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公眾號各位玩家的喜歡與支持,也讓我的公眾號自創立以來,閱讀量和關注人數首次幾何倍數的增長。謝謝。
那么咱們承接上集,說一說下集:
當年購買PSP時,看到游戲店正有人玩xbox360上的使命召喚2,畫面并沒有給我帶來多大的震撼。
直到忘了是從哪里看到《戰爭機器1》的游戲畫面了,當馬庫斯奔跑的特攝畫面出現,緊張感、壓迫感一下子就上來了,也就是因為這個游戲讓我想購入這臺主機。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游戲的哪個場景有印象,我是首次見到狂暴女獸人時,那狂暴的表現真的氣氛到位。
如果設定不是瞎子,如果沒有黎明之錘,我想這一戰將會很艱難吧。
另一個要說的游戲并非xbox360的獨占,而是育碧開發的《刺客信條》我光看這段宣傳動畫,就完全被這個游戲吸引了。對這個游戲的風格和設定都很期待。
可實際發售后,在我終于玩到這個游戲時,我卻挺失望,因為我沒有想到這個游戲并不是我想象地真正發生在刺客時代的作品,而是由現代刺客的后裔通過祖先流傳給子孫的殘存記憶一點點用科技來復原的場景。
這一設定對于我來說游玩的投入感大打折扣,一直覺得是個敗筆。我是先玩的2,說實話很喜歡艾吉奧這一條線,先玩的英文版通過后,又玩了漢化版,音樂好聽,故事也不錯。
1因為沒漢化,所以也就玩了玩,封盤了。但那個片頭動畫我到現在還是很喜歡。
購入PS3時,同時購入的游戲有3張,神海1、2和合金裝備4 正版的藍光游戲握在手里,很充實。
沒買PS3的時候,對神海真是垂涎欲滴,苦于xbox360上沒有類似作品,我甚至拿《正當防衛》當神海玩。
對于1代,我草草通關沒啥印象了,對于2代我到現在都覺得故事精彩,畫面絢麗,一上來的車廂懸掛在懸崖上,然后開始倒序。
至今覺得最震撼的畫面是游戲到中后期,在列車上的那段槍林彈雨,你操作的德雷克跟敵人周旋時,調節視角,就會看到遠方的高山,是那么的逼真。
最后的香巴拉,真的好美。我是因為這張設定圖才堅定了購買神海的決心。
太喜歡那彩色的小旗子了。
另一個游戲就是PS3后期的《最后生還者》了,故事、敘事、鏡頭、畫面都是佼佼者。
大家都喜歡長頸鹿那段場景,我玩到此處卻沒覺得那么震撼,相反我對游戲中,喬爾和艾利雨中駕車那一段印象深刻。
因為車子前期沒電,需要推著車讓發動機啟動,這一推行過程中無數的感染者一波一波的來,終于艱難地到車上了,外面下著雨,猶如我心血在滴……(不好意思,串臺了)。喬爾讓艾利睡一會兒,醒來后,艾利終于像孩子一樣饒有興趣地看著高高的高樓,真的希望前方沒有新的感染者出現。
頑皮狗的敘事和畫面功底都很高超,游戲的中后期,在喬爾受傷,艾利獨自在雪地中打獵的場景真的絕了。玩到這里會想到喬爾去哪兒了,雪天代表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季節在變化,同時也在上一個章節激烈打斗后,帶來了一片心安和寧靜,殊不知緊跟著又一場危機到來……
完美的錯過了任天堂的各代主機,終于在wii發售后重回到了老任的懷抱。
大家可能會對這款主機的體感游戲印象深刻,任天堂的決策也絕對是正確的,讓很多不玩游戲的非玩家也加入進來。
但我對Wii上的一款游戲卻情有獨鐘,并非體感游戲,而是《星之卡比》的新作《毛線卡比》當第一次看到這個畫面時,真的被這個游戲的創意所折服,畫面干凈,一個個場景和角色都是日常媽媽針線盒里的毛線、碎布、扣子等等。卡比又是那么的可愛,這一次變成了毛線風格更是卡哇伊滿滿。
初見可能會覺得有些幼稚,畫面很像幼兒園小朋友的手工課,背景音樂是簡單的鋼琴曲,但只要玩起來,就會被游戲吸引住。
卡比在冒險世界也會變成各式各樣的角色
當年媳婦最喜歡這款游戲,聲稱是一件藝術品。
ps4平臺上的戰神4,奎爺從希臘神話打到了北歐神話,并且與兒子并肩作戰。游戲的視角也由以前的俯視遠景變成了越肩視點,更加迫力感十足了。當我首次見到巨蛇耶夢加得跟父子倆對話時,被這畫面驚著了。
游戲的最終目的是爬上九界最高的山峰,將阿特柔斯母親的骨灰灑落。這一刻父子倆的目的終于達成。
