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持續性的輸入、生活工作的無頭繁忙,致使表達欲的急劇下降。有時為賦新詞盡說愁。
1
看完遠藤周作的《沉默》,將電影《沉默Silence》移入收藏夾以待后續觀看。合上書,無言。說震撼可能有些過,但是淡淡的語調與略顯荒誕的故事,撬動的情緒后勁確實巨大的。對比《天平之甍》,同樣是宗教題材,最終均使我沉默。
大海依舊蔚藍
書中第一次觸動我,也是觸動司祭的,是當司祭想到:對比日本村民的殉教,是慘烈無聞的。而有的知名教輔殉教,或者說司祭想象中的殉教,是“充滿榮光、吹響號角的煊赫場面”。這一對比,在司祭眼中是天與地的差距。
第二次,是費雷拉神父的陳述。他對司祭說,日本教徒所信奉的,與他們所傳播的其實不同。日本教徒心中有自己理解的神。他們信奉的是一種“因地制宜”的神。這在司祭一開始就有所察覺。
第三次,是司祭質疑自己。質疑自己的堅持:是對于信仰的堅持,還是對于自己名聲的堅持。人啊,就是這樣左右為難。所以神只有沉默。在一切之外觀看,所以他才是神。
最終,司祭棄教。卻仍在余生,在私下默默傳教。
放下。
這與其他宗教信仰所提的“放下”,仿佛不謀而合。放下了成見、自身。讓真正無形的種子在沼澤中正確地生根發芽。無論形如何變化,內核才是真的。神不會拯救你,而是支撐你走下去。走下去,無論如何。
2
變化的形,是束縛的枷鎖。困住你的牢籠是枷鎖。而放飛你的自由也可能是枷鎖。跟風般夜騎鄭州的大學生中,有人不會覺得自己是在隨波。有人又會故作清醒般刻意逐流。
這場荒唐的夜騎,仿佛是多少人一生的縮影。蜂擁而至,攙扶相歸。仿佛想在脫口秀的機靈言語中找到生活的哲理,甚至生命的意義。而本質只是一場對外的表演、對內的任務。是在規則以內的輾轉騰挪、無奈將就。是蒙頭往前沖,直至懸崖峭壁。
以上,是這個紛亂難受顛沛的一周,以及持續焦慮內耗的未來兩個月的間隙喘息。
心平能愈三千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