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水月雨發(fā)布會整的大活兒,一堆新品之中毫無疑問從起名的角度,最吸引我的是這個KADENZ終章,作為水月雨K系列的產品,起這樣的名字,難免讓人覺得是有意終結比賽的完全體新作,尤其聯(lián)合之前留下印象深刻的所謂“旗艦級、性價比、高素質”為主要特征的K系列“刻板認知”,就更是大大增加我對這款耳機聲音表現的興趣,所以在一段時間的使用過后,分享一下感受。
多說一句,標題有點務虛,不像以往直截了當表達我對文章內產品態(tài)度的總結提煉,其實某種程度,這篇文章也不想只作為簡單的產品賣點羅列,聲音簡單描述,多少我也想夾帶點私貨,一些我個人對于水月雨這個品牌,算是一路見證體驗過來的一些個人感想。當然,務虛的東西肯定基于務實,不會灌水很多有的沒的。
標題的事,先賣個關子,進入正題,篇幅有限開箱簡單略過,好看的封套繪面,對開門的儀式感開盒方式,豐富的配件,大概如此。特別一提,KADENZ原配線材是4.4mm插頭,隨機附帶有4.4mm轉3.5mm轉換線,以及自家ECHO-B小尾巴,硬解32bit/384kHz以及最重要的能夠連接后使用MOONDROP APP接入水月雨的共享調音社區(qū),即多達9段的PEQ方案共享,進行聲音自定義。以及三種不同規(guī)格的出音導管,沒有用不同的濾網密度調整三頻的量,做物理EQ,而是用不同的尺寸來協(xié)助不同耳道形狀的玩家,獲得更適合自己的半定制混響最佳位置,幫你找到屬于你的“甜蜜點”,可玩性更進一步,完成度也是高了不少。
外觀部分,還是傳統(tǒng)的造型,腔體用了MIM冶金粉末工藝制成,這個確實是有邏輯講,密度結構和造型自由度是一方面,內腔表面細微不規(guī)則平整度也確實有所謂的駐波抑制效果,美觀度層面加了一層高目數噴砂處理,簡而言之就是啞光。其他各種光影交錯的多棱面切割效果,從實用性角度上講,有兼顧人體工學,沒有為了強凹造型,讓你戴上之后,腫脹酸痛,本末倒置,這點還是比較成熟。
單元的部分,作為所謂的K系列終結者,我以為只是在原有的動圈結構之上,做些小修小補,點到即止,如標題所言,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保守但也合乎邏輯。實際了解下來,這個所謂一年半的研發(fā)耗時,確實也有些成果,這個被官方稱之為“第二代專利超線性動圈單元”的核心構件,專業(yè)的術語我就不搬運了,簡而言之我的理解是極盡可能的將結構的設計與制造,做到了數字量化、精確控制。
不規(guī)則的磁路,獨特設計的氣壓平衡通道、拱頂型透氣裝置、外側波導等等,是將其自家主打的所謂科學化推演后的最佳優(yōu)化模型,實體化的在制造中實現,讓數據層面的模擬效果,變成現實可觸摸、可感受的結果,這個能力我覺得是水月雨能把K系列再做出新的突破,用KADENZ給這場多年迭代的經典K系列,畫上一個不止于句號的嘆號,也是這個品牌能快速占領市場獲得口碑的核心競爭力。
振膜的材料部分,也有改變,TAC鉆石鍍層球頂復合振膜有別于之前的DLC類金剛石符合材料的家族化設計,在球頂部分,選擇基材為LCP液晶聚合物,加之SP3鍵遠高于DLC的更高剛性人造鉆石層沉積復合而成,我理解就是在化學層面關于碳的使用上,又有新的不同,同時在動圈振膜的懸邊部分,選擇柔性高阻尼聚氨酯材料,此所謂三種不同材料的復合而成的振膜,也是升級的客觀所在。
這里夾帶點私貨,對于動圈耳機這個古老的品類,想要開出新的花朵,多半是依賴磁鐵的強度發(fā)展,更合理的結構設計,以及最重要的振膜的尺寸和材料選擇。水月雨不說K系列,就從最早一戰(zhàn)成名的花灑到后面的種種,一路走來仔細看就會發(fā)現他們從來沒有停止對材料的探索,這點也是成長性的體現。這種不停止探索的因,決定了是嘆號不是句號的果,也如標題而言,亦是未來可期的省略號的來源所在,令人總是可以得到驚喜,又繼續(xù)暢想新的驚喜……
