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傳聞,螞蟻集團將重啟上市進程。雖然沒有得到官方確認,但相信應該也不會是空穴來風。
其實今年8月份,監管機構宣布阿里三年整改完成之后,螞蟻集團重啟上市應該也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了。
這標志中國管理層對于平臺經濟的整改告一段落。
而更深層次的是,阿里系作為民營經濟的標志性企業,阿里完成整改、螞蟻重啟上市,也象征著作為發展經濟“主力軍”民營企業,地位和作用重新獲得重視。
在如今經濟下行背景下,民營企業也需要承擔更多的復興經濟的重任。
螞蟻上市之路:四年浮沉,鳳凰涅槃
2020年,業務如日中天的螞蟻集團,估值超3000億美元。
而在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的同時,螞蟻集團也受到監管層的大力支持。那一年,監管層“光速”批準了螞蟻集團“A+H”的上市方案,“史上最大IPO”呼之欲出。
與此同時,螞蟻在杭州之江40億元拍地準備建總部,周邊房價應聲大漲。
螞蟻內部更是歡呼雀躍,隨著這個巨無霸IPO,又將造就無數個千萬富翁、億萬富翁。
但這一切,隨著馬云當年10月末在上海外灘的爭議發言而戛然而止。
馬云發言后一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馬老板那句“全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上市”,隨之也成為了鏡花水月。
之后的螞蟻進入漫長的整改期:接受巨額罰款,全面調整業務和人員、全方位合規改造、與阿里完成切割……
在一系列的動蕩中,螞蟻這兩年的業績持續下滑,估值也縮水超過7成。
不過鳳凰涅槃、否極泰來,隨著監管層的論定,阿里、螞蟻都結束了最困難的階段。
后續如果螞蟻能重啟IPO和順利上市,雖然估值遠不及從前,但也算是對一段歷史的交代,繼往開來、開始新的征程。
經濟下行期,民營企業需要擔當更多重任
阿里、螞蟻接受整改的這幾年,也正是中國經濟發生劇變的時代。
退潮的房地產和傳統產業,低迷的投資和消費,持續下行的經濟和稅收,不斷攀升的失業率,讓中國管理層也倍感壓力。
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為發展經濟的“主力軍”——貢獻50%的以上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民營企業自然也需要擔當復蘇經濟的更多重任。
阿里、螞蟻們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漫長的整改,似乎也是一種“巧合”。也許,正是寄托了官方對廣大民營企業的殷切期望:刺激消費、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發展經濟。
這些年在劇烈的“國民民退”進程中備受煎熬的民營企業們,接下來或許將被奉為“上賓”。在這個經濟寒冬里,迎來自己重新發展的“小陽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