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宣言》發布后,吉利體系的整合速度,或許比我們想象中來得更快一些。
11月14日,吉利控股發布公告,將向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股票代碼:0175.HK)轉讓其所持有的11.3%極氪智能科技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車對極氪的持股比例將增至約62.8%。同時,對領克汽車進行了股權結構優化,極氪將持有領克51%股份,領克其余49%股份繼續由吉利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
最近兩天坊間傳聞的極氪與領克的合并,也得以塵埃落定。
但也和坊間猜測的種種內容,以及“極氪‘吃掉’領克”這樣的明顯帶有傾向關系的表述不同,官方的公告只是顯示了吉利體系內各個公司的股權騰挪。
而在當天的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三季度業績電話會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桂生悅詳細解讀了此番整合的幕后考量,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明確了兩個品牌整合后的發展方向。
簡單概括,此次整合意在梳理兩個品牌的管理線條,實現效率提升,避免內耗,而未來領克與極氪品牌都將得以保留,但會在產品層面有更明顯的區隔。
下面是我們根據電話會議內容整理的有關此次整合的核心內容解讀。
為何采用股權收購方式整合?
桂生悅對公告進行了解釋,在整合前,吉利汽車、沃爾沃和吉利控股分別持有領克50%、30%和20%的股份,此次極氪收購吉利控股和沃爾沃持有的20%和30%股份,并通過向領克增資實現控股51%的目的。
采用這種方式的原因,是0175吉利汽車是母公司吉利集團最重要的基盤,過去很長時間,吉利集團都在吉利汽車需要的時候,將優質的核心資產注入吉利汽車,此次領克與極氪的整合,以及吉利汽車收購母公司持有的極氪股份,也是這一做法的延續。
“此次操作完成后,吉利汽車將成為極氪的絕對控股股東,同時透過極氪所持有的領克權益,從原先的50%上升到81%。”桂生悅說。
而從根本上講,此次整合完成后,吉利汽車和極氪的股權架構都會更加清晰明了,同時理順管理線條,并大幅減少了關聯交易。
此外,此番整合中,盡管沃爾沃退出了領克的股東,但依然會為領克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的發展提供支持。
事實上,領克過去數年在中國市場都獲得了盈利,但在歐洲市場依然是“初生牛犢”,品牌起步初期帶來了虧損,從而影響了領克的整體業績。但從去年以來,領克在歐洲的銷售業務與沃爾沃開展了充分合作,也在根本上扭轉了過去虧損的局面。
桂生悅透露,未來領克會與沃爾沃繼續加強合作,并且找到了更合適的合作方式。
此刻,戰略整合的最佳時間
“有一種說法是當年極氪從領克‘分家‘出來,現在極氪又把領克收購了,好像有一些帶著調侃式的說法,我認為是不完全正確的,準確的描述應該是極氪從領克發展、進化而來。”針對一些網友“兒子上位”的形容,桂生悅這樣說道。
極氪當年的獨立,有著那個時代資本環境、市場發展的特征,同時極氪在隨后幾年的市場表現,也的確完成了快速搶占新能源、智能化制高點,并帶動吉利汽車全面轉型的使命。
就像桂生悅所講,當初這樣的嘗試也有著很大的風險,畢竟在極氪001發布的2021年,中國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還不到15%,而吉利汽車自身的新能源滲透率也只有7.5%。
我們不能站在三年后以“過來人”的姿態去審視當時的決策,就像在2024年,極氪與領克實現戰略整合,也并不意味著領克的失敗。
整合,在現階段對于極氪與領克兩個品牌有著共同的正向價值。“如果不整合,無論是領克也好,極氪也罷,綜合競爭力一定是上不去的。”桂生悅說。
桂生悅談到,兩個品牌雖然有不同定位,但在售價有重合交叉的情況下,必然會帶來“同業競爭”問題,企業運營過程中也會出現相互影響的“內部矛盾”,站在吉利汽車的角度,這必然對整個0175上市公司的發展不利。
事實上,領克Z10的上市就是問題的一個集中體現,進入純電賽道的領克很難擺脫極氪的影子,如果產品“滿血”上市可能會影響極氪的市場,但平衡利益后拿出的產品,卻又被輿論詬病是極氪的“庫存貨”。而如果未來極氪進入到插混市場,其實也可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如果不整合,我相信這樣的事情會越出越多。”桂生悅說道。
另一方面,整合也可以幫助兩個品牌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投資和疊加花費的局面,站在吉利汽車管理層的角度,桂生悅直言:“0175是兩個品牌的大股東,我想如果出現重復花很多錢的局面,那么可以說我們的管理顯得非常‘愚蠢’,在座若是吉利汽車的股東,也一定看不下去的。”
兩個品牌的整合,可以在研發、架構、銷售等等層面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同時拉升規模帶來成本降低。這也是當下市場環境改變后,面對激烈競爭的一種必然選擇。
桂生悅總結了整合帶來的5點價值:
第一, 消除同業競爭;
第二, 品牌定位互補,助力產品組合提升;
第三, 產品架構統一,實現研發能力互補;
第四, 銷售網絡互補,擴大用戶觸及范圍;
第五, 規模經濟效益,推動降本增效。
此外,從上市公司角度考慮,選擇在領克低估值時間點進行戰略整合,對于吉利汽車、極氪而言都是最佳時機,“我們相信領克未來估值會不斷提升,而極氪的財務表現也在持續改善,有巨大的升值空間,所以現在是增持領克股份的最佳時機。”桂生悅表示。
他還透露了一個細節,即這次吉利汽車從母公司收購極氪股份全部采用現金支付,而非以往以股份和現金結合的方式,是因為吉利汽車希望保障小股東的權益不被稀釋,同時對吉利汽車未來發展有堅定信心,此外目前良好的現金情況也提供了條件支撐。
領克與極氪會走向何方?