說回正題,KADENZ的客觀層面設計種種說一堆,其實只是想證明,聲音層面的與眾不同是有著物質層面的客觀變化為源頭,所謂的升級換代也不是換殼為本。使用KADENZ搭配自帶ECHO-B小尾巴接駁手機聆聽流媒體,初聽開聲最大驚喜是聲場,寬大清晰是一方面,自然寬松,氛圍合適這是重點,與以往的清晰清楚干凈利索毫不拖沓的機械性準確的素質表達風格不同,KADENZ這個嘆號,畫出了一絲藝術風格的調音苗頭。簡單形容,以往的K系列給我的感覺,像是一個練鋼琴的孩子,不斷地每天鍛煉機械記憶,然后去考級,最終呈現的作品,無限趨近于正確,而今天的KADENZ給我的感覺,更像是考試滿級后,有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再彈后,有了為自己的表達和風格,也更具藝術色彩,人文氣息。當然需要提示的是,作為復合材料的動圈耳機,必要的煲機是需要考驗一下你的耐心,但不煲機并沒有明顯缺陷的底線,也是成熟品牌該做到的,即我可以錦上添花,但不能是雪中送炭,不煲機不好聽,那只是為產品設計失敗找的借口托詞。大概幾十小時的略超正常聆聽音量的煲機過后,KADENZ的聲音會呈現更為寬松自然的氛圍感表達,尤其在低頻部分,更為生動。
若只說“寬松自然”四字,實屬是定性而非定量,雖然聽感這事也確實很難量化,但盡可能的具象化表達也是我認為分享聽感的文章該做的事。具體拆解這四個字,是在以極低頻細節(jié)豐富呈現的基礎上,造成下盤殘響豐富,肉感十足,但同時瞬態(tài)表現極好及低頻量感并不夸大,所以最終呈現松軟舒適的低頻氛圍,且沒有拖沓模糊,在素質解析表達正確的前提下,往聽感友好型,又進了一步,請一定注意,前提是素質表達正確,而非失真涂抹,如果為了聽感友好,妥協(xié)正確,那就是本末倒置,也不符合水月雨的科學玩法。在上盤,以往的正確是快速,敏捷,靈活,亮而不刺,這些都屬于鋼琴考級里的準確,如節(jié)拍器一般準確,但是表演表達,下手的輕重緩急,是應當允許有些許不同,KADENZ的上盤在保證銳度清晰度,以及亮度和向上延伸的前提下,多了一絲柔,是點到位止一種刺激,是我可以金光四濺,但就不,這與高頻延伸上不去不同,是能夠給到信息量,極高頻有量,只是調整了一個適量的點,找到了那個水月雨想表達的風格的點,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素質挑不出毛病,上盤沒有瑕疵,多了一絲柔和的擴散感。整體來說,如果將氛圍感豐富,樂感好,聽感友好,視為HuFi,那我覺得某種程度上KADENZ是有這個傾向,但KADENZ好的聽感并不是來自音色的過度調整,三頻的水床效應有增有減,音染失真的多與少,而是在原有K系列正確的底子上,通過那些專有名詞堆砌的手段調整出來的,非失真且全面均衡的自然呈現,三頻均衡分布,細節(jié)真實清晰,素質解析足夠基礎上的一種“寬松自然”。
總的來說,KADENZ的解析素質,聲音基本盤的諸如聲場橫縱,分離定位,音色準確,瞬態(tài)動態(tài),密度厚度等等考核項目,毫無疑問都是依舊高分通過,尤其結合999元的定價,這些也足以為K系列畫上圓滿的句號。而新材料新結構的使用,帶來的全面自然寬松的聽感層面的藝術性表達,則將這個句話推高成為感嘆號,是超過我期待的驚喜,我其實一開始就以為是個極端素質化表達,解析入木三分,聲音冷峻無比正確的東西,實際聽完確實與我的預想有差異,有驚喜,有新鮮感。此外,省略號的部分,一方面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水月雨以后的作品會讓我有期待,想要再次被驚喜。同時,我也隱約覺得,這個所謂的二代動圈結構,也不可能止步于此,也許說不定,KADENZ終章這個名字,只是為了湊個K開頭的單詞,并非真的要終結比賽,當然這也要取決于,對于動圈這個古老結構的研究,還能有那些更上一層樓的創(chuàng)新,這也對水月雨的全體創(chuàng)作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了,牛角尖要是鉆不動,也可以就說,KADENZ確實是終章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