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蛋???????
提起內(nèi)娛叔圈,縱使頭部交椅更替頻繁,李光潔始終是被認(rèn)證為“甜叔”的存在。在近期熱播的《小巷人家》里,李光潔又飾演了一位與“甜叔”氣質(zhì)非常相符的角色——林武峰。
劇中,林武峰睿智、有擔(dān)當(dāng),對妻子宋瑩寵愛有加,是整個小家庭的依靠。宋瑩出門懟打擾休息的人,林武峰默默跟上去給她披衣服;宋瑩需要上夜班,林武峰有時間就騎車接送她;宋瑩生理期,林武峰便去廚房給她泡紅糖水。“不是林工是老公”、“李光潔演進了甜寵賽道”、“內(nèi)娛河道英”“李光潔 人夫感”“李光潔 叔圈天菜”等微博熱搜連環(huán)霸屏。
李光潔告訴骨朵,他并不介意大家給他貼標(biāo)簽,任何所謂的標(biāo)簽都是觀眾對他飾演的角色的認(rèn)可。而能夠再次演好林武峰這樣一位理想型,離不開李光潔對林武峰的“相信”,他成功塑造出了角色的真實感和信服力。
01
愛妻者,不爹味
前幾天,小紅書上有人發(fā)帖問:“林武峰有缺點嗎?”網(wǎng)友回復(fù):“缺點就是不能像蛇瓜一樣量產(chǎn)。”在大多數(shù)觀眾的心目中,林武峰簡直完美,既體貼妻子也愛護兒子,是典型的學(xué)歷高、顏值高、情商高的“三高人群”。
“林武峰其實有性格木納的地方。有一場他和宋瑩、黃玲坐在院子里聊天的戲,臺詞里說到,林武峰剛到工廠上班的時候,廠長讓主任給自己倒水,說了句‘別太滿。’林武峰也跟在廠長后面讓主任給自己倒水,還說了句‘別太燙。’”李光潔說,從這場戲可以推測出,林武峰不是從一開始就很完美,他是一個逐步成長起來的好男人。
而林武峰的好,重點體現(xiàn)在他與宋瑩的愛情上,小到給妻子抹遞風(fēng)油精、倒洗腳水,大到滿足宋瑩的每個愿望。宋瑩要買電視劇,林武峰說,“買!”宋瑩要買冰箱,林武峰說,“買!”宋瑩猶豫買不買金鏈子,林武峰還是說,“買!”以及,林武峰有一句臺詞,是對宋瑩說:“你高興,是咱們家最大的事。”
“不是有句話叫做始于顏值、忠于人品,宋瑩和林武峰之間就是這樣。他們認(rèn)準(zhǔn)了對方,尊重對方,也最大程度地允許對方做自己,一直保持著戀愛的感覺。所以,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七年之癢、“左手摸右手”等多數(shù)夫妻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李光潔認(rèn)為,宋瑩和林武峰的愛情是沒有保質(zhì)期的。
與此同時,觀眾對林武峰的喜愛還在于他身上沒有“爹味兒”。雖然,林武峰作為小巷里曾經(jīng)學(xué)歷最高的人,教育孩子、給予同齡人建議的戲份并不少,稍有不慎就容易走入“大教育家”的形象誤區(qū)。
“林武峰善于輸出,不過他的重點不是輸出,而是自己輸出的觀點是否能夠幫助到其他人。比如,宋瑩好幾次都讓林武峰去找圖南聊聊莊家的問題,林武峰每次都會先告訴圖南,你現(xiàn)在大了或者你是個大孩子了,有很多事情你自己是明白的,我只是給你提供一些其他看問題的角度。”
包括在吳建國擅自更改女兒珊珊志愿這件事上,林武峰與宋瑩、黃玲等人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大家都為珊珊打抱不平,但是林武峰意識到了,如果大家不能替老吳負擔(dān)姍姍的學(xué)費,就不要摻和別人的事情,也許老吳做的這個決定,已經(jīng)是最好的決定了。林武峰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發(fā)表評論。”
李光潔也相信,現(xiàn)實生活里一定會有林武峰這樣的好男人。“我有一個朋友看完劇跟我說,她與丈夫結(jié)婚20多年了,她的丈夫就跟林武峰一模一樣。我爸也是,我從小到大,現(xiàn)在我都40多歲了,也沒見他跟我媽吵過架。林武峰這樣的男人在生活中蠻常見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大家見到林武峰這樣的好男人反而失去了八卦的興趣,覺得沒什么好說的。”
或許,正是因為李光潔能夠充分理解林武峰,林武峰才會在鏡頭下如此真實。就像網(wǎng)友給出的那句評價:“李光潔是在演人物,而不是演人設(shè)。”
02?
