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直是我們所向往的兄弟團結,共同奮斗打拼,彼此之間沒有隔閡、猜忌的一種親密手足關系。但現實中,這種關系卻只存在于成年之前,隨著各自年齡的增長,兄弟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疏遠,而伴隨著各自成家立業,兄弟之間的關系又從疏遠走向了紛爭,并最終走向了決裂。
同樣是血濃于水的親兄弟,為何中國式親兄弟會是如此結局呢?
一、分割式繼承的歷史習慣
在我們國家一直有“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國家一直有分割式繼承的歷史習慣。這種繼承方式會把一個富有的大家族分化成多個中產家族,之后再經過兩到三代的分割繼承,中產家庭也就淪落為了普通家庭。
這種分割式繼承的歷史習慣在瓦解分化大家族的同時,實際上也為兄弟之間的紛爭埋下隱患。
當一個家庭中的多個兄弟成年并娶妻之后,要求分家的議題逐漸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主要議題,如何分割家產一般是家庭中多個兄弟關注的焦點,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公平地分割家產,但公平是相對于個體自身而言,在多個兄弟的家庭中,沒有人能設計出一個令所有成員都滿意的家產分割方案,因此,在中國的家庭中,往往隨著分割家產的開始,兄弟之間的矛盾和爭執也就愈演愈烈。
二、家庭新成員建立母系家庭的努力
新娘從作為新成員嫁入一個新的家庭開始,就意味著她從一個熟悉的母系家庭的環境中來到了另一個陌生的,由婆婆支配的母系家庭中。在這個新的環境中,新娘既是妻子的角色,也是兒媳的角色,還是妯娌的角色,在這個陌生的、復雜的新的家庭環境中,她會不自然地去構建一個由她來支配的母系家庭,只要新的母系家庭能夠建立,原先在夫家大家庭中的角逐結果也就不那么重要。
而要以自己為中心建立一個新的母系家庭,她就必須依靠自己的丈夫,去和婆母斗爭,去和家庭中的兄弟姐妹斗爭。這種斗爭的目的是為建立新的母系家庭構筑物質基礎和道德階梯。只要斗爭開始,家庭中原本和睦的兄弟關系就必然產生裂縫。
實質上,當媳婦這個新成員進入一個家庭開始,家庭中兄弟之間的關系就已經開始發生了微妙變化,而隨著媳婦構建母系家庭的意識啟動,當分割式繼承的歷史傳統來臨時,血緣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中國式親兄弟關系也就最終走向了末路。
美好只存在于童年,越長大越孤單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