盡管距離《臺州宣言》第一步,將幾何品牌并入到銀河品牌體系僅僅過了一個月時間,但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透露,通過合并,幾何經銷商納入到吉利銀河B網,整體的標準得到全面升級,對客戶和經銷商都帶來價值。同時,采購、技術、質量等等都實現了協同,減少浪費,提升效率。
同樣的價值,也會體現到領克與極氪。
安聰慧進一步明確了兩個品牌整合后的發展,他表示領克與極氪未來會保持雙品牌戰略,在市場端相對獨立,極氪定位豪華科技品牌,覆蓋主流豪華市場,領克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覆蓋中高端市場。
兩個品牌依然會保持品牌價值感和產品價位的區隔,以實現市場覆蓋的最大化,但會從產品層面進行梳理,以避免產品的市場沖突。
以車型來看,極氪將聚焦于中大型車型,而領克主打中小型車型。而以能源形式劃分,領克在小型車上聚焦純電,在中型車上聚焦混合動力;極氪在中型車上聚焦純電,在中大型車上聚焦混合動力。
而在技術層面,兩個品牌將完成最大化的協同,包括機械架構、電子架構、三電系統、智艙和智駕領域,通過2-3年的時間進行聚焦。
“我們在機械架構層面,會最大程度減少架構數量,在電子架構層面會逐步走向統一,智駕則要全面自研和統一的技術路線。座艙硬件、底軟保持一致,但應用層面會保留領克的flyme Auto和極氪的ZEEKER OS。”安聰慧表示。
在完成技術協同整合后,也會更好地改善供應鏈規模化效應和現有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此外,相關支持部門會完成組織優化和效率提升,以實現成本降低。
安聰慧預測了協同后的價值體現,比如研發投入可以降低10%-20%,供應鏈規模化效應可以降低成本5%-8%,產能利用率提升看降本3%-5%,行政部門的整合可以降低10%-20%成本。
此外,在渠道建設層面,領克與極氪也可以實現高度互補,極氪目前聚焦于一二線市場,而在三四線市場,借助領克的協同,可以快速覆蓋市場,并且降低渠道建設投入。
安聰慧還透露,在領克與極氪發揮協同效應的同時,極氪與吉利汽車在未來也會有進一步地協同,在研發、測試、制造等領域,實現大吉利控股層面的共享協同。
大公司視點
《臺州宣言》發布后,幾何正式并入吉利銀河品牌,此為落實宣言的第一步;10月21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收購寧波乘用車的全部股權,大幅減少了“0175”的關聯交易,此為第二步;而此次吉利汽車收購母公司持有的極氪股份,以及領克與極氪的整合,是落實《臺州宣言》的第三步和第四步。
此外,雷達汽車、翼真汽車的整合也在進行當中,而吉利也正在從大擴張時代,走向戰略整合的時代。
這也并不意外,早些時間互聯網曾經流傳一張“吉利系”產品的智駕方案表,幾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智駕方案,甚至極氪一個品牌就同時有Mobileye和自研方案,而最新的領克Z10又使用了路特斯方案。
如果說在大擴張時代,每個品牌都意味著新的機會,那么在如今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這樣的內部競爭帶來的是效率的降低和投資的重復,而站在0175吉利汽車以及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角度,實現收益的最大化才是當下的當務之急。
每個時代,或許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