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騎豬英雄
文章來源 |格隆匯樓市
終于,一線城市,上海打響了取消“豪宅稅”的第一槍。
下一步就看 北上深了。
強化“止跌回穩”任務
雖然上周在3部門下發的《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中,已經預告一線城市會跟隨全國標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標準。
但何時落地,樓市還是沒有什么準信。
所以買賣雙方都在觀望中。
現在,上海率先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取消了個人轉讓5年以上非普通住房2%個稅,轉讓2年以上住房免征所有住宅增值稅,以及家庭唯一住房且二套住房140平以下,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140平以上住房,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二套住房140平以上,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此前,上海房產交易個稅征收,非普通住宅,即使滿5年也是全額征收*2%;
增值稅征收以5年及是否為普通住宅作為劃分,非普通住宅無論是否滿5年,都征收增值稅。
契稅征收以90平面積作為征收分界線,二套則不區分面積征收3%。
而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上海樓市有將近200多萬套“老破小”,若沒取消普通住宅或非普通住宅認定標準,那么有相當一部分房源,都是需要繳納交易稅費的。
可以看到,如果取消“豪宅”,一下便能節約大幾十萬的稅費。
在過去,上海二手房交易過程中,最讓買賣雙方頭疼的問題就是交易成本,其中包含的稅費占了摩擦成本的大頭,即使是“老破小”,也難以避免這一筆稅費。
同時,這項政策的落地,也意味著樓市方面,調控層是要不惜一切都要完成“止跌回穩”的任務了。
因為作為一線城市樓市風向標,上海10月二手房的成交量已經突破低位,回到近2.5萬套的高位。
并且截至11月12日,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上海二手房累計已經成交10514套,11月整體破兩萬的記錄大概率會保持下去。
而從全國層面看,今年6月以后,全國層面的新房住宅銷售量也已經表現出下滑收窄的走勢。
基本上可以看到,樓市的成交量在走穩。
所以,“豪宅稅”取消后,不僅有利于本身有置換需求的豪宅群體,實際上一些普通的“老破小”交易也是受惠的。
這對市場而言,要比任何刺激性的政策,都要實惠。
豪宅風向標
為什么是上海率先落地?
“豪宅稅”的取消,不僅僅是有利于上海豪宅在交易環節節省稅費,還可以帶動全國豪宅活躍起來。
一方面,上海作為這一輪樓市的龍頭,基本上每次托底的政策推出后,北上深都會快速跟進。
比如北京方面,在今年9月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提到,適時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另一方面,上海豪宅是全國豪宅風向標。
一是上海豪宅今年以來走出了獨立行情。
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上海年內共產生了30個“日光盤”,其中均價10萬元/平方米的豪宅盤就有17個“日光”,占比接近六成,單價15萬元/平方米以上的日光有8個,占比接近三成。
二是上海豪宅有韌性。截至9月29日,上海總價3000萬元以上豪宅成交了1817套,較去年全年941套,增長93%。
其中,單價20萬元/平方米頂豪突破百套,達到112套,是過去四年同價格段成交套數之和的1.7倍。
并且在四個一線城市中,上海豪宅成交量是處于領先地位的。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無論是總價1000萬-3000萬房源的成交量,還是總價3000萬-5000萬房源的成交量,又或者是5000萬以上的房源成交量,都遠遠大于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的。
所以,上海取消“豪宅稅”,是豪宅信號和市場信心的一次釋放。
對于交易稅費的大幅下降,可以間接促進更多的購買力加入置換的隊伍。
現在稅費大幅縮減,更多人加入置換大軍,“豪宅”反而有機會變成交易的剛性需求。
如今上海已經落實“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標準,接下來就看北上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