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信息
多元新鏡界—第二屆廣西實驗藝術雙年展
展覽時間:
2024年11月13日——12月4日
展覽地點:
桂林美術館
主辦:
廣西師范大學
廣西美術家協會
廣西文藝評論家協會
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承辦:
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桂林美術館
廣西文藝評論家協會造型藝委會
協辦:
桂林市美術家協會
廣西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
廣西師范大學學生工作部(處)
廣西師范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廣西師范大學教務處
廣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處
廣西師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
前言
桂林,作為南嶺走廊上重要的節點城市溝通著中原與嶺南,南北的往來、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碰撞交融都首先發生在這里。作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游名城、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抗戰文化城,這里如同一個“實驗區”,不同的思想、文化、藝術都在這里融合生發,形成了這里多元的文化,塑造了這座城市多元、包容的文化品格。
藝術的發展總是和科技的發展分不開的,每一項技術的出現都在不同程度影響著藝術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在深刻影響著藝術的發展。未來的藝術將隨著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發展,而進入一個多元的新鏡界,在這個新鏡界里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加多元的藝術未來,在這個未來里傳統與前沿碰撞融合、創造性轉化;科技與思想融合;新材料新技術與新觀念相融合;顛覆舊浪、擺弄新潮,體現藝術的發展與創新。“實驗藝術”不同于傳統的藝術形式,以工具材料、技術及其風格樣式作為學科劃分標準,而是一種以藝術工作方法而確定的專業學科,重視與審美主體相互依存、相互推動的辯證關系。“實驗藝術”作為中國語境下的一個藝術類型,強調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學科交叉,致力于打破傳統藝術的界限,在媒介、語言、觀念等領域探索新的藝術可能性。通過對藝術形式、材料以及觀念的創新探索,引入新媒介、技術和概念,進行實驗藝術創作。實驗藝術不僅是一種藝術實踐,更是一種探索與思考的方式。
本次展覽將展出的100余件實驗藝術作品,包括裝置、影像、數字藝術、新媒體藝術等,這100余件作品大部分來自國內外高校和一部分職業藝術家,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實驗藝術的教學與創作成果。作為廣西實驗藝術雙年展的發起和主辦單位之一,廣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實驗藝術教學、創作與研究做了很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二屆廣西實驗藝術雙年展的舉辦將為邊疆民族地區文化藝術的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憲標
2024年10月
部分參展作品:
肯尼斯·范斯坦 《這不是一個粘性的循環,而是一個向下的螺旋》 影像裝置 2022
高世強 ,《拂曉》,單頻影像,尺寸可變,2022
朱泰石(JU TAE SEOK)《Nature Image 系列》, 版畫,89x44cm,2021
馮峰、肖麗、于音《be water》土耳其雕塑雙年展公共藝術項目,地點:Adyaman,2024
宮林《空·流》 行為影像 2分22秒 2014
單子曦、匡芳誼 《回南》 裝置動態影像 時 長:3分12秒 2024
王鵬程 《拾遺》不銹鋼 步進電機 樹脂 長83cm×寬78cm×高300cm 2023年
陳佳怡 《想你的風還是吹到了那里》數字藝術 150cmx120cm 2024年
吳穹 《新地形學-西北》 單頻影像 16分58秒 2023
譚景聰《萬物有影》 木板、丙烯、噴漆 200cm×200cm×200cm 2024年
程曉捷、吳松、董孟雅 (WM 藝術小組) 《GOLD STONE 肆 DOT 零》 綜合影像裝置 2024
吳浩正《紙本?石相》攝影 173.2cm×130cm 2024年
王培生《戴森球》裝置 長300cm×寬300cm×高180cm 2020年
張普《鯤鵬》 數字藝術 1分43秒 2024
李攬月《鴨和兔》材料:羊毛氈 2024
視覺設計:戴佳岸 鄭小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