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是海天一色的藍灣綠島,雨天則是輕紗籠罩,別具一番朦朧美,入眼皆是畫卷……”這兩天,寧波寧海縣強蛟鎮的渡口碼頭、大街小巷,一群“05后”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寫生實踐,一幅幅寧海灣美景躍然紙上。
學生們在寫生。
抬眼處,秋色盡覽;畫板前,筆走墨染。48名寧海知恩中學美術班的學生深深地被美麗的半島風光和濃郁的漁家風情所吸引,認真描繪著眼前的海灣、漁船、村舍、古戲臺。這里山海相接,自然景觀怡人,漁村房屋錯落有致,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散發著鄉村美感與時尚氣息,讓大家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同學,你們把咱們村畫得可真美,今年還來了好多大畫家!”村民們興致勃勃地圍觀一幅幅畫作,感受著眾多學生與游客給村里帶來的人氣和活力。當地持續開展的著名畫家作品展、校地合作寫生采風等藝術活動,吸引了大批文藝愛好者接踵而來,成為寧海灣最美的人文風景。
學生們在寫生。
幸福生活描底色,和美鄉村入畫來。“寫生不僅僅是臨摹,還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并在創作中注入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情感與詮釋,情景交融的藝術作品才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帶隊老師王宇霄向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他欣喜地表示,面對難得的寫生素材,學生們創作熱情高漲,進步非常明顯。
寧海是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的故鄉。為傳承大師遺風,知恩中學自2006年設立美術特長班以來,培養了一批批高層次美術人才,被中國美院定為優質生源地,有力打響了寧海“書畫之鄉”的藝術品牌。
強蛟鎮知恩中學藝術創作基地成立。
日前,知恩中學美學藝術創作基地落戶強蛟。“除了小鎮風貌適合繪畫寫生外,我們更看重這里完善的配套設施與寫生服務。”該校黨委書記胡一民說,作品創作來源于生活,師生們通過社會實踐與思政實踐,用心感受這片土地的古老與現代,傳統與時尚,以寧海灣為創作藍本,講好寧海故事,推廣寧海的美麗形象。
強蛟鎮海洋文化歷史悠久,擁有“國寶級”古戲臺、宋代遺址四顧坪等民俗地標,也有海洋生物博物館、古船博物館、漁文化館等人文科普地標。交相輝映的人文景觀,吸引眾多藝術院校師生和文藝工作者前來采風創作,一座座民居老宅化身為書畫室、文創室、特色民宿,催熱了“寫生經濟”。
“今年8月我們半島文薈文旅融合綜合體落成,總面積超2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數百人的采風創作,目前接待藝術游已達上萬人次。”強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與當地藝術學校結對,還與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高校團隊不定期在此開展寫生創作、藝術交流等活動,“藝術灣”創建成效顯著。
悠悠寧海灣,因藝術多姿多彩。藝術在這里融入鄉村,漁村變景區,土特產變伴手禮。寫生經濟的興起,直接帶動當地民宿、咖啡店、漁家樂等旅游業的發展,甚至衍生出了寫生用品生意,“筆墨生金”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注入嶄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