期等實現綠色安全儲存;馬軍院士的“有機廢物減污降碳資源循環(huán)利用技術”,實現了農藥化肥零添加,并可促進土壤的有效改良。
每一項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凝聚了各位科學家及科研工作者的卓越智慧和辛勤汗水。這些成果的落地、推廣和應用,將為提升黃河安全、黃河流域生態(tài)改善、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實踐方法和技術支撐,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fā)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讓母親河成為幸福河,增添了新動力。
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銳、河南省科協主席王新會、駐馬店市常務副市長王建超等領導到會致辭。黃河實驗室主任王復明院士作主題發(fā)言。參加研討會的還有:國家水利部、國家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山東、山西、陜西、遼寧、三門峽等六省市有關部門領導,以及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等十一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企業(yè)界的科研技術人員二百余人。參會人員集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現場學習、現場交流、現場指導、現場簽約,創(chuàng)造了“政、產、學、研”落地方法新模式。
座談會上,與會人員踴躍發(fā)言,針對性強,氣氛熱烈。公共經濟研究會《生態(tài)經濟與高質量發(fā)展實現方法研究》課題組應邀參加了研討會。座談會上,課題組執(zhí)行組長馮援教授高度評價本次研討會的重要意義和取得成果。他說:“黃河實驗室面向國家戰(zhàn)略需求,會聚多位院士專家團隊,開展前沿性、引領性科技創(chuàng)新,許多成果得到驗證,或在實際工程中得到示范,顯示出重大經濟社會效益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院士智谷專家委員會會長戚祖榮、課題組專家周平博士,分別對此次參會的學習交流發(fā)表感言。大家一致認為,黃河實驗室政治站位高,以綠色科技創(chuàng)新為引領,以打造成人民的幸福河為已任,持續(xù)發(fā)揮著創(chuàng)新引領作用,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新活力,成績喜人。期待黃河實驗室會有更多更好的新技術、好方法,推動高質量發(fā)展,造福人民,引航中原!(寧玉秋 魏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