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用“貓meme”運營官號、“做營銷偷感很重要”后,近來00后運營圈里又開始盯上了一種很抽象的營銷。
原因是向佐在微博上發的一個“才藝視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原來向佐在綜藝里面因為一系列搞笑動作意外走紅。許多網友調侃他不會跳舞,也不會唱歌,沒有才藝。但這些網友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學會了用AI上才藝,不僅唱跳rap一鍵搞定,而且還再度玩梗,在社交媒體上贏得了不少好感。 問道:這視頻背后的AI技術能不能讓我們的運營搞出點什么新花樣?
雖然我還沒有親身試過,但我想聊聊這視頻背后的品牌——通義。
或許很少有人知道我剛剛提到的現象級“貓meme”其實就源自通義。在引發熱潮后,通義一次又一次爆紅的出圈,讓我看到了其如何用技術優勢去貼近年輕人的語言和文化,通過制造全網參與,實現漣漪式和病毒式的傳播。
從接梗到搞抽象
抓住年輕人的流行密碼
不知你們是否還記得幾個月前趙曉卉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的淘汰感言——對用PPT淘汰她的對手Kid一頓狂暴輸出,戰斗力堪比資深rapper。
正因如此,趙曉卉吐槽PPT的段子火上了熱搜。隨后,通義聞著味就來了,連夜開發「AI PPT」,幫助“曉卉們”告別PPTSD,實現無痛做PPT。
在這個全民皆有梗、萬物皆可盤的網絡時代,通義掐準時機的接梗可謂以其獨特的幽默感和親和力,成功出圈。
而這一次,通義依舊扼住了年輕人流行文化的“命脈”,再一次用“好玩+共鳴”提升了自己的社交張力。
自通義全民舞臺開放自定義新玩法后,所有用戶都可以用一張照片實現“唱、跳、演”。網友接連輸出了“兵馬俑跳APT”、“馬斯克跳搓澡舞”、“貓貓沖浪”“奧特曼練八段錦”等等極具反差感又有趣的內容,讓通義順勢蓄積起了龐大的流量池。
最近向佐的抽象才藝表演,則立刻點燃了這蓄積已久的流量池,瞬間打開了大眾情緒釋放的開關。網友們直呼“通義的全民大舞臺真的歡樂了”,“你和向佐之間只差了一個通義”“年輕人能在里面找到了釋放自我情緒的新體驗”。
網友們紛紛祭出大招,在唱、跳、RAP間瘋狂輸出各種形式的內容,將通義全民大舞臺的“抽象”玩到了極致。這也讓通義又一次抓到了年輕人社交語境的流量密碼。
確實,從接梗到玩抽象,通義想溝通的人群很明確——那些覺得“癲癲的才對味”的年輕人。其切口也很精準——年輕人其實很簡單,趣味、輕松、樂趣橫生,就是他們想要的。
所以,從貓meme到PPTSD再到這一次搞抽象,每當通義制造或融入一場全民熱議的梗,或者進入到流行文化的環境中,便增加了與這屆年輕人一次塑造“共同記憶”的機會,從而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記。
此外,利用每一次引領風潮的機會,通義也幫助當代年輕人傳達了個性張揚和富有創造力的流行文化。而這反過來,也為品牌創造了內容資產的結晶,實現了流量、產品、流行文化的多重鏈接,可謂是Social感溢滿屏幕。
為產品賦予生命力
驅動文化的每一次傳播
我們討論了通義如何通過借由流行文化出圈。但,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無論是流行文化,亦或者傳統文化也基于通義的AI技術得到了更好的傳播。
記得在4月份的時候,通義在推出“全民唱演”后,兵馬俑開口唱華陰老腔成為現實,讓不少人對這一皮影戲曲劇種有了更深的了解。
還有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通過激活傳統文化,通義讓《韓熙載夜宴圖》動了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作家克拉克說過的一句話“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都等同于魔術”。通義用AI打開了不同文化的窗口,讓流行的,或者傳統的文化都可以與年輕人實現連接與互動,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放大鏡。
就像這一次通過向佐的“抽象藝術”,年輕人又借助AI的力量實現了一次個性的表達,他們呈現、演繹著那些屬于這個群體的流行文化,并實現了對于自我身份和群體屬性的認同。
而通義也借由對文化的傳播,為自己的品牌和產品賦予了一層生命力。因為技術是冰冷的,而當它能夠穿越這層溫度,與文化和年輕人實現對話,并助力他們得到傳播、獲得快樂時,它就可以釋放溫暖。
可以說,正是在不斷進化、創新的過程中,通義與用戶共同構建著一場技術的狂歡,實現了用戶對于自我身份和群體屬性的認同,也不斷加深著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關聯。
在情感共振中
形成品牌獨有的話語特色
其實對于AI品牌而言,當下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為我們的社會提供了許多的技術支持,卻很少能夠走進年輕人的世界中。相反,利用他們技術的許多品牌,卻輕而易舉地通過內容,打入到了流行文化里。
所以,通義這一系列的品牌動作無不讓我在反思一個問題——這類品牌該怎么做才能放大品牌自己的聲音?
從這次案例出發,至少可以從這方面進行著手:
讓產品成為年輕人的表達載體。無論是妥妥地接住了曉卉的梗,還是與向佐一起將抽象藝術推向高潮,通義的營銷的本質都在于將自己成為年輕人表達的通道,從而自然融入到年輕人的心智里。
這樣的好處在于通過敏銳地把握消費者心理和流量規律,與消費者共鳴共振,并年輕人所喜聞樂見的文化與品牌形象相結合,實現與目標群體的深度對話,從而在社交網絡上“長紅”。
逐步讓品牌形成特色的符號。不得不說,通過一波接一波的內容釋出,并與流行文化產生廣泛的關聯,通義早已形成了自身的品牌表達特色,即不斷契合用戶心境和精神狀態,使其成為品牌長期服用的內容基因。
說到底,品牌“玩抽象”的核心價值,在于和更多人“玩”到一起,而不在于“抽象”本身。通義恰恰做到了這一點,最終讓自己成為了年輕人與流行文化連接的“通道”。
*了解更多精彩案例,點擊下方關注首席品牌官公眾號。
首席品牌官創立于 2013 年,是品牌人成長及經驗共享平臺,平臺包括自媒體、社群、培訓和品牌活動。
「首席品牌官」自媒體系“CMO 價值營銷自媒體聯盟”發起機構、“公關傳播行業最具影響力原創自媒體”。投稿、內容合作,請聯系「品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