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者,我們承載著沉重的責任,患者以健康、性命相托,我們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作為一名頸肩腰腿痛醫生,新密市平陌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理療康復科主治醫師于新苗始終把苦、累、怨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患者,作為一名黨員,科室主任,她嚴于律己,以醫者仁心為初心,以傳承中醫國粹,充分發揮中醫中藥“簡、便、廉、驗”的優勢,運用針灸、推拿、理療、中藥敷貼、穴位注射、中藥熏蒸、艾灸、刮痧、拔罐、小針刀等綜合方法,最大程度解除頸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為使命,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用熱情的服務、精湛的醫術守護著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扎根基層 無私奉獻
于新苗2014年畢業于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醫學院,畢業后她先到新密市中康醫院康復科工作一年,后來到新密市平陌鎮中心衛生院時,發現衛生院沒有頸肩腰腿疼醫生,而平陌鎮位于山區,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群眾多以打工、務農為主,頸肩腰腿痛的病人尤其多。這些病人年紀大、交通不便,看病不方便、看不起病的問題尤為突出。于新苗心系這一點,按照衛生院領導安排在康復科基礎上創建了中醫理療康復科,并積極投身到頸肩腰腿痛診療中。
機會往往是給有心人準備的。剛開展頸肩腰腿痛診療,專業技術人員奇缺,要想在平陌鎮這個偏僻的地方闖出一片天地談何容易。面對困難,她沒有氣餒,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學習的狀態,利用業余時間潛心學習中醫基礎知識,每天盡管她工作繁忙,但是依舊會抽出時間看書,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積極參加各種進修培訓、學術研討,并虛心向上級醫院專家學習、向同行醫師求教。于新苗認為只有不斷地夯實自己、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改變,病人對頸肩腰腿痛科治療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專科醫生,于新苗到各大醫院進修學習,不斷補充專業知識、豐富自身臨床實踐能力。新的醫療技術應用于臨床后,使患者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解除病痛,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她在的名氣在平陌鎮越來越大,找他看病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且有"小神仙“之稱。
于新苗記得自己剛接診的腰腿疼的一位病人是一個貨車司機,在新密市、平陌鎮周邊拉沙子、送石子,一天這位司機被人攙扶著來平陌鎮中心衛生院頸肩腰腿疼科治療,經詢問才知道司機腰部和下肢疼痛難忍,經過針灸、推拿、拔罐綜合治療后,司機感到疼痛明顯減輕,又經過在幾次對癥治療后,司機能獨立行走回家。
為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于新苗還結合這位貨車司機的工作特點,并幫助他查找引起腰部和下肢疼痛原因:不能長期處于坐位,開車超過1個小時要進行適當的活動,伸展四肢,不能經常在車子振動和顛簸的環境下工作。并建議他換掉壞座椅,避免偏坐導致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不均勻,致使纖維環破裂,壓迫到后方的神經根的問題。
用自己的愛心和專業特長,為患者解除痛苦,為新密市平陌鎮中心衛生院的發展勤奮工作、無私奉獻,贏得了領導、群眾和廣大患者的信賴和好評。時光荏苒,于新苗已從一個青年醫生,慢慢變成了一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名中醫,曾經有無數個進城的機會擺在于新苗的面前,但是為了平陌鎮這個偏遠鄉鎮的群眾能更方便地就醫,她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她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哪也不去,因為我的牽掛在平陌,我的心更在平陌!”
愛崗敬業 忠于職守
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于新苗經常發現有這樣一種現象:有很多病人一覺醒來脖子疼痛不能動了,搬東西時突然腰部不敢動了;一次長時間乘車后出現腰臀部疼痛等等。據統計,超過80%的中老年人在一生中有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膝關節骨質增生癥等病史。
為此,除了在衛生院為患者看病治病,于新苗還積極投身于公益醫療服務中,宣傳、普及科普知識。為了滿足更多群眾的需求,她和同事們每年都要為低保戶等特殊群體免費貼敷3次三伏貼、三九貼;每年暑期,面向全鎮教師及環衛工人推出免費頸肩腰腿痛的中醫特色治療服務。
在參加義診、健康咨詢等公益活動中,她經常遇到病人對頸肩腰腿痛不清楚或者有誤區的現象,她就告訴他們頸肩腰腿痛,往往與平時坐、站、臥等姿勢不正確有關系,或者存在久坐久站、不恰當用力等,甚至有一些患者是因為鍛煉時用力不當或者姿勢失當造成的,這些問題都有脊柱不正的共同特點。
當遇見疼痛較重或者病情較復雜的患者時,他細心診斷、認真查體,深思熟慮,反復思考、研究、探討病情,制定合理、嚴謹的治療方案,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不計辛勞,常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為患者進行治療。
她接診了一位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非常嚴重的患者。因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了行走困難,甚至無法自己上床、翻身等癥狀,走幾步就要休息一下,不敢大聲說話。同時因為頸椎病,引起了眩暈、失眠、手麻等癥狀。患者到處尋醫無果,去過許多醫院和診所,但都沒有取得太大效果。
后來,治療過的患者介紹,來到她這里進行調理。第一次調理完當天晚上失眠癥狀和行走問題就得到了緩解,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所引發的癥狀得到消除。
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有病人,不管是正在吃飯,還是已經休息,她都能隨叫隨到,提前上班、義務加班、等候病人,更是家常便飯。繁重的工作常常累得她汗流滿面,然汗水洗不掉她對病人的一臉笑容。對于病人的詢問,她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直到病人明白、滿意為止。對于疾病的診斷,她總是仔細、仔細、再仔細,盡力避免漏診和誤診,力求給出一個明確的診斷。
醫術精湛 心系患者
“干一行愛一行”,是老一輩人沿襲下來的好傳統。從中醫院校畢業后,于新苗便一頭扎進中醫針灸的博大精深里,不斷地汲取專業新知識、新技能。她重視醫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嫻熟運用中醫傳統針灸方法,結合穴位注射、腸線植入、小針刀療法、中藥內服外用等方法,對頸肩腰腿痛等疑難病癥都取得了獨特的治療效果,吸引了遠至登封、禹州和新鄭等方圓數百里的病人前來就診。
于新苗出身農村,深知農民的難處,更知道農民的每一分錢都是那樣的來之不易。尤其是看病難、看病貴,因病返貧的情況目前在農村還客觀存在。為了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于新苗在診療中處處為病人精打細算,從不讓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從不為病人開大處方,盡量讓病人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好的療效。
新密市平陌鎮一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院求治,因是二次發病,此前已做過一次手術,所以再也不愿意手術。經四處求醫,保守治療了半年多,幾乎花光了家中的積蓄,也不見明顯的效果。經過于新苗二次的綜合治療后,便基本解除了痛苦,醫藥費總計花銷不到400元。這位病人感激萬分,后來專程從新密市區送來一面錦旗,上書“良藥銀針除疾病,丹心慧眼愛人民”。一封封感謝信,一面面錦旗是廣大患者對她敬業精神和醫德醫風的最好寫真。
醫者的微笑就是患者病痛中一縷溫暖的陽光,醫者的一絲關愛是患者戰勝病痛的堅定信念,將心比心,用醫者的真心、細心換患者的安心、舒心。于新苗用實際行動不斷履行著一名普通黨員的使命,踐行著醫者對生命的敬重,用精湛的醫術、親切的笑臉、堅定的眼神面對每一位患者,幫助他們祛除病痛,守護健康,他是白衣戰士,更是白衣天使。(閆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