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除了統治者外,另一個影響社會的就是大門閥世家。
他們厲害到何種程度呢?
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即便朝代變化,他們依舊屹立潮頭,綿延不絕。
在江西就有這樣一個家族,從創始之初,就始終堅持不分家,一直持續了300年之久。
可惜的是,家族躲過了唐朝武則天的屠刀,卻沒躲過宋朝宋仁宗的打壓。
3900人的大家族,由于一紙圣旨含淚分別,在全國各地重新安家發展。
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強盛的家族,會讓朝廷忌憚,不惜采取措施讓其強制分家呢?
要說門閥世家,就要明白在古代,豪強、門閥、士族、世家有何區別。
豪強很簡單,就是突出一個財富和武力值,門檻比較低,所以在電視劇中,經常能聽到一句話,稱贊某人是一方豪強。
世家就不一樣了,它的概念很籠統,其實豪門士族門閥都是世家,有財富、有地位可以傳承就可以稱為世家。
不過還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世家一定要有不動產,才能稱為傳承世家。
而在古代,不動產的最直接代表就是土地。這些土地的來源通常有兩種,統治者賜予、自發兼并。
縱觀古代歷史,土地兼并必然會引發新的問題,那就是底層人民的反抗,社會治安滑坡。
世家為了保證自己手中的財富,肯定需要大量的武裝,這就是豪強。
豪強有自己的私兵和農奴,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從西漢到北魏,中國北方一直有大量豪強。
而士族,可以看作是豪強的進化版本,豪強和地方聯系緊密,在朝廷上沒有根基。
士族則意味著在朝廷有官位,但相比于豪強,士族可能無法保留大量的武裝,只有一些家丁仆人。
當然,士族不需要去和別人爭地盤,他們的安全完全受到朝廷保護。
門閥則比上面幾種都要更厲害,不僅有私人武裝,在朝廷中的話語權還很大。
能稱作門閥,意味著壟斷了朝廷中大量的官位,一些子弟甚至不需要才華就能做官。
不過古代門閥真的很少,在皇權很重的時代,門閥是不允許出現的。
如果一個朝代出現了大量的門閥,說明皇權很衰弱,朝代離滅亡不遠了。
下一朝代的開創者,說不定就是上一代末年的門閥大家中的一位人物。
當然,門閥和統治者的屬性,決定了兩者不能和平的存在,所以在武則天時期,她以屠刀和酷吏開路,把一些傳承上千年的家族毀了個差不多。
但有一個家族,卻幸運的躲過了武則天的清算,在江浙一帶繼續繁衍,家族也一直興盛不衰。
這個家族就是“義門陳氏”,起源于南北朝時期的陳朝。
當年陳國滅亡后,皇族一位王爺留下了火種,一直生活了上百年后,族中出了一位叫陳旺的后代。
陳旺有才華、有謀略,決心讓陳家在他身上重新發揚光大。
于是他在潯陽縣蒲塘場太平鄉永清村建立了一個莊子,購買了大量的田產,要“耕讀傳家”。
世家大族一般容易出現兩種人,一種是提籠架鳥的紈绔子弟,一種是文武雙全的頂尖人才。
從這一方面看,利是大于弊的,紈绔子弟不過是多浪費了一碗米,而后者人才卻經常改變時代。
陳旺雖然不是這種頂尖人才,但在他的帶領下,陳家也一步步發展了起來。
他選擇的地方地理位置優越,遠離朝廷,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展,陳氏擴張的非常快。
當然只是房屋和田產,人口方面卻沒有多大進展。
在陳旺后面的四代,每一代只有一個男子,算是四代單傳,知道第五代,家里才有了六個孩子。
從此,陳家認定也開始興旺起來,逐漸成為了當地的旺族。
人口多了,陳氏開始注意子弟的教育問題,當時的族長很有前瞻性,知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于是下令修建了陳氏“育嬰堂”,讓陳家的孩子從小就接受教育。
信息來源:光明日報
而且這里的嬰兒,并不是由母親一個人帶大,而是由陳家的婦女集體出工出力,一起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
由此還流傳下來一個詞叫“子不識母”,一個孩子由很多女子帶大,而且所有人都對他很好,導致三歲的孩童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認不出。
這樣的教育自然也是有好處的,在很多人讀不了書的年代,陳家子弟個個都能讀書識理,自然有很多人出仕入仕。
在唐朝末年,陳家子弟在官場上擔任不少重要的職位,勢力很大。
雖然唐朝統治者感到了威脅,可也無力改變什么,只能采取安撫的手段,唐僖宗還特意給陳家賜了一副匾額叫“義門陳氏”。
專門用來表彰陳氏對朝廷的貢獻,對當地百姓的貢獻。
這樣的陳氏家族,自然不會在歷史中消亡,唐朝滅亡后,陳氏家族依舊逍遙自在。
當時的陳家人口足有幾千人,在江南享有很大的名號。
信息來源:央廣網
不過陳家子弟都謹遵家訓,為人和善,從不亂來,這點從陳家的一個小故事就能看出來。
據說當時陳家為了守護財富,不僅雇傭家丁,而且還養了上百條狗。
這些狗在同一個食槽中吃飯,但有趣的是,只要有一條狗沒到,其他狗都不會進食。
狗都能如此守規矩,從此就能看出陳氏家風嚴謹。
幾千人在一起生活,百年和睦,是很不容易的,陳氏卻做到了,可見家族規矩之嚴格。
陳氏還有一點為人稱道的是,即便有錢有權,他們的族人一直都堅持一夫一妻,在封建社會實屬罕見。
而且當時的陳氏對老人也很好,專門設置了一份田產,供沒有能力的老人養老。
言外之意就是讓在外做官的陳家子弟不用擔心老無所依,為官期間一定要廉明。
家風優良,子弟為官為商,陳氏儼然成了門閥世家,這讓當時的統治者感到威脅。
于是乎宋仁宗特下圣旨,給陳氏很多人封了官,并令其分家。
盡管不舍,陳氏3900多人也無力抗拒朝廷,只能含淚分別。
然而分家后,陳氏家風依舊不衰,在后世依舊出了不少能人志士。
像陳獨秀先生、陳毅將軍、陳賡將軍就是陳家接觸的代表。
現如今,陳姓之人依舊不少,義門陳氏人口接近2000萬人,他們在各個領域為國家、社會做貢獻,為義門陳氏點贊!
如果喜歡本期節目,煩請點擊“關注”,既方便瀏覽往期作品,也不錯過下期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