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韓信當然不是蕭何的污點,不僅不是,反而對國家、對百姓都是有功勞的。
《史記 蕭相國世家》: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
蕭何為什么要殺韓信?
最主要的原因是韓信準備在關中謀反,在此之前,韓信曾經私下聯系陳豨,雙方一起謀反,陳豨在外,韓信在內,然后韓信就一直在等待機會。
韓信和他的家臣商量,想假傳詔書赦免官府的罪犯和奴隸,然后發動這些襲擊呂后與太子,結果這事被韓信的一位家臣告到了呂后那里,呂后與蕭何商量,想了一個辦法。
韓信與蕭何
由蕭何出面,假稱劉邦已經平定了陳豨的叛亂,請群臣來祝賀,欺騙韓信進宮,韓信不想來,蕭何就勸韓信說:就算是生病,也要勉強去祝賀一下。
當韓信進宮后,呂后命令衛士把韓信捆起來,直接在長樂宮的鐘室中斬殺韓信,連劉邦都沒有通報,直接先斬后奏。
為什么讓蕭何去騙韓信?
因為蕭何對韓信有功,當初韓信能夠被劉邦重用,那是蕭何幫韓信說話的,這叫知遇之恩,況且蕭何為人一直正直,受人敬重,不會騙人,韓信才上了蕭何的當。
韓信這人打仗可以,玩政治與權謀還是嬰兒水平,比劉邦差了幾個等級,就連蕭何都比不過。
韓信
現在的問題是:蕭何為什么要幫呂后殺韓信?
道理很簡單,韓信要謀反,要顛覆大漢王朝,蕭何是大漢王朝的丞相,不幫劉邦、呂后能幫誰,況且如果韓信真的開始謀反了,那天下蒼生就要再次陷入戰爭,生靈再次涂碳。
韓信謀反是不可能成功的,被劉邦算死了,沒有外援,靠官府的罪犯和奴隸來謀反,簡直天方夜談,韓信謀反只可能害死一大批人,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
蕭何作為丞相殺死韓信,是最英明的決定,是用最小的代價平定了即將發生的謀反,這是功勞,不是污點。
蕭何
那么問題來了,蕭何一生最大的污點是什么?
《史記 蕭相國世家》: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賤強買民田宅數千萬。上至,相國謁。上笑曰:“夫相國乃利民!”民所上書皆以與相國,曰:“君自謝民。”
史書記得清清楚楚的,蕭何最大的污點是強行以低價購買百姓的田地房屋,而且數量極多。
蕭何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通過自污而自保,在此之前,蕭何有個門客對他說:
你滅族的日子不遠了,你位居相國,功勞第一,還能加功嗎?當初你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民眾都親附你,你還是那么勤勉地做事,與百姓關系和諧,受到愛戴,皇帝之所以屢次問你的情況,是害怕你震憾關中,如今何不多買田地,采取低價、賒借等手段來敗壞自己的聲譽?這樣,皇帝的心才會安定。
蕭何騙韓信
這段話很重要,蕭何為人勤勉,深得民心,而被劉邦猜忌,一旦受到皇帝猜忌,大臣就可能會有殺身之禍,比如異姓諸侯王,大多被劉邦消滅。
在統治者的眼中,只有貪財、好友的人,才不會有野心;越是深得民心的人,越不在乎錢財與美女的人,越有野心。
比如王翦滅楚之前,不斷向秦始皇要房要地,也是一種自污名節,給秦始皇造成一種貪財的印象,只要貪財的人就有弱點,就沒有野心,秦始皇才放心把60萬大軍交給王翦。
韓信因為謀反被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蕭何自污與王翦是類似的,雖然這并非出于蕭何的本意,但蕭何還是這么做了,劉邦聽說后,不僅不生氣,還高興得笑了。
丞相強買百姓的土地、田產,皇帝不僅不生氣,反而很高興,這說明蕭何自污做對了,劉邦讓蕭何自己去向百謝罪,結果蕭何卻故意得罪劉邦,還劉邦請命說:請求把上林苑的空土讓給百姓去種地。
要知道上林苑可是皇家園林,蕭何自己強買百姓的土地,卻讓劉邦把皇帝的土地讓出來,劉邦可能同意嗎?不僅不會同意,還大發脾氣,把蕭何逮捕進監獄,后來劉邦又赦免了蕭何。
蕭何殺韓信是為了漢朝社稷
其實不管蕭何是否自污,劉邦都不會殺蕭何的,蕭何不是外人,是跟隨劉邦一路成長起來的丞相,劉邦最多敲打一下蕭何,不讓蕭何深得民心而已。
雖然是蕭何自己給自己找污點,但這也算蕭何一生的污點了,至于蕭何騙殺韓信,不是污點,這是為國為民的行為,為了漢朝的江山社稷,是政治正確的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