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3313天 】
男女間感情剛開始,往往都渴望開花結果,這既是一種美好的期盼,也是心理層面滿足理想化鏡映的需要。
然而,每段感情放在時間的長河中還是會有著不同的走向,可能是彼此交融,也可能是各自走散。
這令人不禁會好奇,到底彼此感情達到怎樣的程度就可以匯合,共同奔赴婚姻的殿堂呢?
事實上,這些在戀愛時都是有跡可循的。
下面就隨實用菌一起來看看吧,你和對方是否能相伴走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雙方父母是否同意和支持
這一點在戀愛時很容易被忽略。
首先,由于感情向來被視為是兩個人的事情,外加戀愛時腦內“快樂因子”的作用,所以更容易堅信對方是自己的終身伴侶,且自己有權利選擇這份幸福,別人無權干涉。
但是,現實并非是這樣!
要知道,絕大多數的父母在識人和看人方面遠超于孩子的經驗,一方面是長期時間積累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對現實生活足夠的反思。
因此,面對你選擇的另一半,他們比你更加理性,也更清楚未來婚姻中什么是才更重要的。
其次,大部分父母天然的會為自己的孩子著想,更會在婚后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但若你堅持選擇他們不看好的人,甚至不得已傷害了他們,除了婚后難以獲得父母支持外,你也更容易陷入后悔的境遇。
就像千金小姐王寶釧,前期不顧父親勸阻選擇了“鳳凰男”薛平貴,后期則苦守寒窯十八年等待薛仁貴,最終卻換來的是丈夫的試探和厭棄。
這樣看來,父母的同意和支持顯然必不可少。
因為父母既可以幫助你理性評估和對方是否真的適合走入婚姻,又可以避免你被當下的激情沖昏頭腦做出后悔一生的決定。
對方的缺點,你真的了解且接受
正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而這也是“暈輪效應”下作用的結果。
關于“暈輪效應”,它是一種對他人的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 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它很容易在戀愛期間造成愛屋及烏的現象,但到了婚后,“暈輪效應”的不良反應則會一一體現出來。
比如婚前你以為對方會百般呵護,婚后對方則變成了愛理不理。
你以為對方變了,其實很大可能是對方本來就這樣。
只不過戀愛中你沒能將對方的缺點看清,從而造成了婚后這般局面。
當然,一開始雙方都會妥協。
可惜的是,缺點猶如習慣,但習慣往往很難改變,而那些未被看到的缺點,日后也就成為了婚后雙方矛盾的焦點。
久而久之,這些矛盾的焦點就把彼此最初的好感消磨殆盡,離婚就成了解脫雙方煎熬的方式。
因此,了解對方的缺點是為了避免偏見的存在,選擇接受則是磨合的關鍵。
吵架時,對方能妥善的處理矛盾
矛盾總會貫穿戀愛的始終,不管你和他處于哪個階段。
同時,吵架也最能檢驗出一個人處理矛盾的能力,以及他的情緒穩定程度。
而對方情緒是否穩定,那可比處理技巧還要重要。
畢竟,情侶間的小摩擦演變成大沖突,究其原因多是一方的情緒出了問題。
不再用理性化解矛盾,冷靜處理問題,轉而以自我感受為中心,強調你是過錯方。
從對事不對人,變成了對事也對人,激化了彼此間的矛盾。
加之,矛盾無法被預料,就更能考驗出對方對自己的尊重和關注達到了怎樣的程度。
以及面對沖突時,對方是否有擔當,能夠將心比心化解眼下的矛盾。
如果戀愛期間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走入婚姻后,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更是避免不了磕磕碰碰。
到那時拖著再試圖解決,一個是問題積攢過多,另一個則是雙方耐心不夠。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像定時炸彈一樣潛藏在你們的關系,要么找到適合的解決方式,要么長痛不如短痛。
你們在一起是不是有說不完的“廢話”
不知道你有仔細觀察過嗎?
人和人關系的遠近,并不取決于有過多么高質量對話。
相反,一起有說不完的“廢話”,更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放在愛情里,這點同樣適用。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總能激發起內心無限的分享欲,更愿意去傾聽,用心去了解。
這也是戀愛中最美妙的時刻,讓人愿意相伴一生的理由。
人生遇見一個能聊的來的不難,但找到愿意和你終其一生說“廢話”的人并不容易。
結婚中要是能選擇這樣的人,至少不會讓你以后的生活感到無聊。
甚至心靈可能還會被他的“廢話”所治愈。
換言之,如果這段戀情讓你變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也不愿和對方多說一句。
這種情況下,又何必勉強走入婚姻的殿堂呢。
誰也不想,婚姻到最后,由兩個人最初的熱鬧,變成了一個人獨自的孤寂。
對方是否能給你帶來“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是指從心理層面能引起他人正面情緒的能力,而一個能給他人帶來“情緒價值”的人,情商必然不低。
除此之外,他也會讓你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一個人。
這種價值感體現在你的感受有人回應,你的心情有人理解,你的需要被看見。
要說社會發展的到今天,基本的生活保障已然不再是個問題。
所以陪伴、尊重、理解這些所帶來的“情緒價值”,才會成為兩性關系中更為重要的存在。
正是對方有能力提供“情緒價值”,才讓你的內心不再感到孤獨,也讓彼此相處更加和睦。
說到底,“情緒價值”看的就是對方是否有愛的能力。
這份能力無關于學歷高低、無關于智商多少,更多代表的是一個人內心對他人的涵容度。
擁有這份涵容度,在彼此邁入婚姻后,才不會滋生更多的要求,以及抱怨。
同樣能夠共情你的情緒,讓好的關系流動,讓彼此受益,這樣形成的婚姻才有溫度,走的才會長遠。
好的感情能夠讓人受益終生,不好的感情則是滿目瘡痍。
高圓圓曾表示:“那個能走向婚姻殿堂的人,一定是可以舒緩你心中負面情緒的人,能夠做彼此心理醫生的人。”
是的,從戀愛走到婚姻,需要各自都達到自我內心的安定。
這種安定既有經濟上的穩定,家人的支持,也有彼此的理解、溝通的順暢。
只有雙方都帶來這樣靠譜且安心的感覺,這才是可以結婚的時刻。
文 | 實用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