給表演做做減法
《小巷人家》的故事背景設(shè)立在蘇州,劇中少不了吳儂軟語的出現(xiàn),但是林武峰一直說的都是普通話。
“我的觀念可能跟其他人不太一樣,我覺得角色的地方屬性并非只能用口音來凸顯。就比如說,我自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但是我們大學(xué)宿舍住了5個來自東北的同學(xué),以至于我四年大學(xué)上完,練成了一口東北話,那我難道是東北人了嗎?還有一點,我是煤礦子弟,我從小生活的大院里全國各地的人都有,有溫州人、天津人、東北人,但是他們交流使用的語言也主要是普通話,而不是方言。”
另一方面,李光潔還提到,林武峰作為從福建考到上海,在蘇州工作最后又落戶廣州的人,他一定更愿意去說普通話。
“從某種角度上說,林武峰作為外地人剛到蘇州的時候,會不會因為自己的外地人身份而感到些許自卑,因此要努力地改掉鄉(xiāng)音,努力地讓自己的普通話說得更好一點。而像蔣欣和閆妮老師,她們的角色本身是蘇州當(dāng)?shù)厝耍运齻兌寄繕?biāo)明確,要在臺詞里用很多蘇州的方言句子。”
事實上,李光潔針對方言臺詞做出的“減法表達”,為林武峰這一角色賦予了更多層次與厚度。而同樣的“減法表達”,還體現(xiàn)在李光潔對于林武峰這一角色的表演上,他選擇了更為生活化的表演方式。
例如,當(dāng)林武峰在戲中充當(dāng)“背景板”的時候,即使沒有機位聚焦在他身上,他也時常盯著宋瑩,眼神相當(dāng)有愛。有網(wǎng)友截出了這些眼神戲畫面,#李光潔 眼神戲#也登上了熱搜,引發(fā)熱議。
“應(yīng)該怎么解釋去設(shè)計‘眼神戲’這個事呢?其實整部戲都是大家設(shè)計過的,演員要跟著劇本去設(shè)想每一場戲、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稱之為對于角色的詮釋。可是一旦到了現(xiàn)場,我也要把這些所有的設(shè)計都忘掉,給表演做減法,避免過重的表演痕跡。”
李光潔解釋,林武峰非常愛他的妻子,都說眼底的愛意是藏不住的,如果觀眾看不到林武峰眼睛里的情感表達的話,那么他做出的其他充滿愛意的動作就約等于“白做”了。眼神、肢體等一切身體語言都是演員的表演工具,演員要學(xué)會使用這些“特殊工具”。
從《杜拉拉升職記》里的王偉到《風(fēng)吹半夏》里的趙壘,再到如今《小巷人家》里的林武峰,李光潔對這類理想型男人的把握愈發(fā)成熟,屢屢出圈。
“這么多年,我也演過各式各樣的角色,但這些人物格外地被大家關(guān)注到,一是這些劇的播出效果好,其次,可能也因為大家確實都太想身邊能有一些這樣的好男人了。我也想祝福所有的人,都能春天種下一個林武峰,秋天的時候收獲一個林武峰。”
與其說是李光潔在出演理想型角色,不如說是這些理想型角色通過李光潔的身體,走到了觀眾的面前。宋瑩感受到了林武峰的愛,觀眾也從中這份愛中感受到了一位演員的演技和魅力。
03?