另一款游戲是《地平線 零之曙光》,游戲還未發售時就與胖子看了宣傳動畫,那既遠古又科技既機械又生物的設定讓我倆眼饞不已。首發前預購了下來。雖然游戲的弓箭設定讓我覺得射擊感有點發飄外,其他都還算是很優秀的作品。
當然,我這個手殘玩家還是沒有玩通,但是,當第一次見到那個“長頸鹿”,那高高的脖頸,那飛碟一樣的頭,與人類對比更顯得高聳入云。這一刻,這游戲的科幻感、神秘感、奇異感、激發了我對那個世界的向往。這動物的機械設定真的很出彩。
請原諒我在ps4平臺多發幾個游戲吧,另一個是《最后生還者2》雖然大家對劇情噴的游戲都崩盤了。所謂蘿卜白菜各有一愛,我對這個游戲還是很喜歡的,敘事細節都很棒,當然還有那畫面真的很贊。
對馬島之魂,這個游戲算是ps4后期最美的游戲了,我玩了好長時間,就一直在不停地拍照,落葉,黃金之森等等,反倒是游戲一直沒通關,大家都說游戲重復度高,但對于一款能夠任意拍照,拍出來又有意境的游戲,我覺得算是很值了。
ps vr發售,胖子首先入了vr,我也體驗了vr游戲,不管是宇宙射擊,還是倫敦大劫案都讓我玩得盡興沉醉于其中。但我到現在還是念念不忘里面的一個小品級游戲,說是游戲,其實是個互動式3D場景的小短片。你只能在拉遠調近的旁觀,游戲有些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兒。我喜歡這個游戲的色調,像是天蒙蒙亮,或者是月光很亮的夜晚,雖然街上沒有燈,但你看得清清楚楚,太喜歡這個氛圍了,應該是個實驗性的小品游戲。可惜到現在,我的ps庫里貌似沒有這個游戲了,sony給下架了嗎?我也忘了游戲的名字,找不到游戲的畫面了,真的好可惜。
我的xboxone是海淘的日版,當年主機在某寶上應該還在3000多的時候,我在日亞上看到了《TITAN FALL》的套裝,一同購了張《使命召喚高級戰爭》的實體盤,是日文版的。為了便宜選的海運,1個月到手才合2100元,太值了。
到手后,加入了金會員,在live上購買了《喪尸圍城3》這個游戲一上來,凹地里密密麻麻的喪尸震撼到了我!
也頭一次和胖子聯機在各自家里的電視上見到了對方,雖然有些卡頓,但也體會到了異地聯機的功能。
購買wiiu主要是因為脫褲魔的濡鴉。個人認為不來方夕莉是歷代零系列里的女主最好看也最合適的一個。
眾所周知零系列都是外表柔柔弱弱的少女為主角,面對接踵而來的怨靈舉起唯一的武器,老式照相機拍照擊退怨靈。
雖然出了這么多作,我卻因為一個主角要入一個游戲主機……我也是什么上腦了吧?
XSX是元旦前后入的,兼容所有xboxone的游戲,所以也沒入啥游戲,后來用幾十元購得了當年爭議之作《賽博朋克2077》說實話對這個游戲我個人也是有些抵觸的,完全是因為第一人稱的緣故。當年生化7的第一視角就挺讓我勸退的,忍著才把游戲打完。后來8代村莊如果不是出了第三人稱的dlc我想我不會玩下去的。一直盼著2077也出個第三人稱,一直未能如愿。終于在春節前啟動游戲,誰知道一直喊著第一人稱玩不下去的我,一發不可收拾,每晚泡在夜之城與杰克為所欲為好不快活。
任誰見到朱迪都會眼前一亮吧?總想跟她發展點啥,玩下去才知道這娘兒們有事兒才會想起我,貌似還是個蕾絲?所以,好看就遠處看看就行吧,以后別找我,玩兒蛋……嗯?朱迪你要我干什么我這就過去…
相比朱迪,還是帕南最好,也是最佳伴侶的人選,別的不說,她雖然有事也找你,但是她真能扛事啊,并且自從那次神經交互操作大型戰車與她翻云覆雨后(這個設定真的太絕了,想一想神經交互雙方能夠感知對方的感受……),她時不時會打電話關心你,真的是把你放在心上啊。
說到最后,還要提提好戰友好哥們兒杰克,與杰克是臭味相投,與他在一起的夜之城才完美,但那次在荒板公司的大廈,杰克為了掩護主角,在車上的道別,之后,游戲中的那一段太難受了,就像精彩的IMAX突然變成了默片一般,讓我好長一段時間都緩不過來……
往后,當你走進夜之城的酒吧,會有一款雞尾酒叫杰克·威爾斯,想他就去喝一杯吧。
在博德之門3被評為年度游戲后,我雖然購買了卻一直沒有啟動它,倒是對另一款上世代的續作上癮游玩。
《Alan wake 2》雖然繼續延續著1的靈異、捉摸不透,我卻覺得敘事很引人入勝,尤其是那個shi體在停shi房里突然活了,這一逆轉,讓我驚掉了下巴!
