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華為“界字輩”新成員--享界S9自8月6日上市以來,官方給出了“20天大定8000臺”的好成績,華為董事長余承東甚至自信地表示:“超出預期的開端。”
然而,其首份月銷量數據顯示,享界S9在10月份銷量僅為758臺,與之前的市場預期形成了極為顯著的差異。
剎那間,質疑之聲、看衰之音此起彼伏。
這款定位高端的純電轎車,在產品力上可謂誠意滿滿。相較于同級別競品,享界S9在尺寸上就展現出了"大將之風"——5160毫米的車身長度配合3050毫米的軸距,不僅超越了極氪001,甚至比肩燃油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型提供了單雙電機兩種動力系統選擇,最大續航里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16公里,完全解決了用戶的里程焦慮。
在配置方面,享界S9更是把"誠意"二字詮釋到了極致。即便是入門版車型,也標配了空氣懸架、全速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等同級別車型中需要加價的配置。特別是搭載的哨兵模式、透明底盤等黑科技,讓這款車在智能化程度上具備了與豪華品牌較量的底氣。
不過,理想的產品力并未完全轉化為理想的市場表現。數據顯示,享界S9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沉寂后,首月交付量為758臺。這個數字雖然不及小米SU7的"爆款"表現,但考慮到目前產能受限的客觀因素,這個開局也并非全無亮點。要知道,在40萬價位段的純電市場,能有如此表現已實屬不易。
縱觀當前市場,享界S9面臨的競爭壓力可謂空前。一方面是極氪001、小米SU7等新勢力的夾擊,另一方面還要應對奔馳EQE、寶馬i5等傳統豪華品牌的沖擊。
在這樣的態勢下,產品力或許不是制勝的唯一法寶,如何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才是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享界S9在智能化領域的布局可能會成為其突圍的重要砝碼。依托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該車搭載的智能座艙系統和自動駕駛功能都具備了不俗的實力。這種"軟實力"的優勢,或許能幫助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突破口。
展望未來,隨著產能逐步釋放,享界S9的市場表現很可能會迎來質的飛躍。但在當前"內卷"嚴重的市場環境下,僅僅依靠產品力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在營銷、渠道、售后服務等全方位發力,打造真正的品牌競爭力,才是享界S9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在這個風云變幻的市場中,享界S9的命運似乎正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上。首月758臺的銷售量或許算不上十分出眾,但將其視為一個起始點的話,此刻絕不是蓋棺定論之時。
就像當年的特斯拉MODel Y一樣,開局也不算完美,但是并不妨礙它成為汽車市場上的一段傳奇
實際上,S9接下來的市場表現,不僅關系到這款車型的成敗,更將成為判斷國產高端純電市場走向的重要風向標。
至于結果怎樣,時間會給出我們答案。
- 參考消息:
- 1、騰訊新聞. 享界10月成績單:月銷758輛?相差E級19倍,北汽還得靠奔馳
- 2、新浪新聞. 享界S9上市兩月首秀:銷量758臺,能否逆襲成市場黑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