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商業評論(NEBR),致力于打造新能源產業創變時代最有質感的商業評論內容,凝聚核心產業從業力量。明星公司欄目,關注行業頭部重點公司,結合企業最新動態拆解產業方向、內部戰略,形成權威的系統解讀。
【摘要】近兩年,光伏行業產能快速釋放、供需結構失衡,同時伴隨各家對技術終極的探索,作為除隆基綠能之外投身ABC技術的愛旭股份,更面臨不少挑戰。
今年2月份宣布投資10GW的ABC電池,3月份又宣布投資40GW的TOPCon電池,即便資金狀況并不樂觀,愛旭仍選擇擴產“分兵”,如何走好中間這個過渡階段,對公司頗為重要。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以下是正文:
光伏行業各家搏命之余,BC技術先鋒愛旭股份選擇“兩條腿走路”。
今年2月25日,愛旭股份通過了投資建設濟南一期年產10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項目的議案,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為99.78億元,這一數據幾乎與去年年報中披露的經審計凈資產相等。
據悉,濟南一期項目將使用ABC全背接觸電池組件技術,生產全新一代ABC高性能產品。項目建設期約為15個月,預計于2025年上半年投產。
緊接著的3月,愛旭股份又擬將浙江義烏基地現有25GW P型PERC電池產能升級改造為N型TOPCon電池產能,總投資27.15億元。并將投資60億元在安徽滁州建設一期年產15GW的N型TOPCon電池產能。
近兩年的大環境下,“擴產即虧損”幾乎是業內共識,更何況選擇兩條路線同時跟進。
除了晶科、天合、隆基選擇小手筆海外擴產外,不少企業產能延期或終止項目,如極品光電的滁州年產10GW TOPCon電池項目、大全能源的包頭二期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以及京運通的22GW單晶硅棒、切片項目。
如此情況下,愛旭股份“逆勢”擴產并投資40GW的TOPCon電池產能,勝算如何?
01押注規模化成果,不成功便成仁
與HPBC路線的隆基綠能相似,愛旭也是最早押注BC技術的頭部企業之一。
P型時代,愛旭曾作為管式PERC的發明者,在單晶PERC戰場持續領跑行業。步入N型時代,公司一直認為BC技術路線相比HJT和TOPCon更有優勢,全力研發ABC產品。
2023年,愛旭發布了雙面率達到70%的ABC產品,打破了行業對BC電池雙面率較低的刻板印象。今年6月的SNEC展會,愛旭發布了滿屏組件,交付效率達到25%以上,預計今年四季度將實現量產。TaiyangNews全球組件量產效率排行榜上,愛旭已經連續17個月效率榜榜首。
僅從理論來看,ABC組件至少有功率高、收益多、超安全三大優勢。
首先,ABC組件同等面積有更高的功率,通過對比目前主流尺寸的產品,ABC三代滿屏新品將會領先TOPCon組件40W至55W,達到10%的功率領先。
而且ABC組件的衰減率低于其他技術,以30年全生命周期來看,ABC組件相對于TOPCon輸出功率衰減降低1.659%,相對于PERC輸出功率衰減降低8.29%。其次,ABC組件具備陰影發電優化功能。
根據戶外實證項目數據,在樹蔭遮擋、動態陰影遮擋等情景下,ABC組件較TOPCon組件單瓦的發電量增益可達到12%—50%。最后,ABC產品擁有更好的高溫抑制功能和抗隱裂性能,在運輸、搬運和安裝過程的可靠性更強。
但問題在于,當前實操起來的規?;晒卸嗌佟?/p>
自2023年起,愛旭開始進行ABC組件的批量銷售工作。據報道,目前公司ABC組件產品已在超過18個國家和地區形成銷售,簽署的各類協議涉及的銷售規模已超過10GW。
但從財報看,2023年愛旭股份PERC電池出貨達到了38.2GW,同比增加11%;ABC組件銷量達到0.49GW。
今年上半年,愛旭實現N型ABC組件銷售量1.62GW,和去年的銷量加起來剛剛超過2GW。當然,目前看起來增長態勢比較明顯,大規模量產檢驗的節點會到,但還要往后順延。
而等待也是需要算時間的。
從2024年上半年業績看,愛旭股份營業收入為51.62億元,同比下滑68.23%;凈利潤為-17.45億元,由盈轉虧,同比下滑了接近300%;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32.93億元;
負債方面,公司短期負債31億元,應付票據和賬款98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23億元,長期借款87億元,長期應付款約10億元。此外,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計提供的擔??傤~為278.05億元人民幣。
同時,集團前兩大股東分別質押了58%和85%的股權。
從這一態勢看,BC路線倒真是頗有幾分“賭局”感。
在頭部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廠商逐漸形成TOPCon包圍圈的情況下,包括愛旭、隆基在內試圖想要打贏下一程的玩家,再沒有后退的道路,如此重資押注下,幾乎是不成功便成仁。
從公司集中在珠海、義烏、濟南等地新建的產能看,其中珠海10GW電池組件配套產能已投產,義烏15GW電池組件產能已經部分完成,濟南一期10GW電池組件產線已開工,新產能也幾乎全部下注在ABC組件上。
02擴產投資繞不過成本難題
關于BC與TOPon的技術之爭,歸根結底要落地于實操,及量產情況與成本考量。
考慮到愛旭股份已經在大力完善量產能力,能否快速實現BC技術路線的降本就成為重中之重。
這一話題也是頭部玩家爭得最厲害的部分。
晶科能源7月31日公開表示“在設備投資、生產成本以及量產良率等因素影響下,當前BC技術量產成本與TOPCon對比仍存在較明顯差距,并且未來隨著技術持續進步TOPCon將繼續維持成本領先優勢”
“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TOPCon技術仍將占據主流地位,BC技術更適合作為分支路線在單面市場發展”。
而在同日發布的愛旭股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愛旭則稱“關于成本問題,目前ABC整體和TOPCon接近。產能上,開70%—80%和滿產的成本是差不多的。ABC應用的硅片可以比TOPCon的硅片每片低0.1元左右,電池每瓦非硅成本較TOPCon貴幾分錢?!?/p>
與此同時,愛旭股份也袒露其目標是在三季度末達到同面積的非硅成本同價,并實現領先。
設備端來看,目前BC 電池設備單位投資額在3-4 億元/GW 上下,顯著高于TOPCon不足 2 億元/GW 的水平。改良后的P 型IBC設備與PERC/TOPcon設備成本較為接近,預計單GW投資額約在1.9-2.1億元。
從技術路線上,愛旭的選擇比隆基更激進,也相應還要面臨比隆基更長遠的降本之路。
當然,終極路線的探索對產業界極為重要,而落到企業頭上,實現平價的時間不宜來得太晚。
03尾聲
從產品結構來看,愛旭這幾年主要的出貨還是PERC電池。
2023年愛旭主營業務營收為271億元,其中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片占261億元。
去年電池及組件產品價格下跌,年底愛旭的存貨計提減值高達十億元,原本規劃的高達25GW的ABC組件和電池片產能遠遠沒有實現,全年ABC組件營收不到6億元。
除了愛旭股份,國內目前只有隆基綠能可以實現BC路線量產。
當然,真理并非只掌握在多數人手中,更多的效果可能要看今明兩年愛旭的表現。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不建群),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
- NEBR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