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很多外媒都預計,將會是“冷清”的一年。畢竟中國的消費在復蘇,雙11成績肯定不會好看,一些外媒就開始“半場開香檳”,覺得自己可以開始唱衰中國經濟了,沒想到,就是這場“冷清的雙11”,給了外媒大大的驚喜。
隨著時間來到11月,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出爐。根據星圖數據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全網累計銷售額已達8450億元人民幣。
在其中,家用電器以1324億元的銷售額高居榜首,占據了15.7%的市場份額。手機數碼和服裝類目也緊隨其后,分別以1201億元和1184億元的銷售額,分別占據了14.2%和14.0%的市場份額。
這些成績在各大電商平臺的戰報上也有體現。天貓開賣10分鐘,歐萊雅、蘭蔻、修麗可、雅詩蘭黛、赫蓮娜、海藍之謎等國際大牌即銷售破億。開賣首日,超12000個品牌成交增速超100%,近6000個品牌增速超500%。
截至10月31日21點,京東11.11成交額、訂單量和下單用戶數都保持了雙位數增長,超1.6萬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倍。成交額破億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40%,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5倍的商家超過17000家
唯品會上,雙11活動開啟1小時,秋冬服飾、家電數碼、美妝護膚、箱包鞋履等多品類迎來爆發。像掃地機器人、電飯煲、空氣炸鍋等家電的銷量都實現了倍數級以上的增長。像小米、蘋果等品牌均被消費者爆買。
外媒有點想不通,為何看似“冷清”的雙11,竟然也會有這么大的增長幅度?尤其是家電消費,直接領漲雙11消費,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這次雙11,“國補”的力度非常大。四川、湖北、廣東、上海等地區都聯手天貓京東唯品會這些電商推出了家電消費補貼,直接補貼售價的20%,極大刺激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疊加平臺的雙11折扣之后,很多家電的價格創下了新低。像唯品會的小米免洗掃拖機器人2,從原來的1659降到了1300左右,很多年輕人都趁機入手。
二是今年雙11看似“冷清”,其實只是平臺聲量減小了,平臺希望把錢用在讓利幅度上,優惠力度和之前相比反而變大了。此外,今年雙11玩法更簡單,誠意也更足,大家都愿意消費。
第三個點在于,大家對未來的預期在改善。大家看到了國家發展經濟的決心,相信中國的經濟會增長,自己未來的收入會增長,在消費的時候不像前兩年那么謹慎。
總之,在大環境、消費心態和國家補貼等多重因素的發力下,今年雙11的最終戰報很有可能會超出預期,這恐怕是西方最不想看到的一點,中國不僅頂住了壓力,而且還在蒸蒸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