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40
作者:觀察君
校稿:程程 / 編輯:致知
蘋果手機終于聽勸一回,上線了通話錄音功能,但卻被網友稱為“雞肋”。近日,蘋果iOS18.1上新,更新了不少功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上線了通話錄音功能。蘋果用戶終于可以像安卓用戶那樣在打電話的時候錄音了。
好消息是,蘋果用戶終于可以用上通話錄音功能了,壞消息是,對方也會知道你在錄音。這可讓網友們吵翻了天。
帶著好奇心,觀察君也果斷更新了一下,使用一番后,還琢磨出了一個避免尷尬的小技巧。
更新完成后,撥打電話的呼叫界面的左上角會出現一個通話錄音按鈕,點擊后可以對通話進行錄音。
通話期間,什么時候開始錄音,什么時候停止錄音都可以通過按鈕操作。錄音完成后,會自動保存到語音備忘錄里。
當呼叫一方點擊開始錄音后,不管對方是什么手機,都會收到語音提示:此通話將錄音。
當點擊結束錄音后,對方手機會收到語音提示:此通話已不再錄音。
這就很尷尬了。本來想偷偷摸摸留下點痕跡,保存個證據,結果還被對方知道了。雙方都知情的錄音,那大概率就失去了錄音的真正意義。
本來,蘋果用戶要想實現通話錄音,就需要再拿一個手機來錄音。這次系統升級,蘋果看起來解決了一個巨大痛點,但其實根本沒解決。
對此,網友也是吵翻了天。有網友表示,這是尊重個人隱私。也有網友認為,這個功能就是在糊弄用戶,不懂國情,還不如再拿個手機或者錄屏方式來錄音。
那么,這樣一來,既然是雙方知情的錄音,蘋果通話錄音,是否可以作為呈堂證供?
在美國的法律體系里,對個人隱私的保護方面比較重視,錄音錄像必須獲得對方的同意,才具有一定法律效應。但國內的法律體系里,是否經過對方同意,與法律效應并沒有根本性關系。
觀察君就此專門咨詢了專業律師。律師認為,國內對于錄音作為直接證據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但是有一定限制條件。那就是,錄音不得侵犯他人權益,比如個人隱私;錄音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比如在賓館偷拍偷錄。而即便是沒有違背這兩個原則,錄音也不能作為直接證據,而是配合其他證據一起出現,錄音只是作證。
所以,觀察君以為,大家對蘋果的通話錄音大可不必太在意。通話錄音的證據價值并不高,沒必要費心思通過通話錄音來取證。另外,如果接電話遇到對方錄音,為了防止對自己不利,可以明確告知對方停止錄音,或者直接掛斷電話。
當然,蘋果的通話錄音也并非完全一無是處,它仍然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比如,一些重要事項安排,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可以錄音,保存到備忘錄,然后轉化成文字,以實現高效安排。比如,上級安排的工作。使用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不過,有一個小方法,來避免通話錄音帶來的尷尬。那就是,在通話之前,在設置中,將自己的蘋果手機語言設置成一些小語種。比如,匈牙利語、阿拉貢語、布吉語等小語種。這樣,在點擊通話錄音時,對方收到的語音提示就變成了這些小語種的語言,對方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當然,這個小辦法并不能糊弄所有人。
不管怎樣,你們要的蘋果通話錄音功能,還是實現了,雖然有點雞肋,但畢竟也算是個正經工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