選團隊比選劇本重要
拍攝期間,李光潔時常感覺自己回到了小時候,想起了在煤礦大院里生活的時光,也想起自己小時候像林棟哲一樣淘氣。
當(dāng)然,這份熟悉感,還源于《小巷人家》這部劇在實景布置、現(xiàn)場打光和情節(jié)設(shè)計都極盡貼合了那個時代,以及很多恰到好處的臨場發(fā)揮進一步加深了劇情的日常感。
例如,第27集里,宋瑩要回蘇州處理停薪留職的事情,林武峰在送宋瑩上出租車的時候,差點把自己的皮包落在了車上。車都起步了,林武峰突然想起了什么,拍著車門讓車停下,“我包,我包。我包!”
“這段落包的情節(jié)是我提前想好的,但沒有跟蔣欣老師溝通過,她當(dāng)時真以為我是不小心把包連著她的行李一起放在車上了。我還跟她說,我們兩個合作這么多年,一直挺默契的啊。”
李光潔說,拍攝現(xiàn)場還有非常多有意思的事兒。第22集里,莊圖南送林棟哲來廣州的新家,大家一起坐在沙發(fā)上吃飯,林武峰站起身給兒子拿醬油,一伸腿差點把小矮桌掀翻了,后來又笑著坐下。這一段也是李光潔的“現(xiàn)掛”,林武峰時隔一個多月再次見到兒子的激動之情通過這一個小小“意外”躍然熒屏之上。
“還比如說洗腳的情節(jié),其實也是我跟蔣欣老師自己琢磨出來的。劇本上,有很多林武峰和宋瑩兩口子聊天的戲,我們想著,他們也不能天天坐在家里就硬聊啊。什么事情是能一起做,又不耽誤聊天的呢?坐在一起洗腳就比較符合這兩個條件,能讓我們相對自然地開始切入一個話題,聊些東家長李家短。”
劇中的幾位小演員也為片場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李光潔回憶,飾演棟哲1.0和2.0的小演員總是特別餓,每當(dāng)拍到吃飯的戲,他們都吃得好香。“我每次都要問他們,剛剛劇組放飯的時候你們沒有吃嗎?導(dǎo)演也說,你們這個時候吃蛇瓜已經(jīng)吃膩了,吃得有點惡心了,不要吃得這么香。尤其1.0會回,‘可是導(dǎo)演叔叔,我覺得很好吃呀。”
談及拍攝現(xiàn)場氛圍和專業(yè)度,李光潔更是絲毫不吝嗇對正午陽光的贊許。“我們這個組,整個導(dǎo)演、美術(shù)、置景都下了一番功夫,盡最大限度、最短的時間讓演員去相信這樣一個時代,相信有這樣的人物關(guān)系,相信自己所扮演的這個角色。”
這次接下林武峰這個角色,也與李光潔前幾次跟正午陽光的合作經(jīng)歷都相當(dāng)愉快有關(guān)。不僅是他與這支團隊彼此了解、信任,而且李光潔認(rèn)同這部劇里的很多觀念,包括家庭關(guān)系、育兒觀念、鄰里關(guān)系的處理方式。從這一點上可以發(fā)現(xiàn),在挑選角色時,李光潔習(xí)慣秉持著“選團隊比選劇本重要”的原則。
“我不拒絕任何類型角色和設(shè)定,就像我也沒有一直演’好男人’。我更加在意選擇團隊,有些合作的順利的團隊,無論與他們一起拍什么,我都會覺得比較心安,讓我有更多的精力去負責(zé)我的那部分的工作。綜藝、電影、話劇也都是這樣,我都愿意嘗試,但首先還是看團隊。”
“就像今天如果不是你跟我對話,或者你對話的不是我,可能聊的是同樣的內(nèi)容,但是出來的文章都不一樣。這個行業(yè),太依賴人了。”
這句話也許也解答了為什么觀眾會認(rèn)為李光潔的林武峰是無可取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