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際才 鄉渡 1997年 68x68cm
皴法是中國畫特有的美學符號之一,也是山水畫最重要的造型技法之一,最關鍵是要古為今用,靈活運用,方有現代氣象。
什么是皴?山、石頭,經過大自然的雨水沖刷,風蝕雪融日曬,在山石表面會出現各種溝痕、裂紋,用筆把它表現出來就是“皴”。
皴法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畫家對繪畫藝術最偉大的發明和貢獻。古人沒有學過素描,不懂形體、結構、比例、透視、明暗這些要素,但他們在繪畫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技法來表現山石的形態,這個技法就是“皴法”。
傳統皴法有幾十種,給合西畫概念,概而言之,大致分為三大類,一是線皴,比如披麻皴、折帶皴、荷葉皴、解索皴等;二是點皴,比如米點、雨點、梅花點等;三是面皴,比如斧劈皴。
皴法的運用要靈活,切忌硬搬。
中國山水畫的皴法已經非常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話語體系,在傳統山水畫中已經運用得非常嫻熟和全面,皴法作為山水畫的基本功之一,要在皴法上創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實際也沒有這個必要,現代畫家對于皴法,最關鍵是靈活運用,因為最容易犯的問題就是泥古、概念化,陷于技法而固步自封。
時代在發展,社會審美觀念也在變化,我們在學習中最忌生搬硬套,實際上,只要符合大自然的一般規律,符合大自然景象的神韻,各種皴法完全可以變化運用,古為今用。比如古人的雨點皴,如果完全按照畫譜的要求,一點一點地畫下來,是很工整,但顯呆板,我們今天畫青山綠水、畫郁郁蔥蔥的樹葉,完全可以把筆散開,一筆多點,大膽寫去。
各種皴法雖然是中國畫特有的美學符號之一,但歸根到底仍是技法、手段,或者是一種媒介,它不是死的、一成不變的,它是為畫面服務的,為造型、意境、氣韻服務的,中國畫要創新、要發展,最重要是畫什么,怎么畫,而不是拘泥于皴法等技法的所謂創新。
圖文/小零 摘自《張際才當代寫意山水畫技法視頻教程》《當代寫意山水畫技法新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