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朝鮮,我們對它有一個刻板的印象,那就是低調和封閉,甚少各和外界展開溝通和交流。
這其實也是一種誤解,朝鮮人只是想過著自己的生活,并不想被外界打擾而已。
不過近些年,朝鮮也逐漸大開國門,誠心邀請全世界的旅游愛好者們前來旅游。
根據專業人士分析,朝鮮之所以如此做,一方面是想和外部世界多進行溝通交流,另一方面也是想多創收外匯。
因此,我也趁此良機報名參團前去朝鮮旅游一番。
在平壤,我們一行人在頂級餐廳玉流館吃了冷面和綠豆煎餅。
平心而論,冷面的味道還算不錯,湯汁濃郁,只不過和國內的比起來,還是略顯不足,而且分量也少了一些。
玉流館內部還有幾個包廂,有專門做甲魚宴的,有專門做鵪鶉宴的,還有做鱈魚宴的餐廳。
在導游金順姬女士的推薦下,我們選擇了甲魚宴,并品嘗了紅燒甲魚、甲魚雞湯以及甲魚茶。
所謂甲魚茶,就是把甲魚殼烘烤后磨成粉末,再混入茶葉中制作而成。至于味道嘛,也還行,總覺得有股奇特的香氣。
聽玉流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甲魚來自于平壤近郊的大同江水產養殖場,每天都是清晨就運送過來,絕對新鮮!
最后結賬的時候,冷面是五美元一碗,綠豆煎餅是一美元一碟。而甲魚宴則花費了260美元,著實不少。
而陪同我們一起就餐的金順姬導游,也吃得很開心。
據她所說,朝鮮導游的工資收入算是比較高的,平時偶爾在玉流館吃個冷面還是不在話下的。但要是說吃甲魚宴的話,以她的工資收入還真吃不起。
因為,平壤普通工人的每月工資為300元,而導游的收入則在500到800元之間。
所以,金導游十分地感謝我們。而我們出于好奇,也問了她一些關于朝鮮農民的伙食狀況,尤其是肉類的配給額度。
直到今天,朝鮮的農村依然還實行著大集體模式。由于生產力的不足,村民們一年到頭都吃不了兩頓肉。
只有過年的時候,村集體殺年豬,每家每戶才能分到一兩斤的豬肉。
每當這個時候,就是朝鮮農民們最為開心的時候。不過他們最喜歡的是肥豬肉,而不是排骨或是瘦肉。
因為,在朝鮮農民們看來,肥豬肉渾身都是寶,直接吃可以解饞,或者用來煉制豬油,以后每頓菜里都能放一勺豬油,香味都能增添不少。
煉完豬油后還會剩下油渣,直接吃嘎嘣脆,香噴噴的。或者就是和大白菜一起燉,又是一頓美味。
此外在朝鮮,每戶農民家中都有一小塊自留地,可以自由決定是用來種糧食還是種菜,乃至于養雞、養豬都可以。
為了吃肉的方便,有些朝鮮農民會選擇養豬,而且還是那種以前的老品種黑毛豬,喂的都是打來的豬草和吃剩下的飯菜,絕對無添加綠色健康。
而以這樣的喂養之法,一頭豬從年初養到過年,也不過才長了100多斤的肉。
每當冬月底的時候,村里人就會喊來鄰村的殺豬匠,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
等殺豬匠做好準備工作后,有幾個幫手也在早早地把年豬綁到了兩張條凳上了,周圍早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村里人。
隨著殺豬刀的亮相,豬也在奮力嘶吼,似乎還心有不甘。
新鮮的豬血不能浪費,用大鋁盆接著,然后再配上老豆腐、咸菜、辣椒一起紅燒,香氣撲鼻,一頓能吃三碗大米飯。
而豬肉和排骨,豬的主人除了留一小部分自家人吃外,剩下的就直接賣給圍觀的村里人了,往往是供不應求!
總的而言,朝鮮人現在吃的食物都很綠色健康,即便是粗茶淡飯,也依然看出他們內心的堅定信念。正所謂國家有信仰,民眾有力量,祝福朝鮮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