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26日,享年七十歲的冬皇——孟小冬,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她生命中出現的兩個重要男人對普通人來說,是多么高不可攀,一個是身段唱腔名滿天下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一個是上海灘青幫大亨杜月笙,但卻讓她心力憔悴,都讓她承受了不被承認之苦……
少年成名,漸成偶像
1907年12月19日,孟小冬出生于上海的一個梨園世家,本名令暉,因生于寒冬臘月,藝名便取為小冬。她的父親叔伯都是京劇演員,在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孟小冬從小對戲曲耳濡目染。
孟小冬童年本應無憂無慮,跟隨著父輩的腳步徜徉戲曲世界,但因為父親一場疾病,加速了她步入戲曲世界的腳步。作為家里的頂梁柱,父親中風,沒有了收入來源,家里還有弟弟妹妹。父母無奈,只有把還在讀小學的長女9歲的孟小冬,交給她的姨夫仇月祥開蒙,學唱老生。
孟小冬每天要學習和練習大量技法,如踢腿、唱腔、身段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加上天資過人,勤學苦練,到拜師后的下半年,孟小冬終于等來了初次登臺的機會。她在客串《烏盆記》后,反響驚人,令內外行人稱贊不已。
在無錫、上海、漢口登臺演出后,1925年孟小冬與師傅抵達天津。梨園行有句俗話:“北京學藝,天津唱紅,上海賺錢。”天津演出期間,孟小冬成了青少年的偶像。之后,首登北平,一出《四郎探母》一炮而紅,演出不斷,生活漸漸穩定,全家定居北平,這也為后面遇見梅蘭芳劃下了緣分。
定情“伶王,遭受冷落
某天,中國銀行總裁馮耿光在家中設宴,特邀梅蘭芳與孟小冬拍戲,二人在堂會珠聯璧合,從此梅蘭芳唱堂會《四郎探母》這一出,必定請孟小冬合演。在馮耿光和文人齊如山的撮合下,梅、孟二人在堂會上相遇次數日漸增多,彼此暗生情愫。
后來,齊如山等人來到孟小冬家提親。在當時,梅蘭芳已有大房王氏、二房夫人福芝芳。孟父一了解情況,怎么可能讓女兒坐偏房?齊如山表示,大房王氏因病在天津療養,家中實際只有二房,但如果二人成婚,婚后兩人會在另外一處生活,不存在正室偏房。這樣一來,孟父和孟小冬自然歡喜。
1927年農歷正月二十四,20歲的孟小冬終于在穿了多年戲服后,穿上了夢寐以求的鳳冠霞帔,嫁給了年長她十來歲的梅蘭芳,這也意味著她不能登臺拋頭露面了。當時的世界就是這樣,同為伶人,作為男人的梅蘭芳依然可以登臺,而她只能在家中自憐。
然而,孟小冬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臨窗學畫畫、習字、書法,也許如果就這樣歲月靜好,孟小冬會一直幸福下去。一場殘暴的血案打破了寧靜的生活。
一個對孟小冬迷戀走火入魔的男學生,因為得知她不再登臺,把憤怒的矛頭對準梅蘭芳,要用一把手槍去暗殺他,但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梅蘭芳友人張漢舉被殺害…
一時流言蜚語滿天,大報小報大做文章。二房福芝芳是個極有城府的人,她早就得知梅蘭芳“金屋藏嬌”,卻不動聲色,而是在血案爆發后,大肆攻擊孟小冬。梅蘭芳并沒有選擇陪伴孟小冬,而是安撫福芝芳。才結婚不到一年,孟小冬覺得受到冷落,在《北洋畫報》上看到梅蘭芳去天津演出,并攜帶福芝芳后,大為傷心。哪有什么不分正室偏房,她孟小冬還是低人一等!
這之后,孟小冬郁郁寡歡,聽從父母建議,準備復出唱戲,但沒想到一件事的出現更加惡化了她和梅蘭芳感情危機。聽聞撫養梅蘭芳的伯父逝世,孟小冬戴白花前來參加葬禮,卻被梅家真正的女主人福芝芳命令下人攔在門外,并用腹中孩子作威脅。梅蘭芳沒法子,只得請孟小冬舅父將孟小冬勸了回去。此時孟小冬覺得是多么可笑啊!嫁給梅蘭芳三年,卻未能踏進梅家半步。半年后,孟小冬向梅蘭芳提出解除關系。
順從杜月笙,做人情婦
在與梅蘭芳分開后,孟小冬過得瀟灑,平時勤練書畫,并在天津北平兩地演出,努力打拼未來,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命運就是這樣,又把她推向了另一個男人。
1937年,30歲的孟小冬受邀來到上海為黃金大戲院開幕剪彩。曾經的結拜姐姐姚玉蘭邀請孟小冬住在她家,萬萬沒想到,這個好姐妹,竟然把她送給了她的丈夫——杜月笙。
姚玉蘭是上海黑幫頭子杜月笙的四姨太,她早知杜月笙對孟小冬有意,所以趁著晚上孟小冬睡著之際,把杜月笙找了過來……
孟小冬反抗不成杜月笙,又被杜月笙巧嘴說動,從此,順從地成為了他的情婦。之后日軍攻占上海,杜月笙與姚玉蘭逃往香港,孟小冬暫避北平。過了一年,孟小冬去香港,住了數月便又回北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杜月笙趕往重慶,三年后回到上海,突然想到孟小冬,叫人寫信讓她速來。孟小冬和杜月笙開始了同居生活。1946年,姚玉蘭帶著兒女也來到上海,感覺杜月笙的冷淡,臉上總有不快。孟小冬見此,向杜月笙辭行去往北平。1948年,孟小冬收到姚玉蘭親筆信,又來到上海與杜月笙和姚玉蘭同住。
1949年,孟小冬與杜月笙遷往香港,這段時間里,杜月笙疾病纏身,又沒有名分,孟小冬很不快樂。在杜月笙提出搬去法國時,孟小冬在心中忍耐之時,嘴上淡淡說:“我跟著去,算使喚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就這一句,把杜月笙點醒了。1950年秋,63歲的杜月笙終于給了43歲的孟小冬一個名分。
1951年,杜月笙逝世于香港,孟小冬分得兩萬美元遺產。后與姚玉蘭失和,孟小冬搬出了杜公館。直到1967年,60歲的孟小冬與身在臺灣的姚玉蘭通電話,兩人才重歸和好。1977年,70歲的孟小冬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離開人世。
一代戲曲大師孟小冬生命中出現的兩個男人,一個是自己選擇的,一個是被迫選擇的,自己選擇的短暫感情、不被承認,被迫選擇的風雨半生、沒有名分。兩段感情都是不幸的,但不幸中也蘊含著幸運,在受梅蘭芳冷落的時間里,孟小冬學畫習書、復出登臺,充實著自己的生活。在與杜月笙感情的糾葛里,適時前行、退步,時刻認清自己的位置處境。這兩次感情雖說是不明智的選擇,但在選擇后的處事風格中,隱約透露著孟小冬個人不依附他人的獨立意識和精神,而最終杜月笙給她的名分也算是多了一份安慰和溫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