緊接著1代的主角登場,游戲正式開始了。
這款2代不光是畫面,敘事、故事性以及游玩體驗上都超越了1,我對1的感覺是云里霧里的,當年沒有ps3,對ps3上的《暴雨》很喜歡,所以一直把阿蘭醒醒當作暴雨玩,當然兩個游戲不是一回事。
很慚愧,ps5買了幾年,卻沒有下單過任何一款ps5游戲,這一點跟sony也有關系,想想ps5發售也得有4個年頭,但各開發商為了主機保有量牽扯到游戲銷售量,大作在ps5上推出的同時也都會在ps4上發布,所以我也一直沒有在ps5上購買過游戲,玩得都是ps4的游戲。直到今年8月份,全網火熱到爆的《黑神話 悟空》發售,我也趁熱預購了一份。
說來慚愧,開頭那一個月,我還真是夜夜癡迷這款游戲,由于手殘,打了130個小時,只剛剛打過了紅孩兒。不過游戲里的截圖功能讓我太喜歡了,好多地兒都不是攻關了,完全是在旅游打卡拍照。
最喜歡的是冰凍湖面的亢金龍,好幾回都舍不得打,就為了拍照。有的照片感覺很像是小時候看的連環畫。
要說場景,最喜歡的是小雷音寺,雪天,盲僧、 等等
switch上的游戲太多了,純以畫面來說肯定比不上同期的主機平臺,任天堂你懂的。當年購得任虧券先是購買了《猛男撿樹枝》
真正讓我玩得開心的是跟閨女一起聯機游玩的快樂。
經常和閨女在聯機的時候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游戲也是經常地更新,當可以下海捕魚時,閨女更是拉著我游這兒到那兒,經常撿到的是海葡萄。
從1.4這個版本開始,夏季每個周末都會有煙火大會,跟閨女一起在這個小島上看著煙花升起,覺得很有氣氛。
在上一篇里,有好多人都提到了《曠野之息》里林克出山洞的那一場景。對于這款是天的游戲,也會有一部分人不感冒,遺憾的是,我就是對這個游戲不感冒的人……
再說一個游戲吧,《奧博拉丁的回歸》最早是在pc上見到的,當看見游戲畫面是1bit黑白色的畫面時,只是覺得很有趣,并沒有把這款游戲當回事。
直到今年春節前后,入了個ar眼鏡,在switch上玩了這款游戲,被這款獨立游戲驚到了!玩法、故事、音樂,甚至這個1bit的游戲畫面加上ar眼鏡的加持,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游戲里了。游戲的劇情脈絡是要靠一點點支離破碎的回憶片段來自己推理出來的,真的佩服制作人的腦洞,不透露劇情,只在游戲中見到了海怪以及奇怪的海洋生物就完全被吸引住了。這絕對稱得上是藝術品級的游戲。
別看只有黑白,畫面照樣精細。
很美的夜晚
雖然是1bit畫面,但也是3d的尤其是調整視角所帶來的畫面震撼不亞于3A大作
總算寫完了,這個“下”寫了好長時間,盡量地一點點地回憶當時對自己觸動很大的游戲,也回憶當時是怎樣想的,記錄下來。當然本人才疏學淺,也許寫的文字無法表達得更確切,也請各位朋友多包涵。
如果這一篇也反應不錯,大家喜歡看,我沒準會寫個番外篇,來個掌機篇?
最后發個我自己認為的小彩蛋,那是94年還是95年,剛剛入手MD的時候,我跟哥哥開始四處找尋16人街霸的卡帶。
因為這盤卡帶實在火爆,在整個鼓樓都沒有找到,唯一找到了一盤原版卡因為是美版的,無法啟動。
后來,我去新街口的某個商場的二層,有個電玩柜臺,看到一個小孩兒在玩一個游戲,那游戲主機是兩層的,電視顯示的畫面是斜45度角,敵我雙方機器人對戰,畫面給我感覺穩重、科幻,跟MD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后來我才知道這款游戲是史克威爾在SFC上開發的《前線任務》雖然那個少年到現在一直沒有玩通過這個游戲,但那個下午,這個風格、題材、畫面都超越了當時我所知的MD的游戲,讓我對SFC憧憬起來,但這憧憬只能在多年后的mini sfc上得到滿足了。
上一篇沒有寫sfc的名畫,我見到第一款sfc游戲就是前線任務,被這款游戲深深吸引住了,震撼住了,眼饞得不行……
游戲中,哪一場景可堪稱「世界名畫」,這一幀對我有什么意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